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农历三月初三,“初渡浙江有终焉之志”的王羲之,曾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今绍兴城外的兰渚山下),与名流高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举行风雅集会。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抄录成集,大家公推此次聚会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写一序文,记录这次雅集,即《兰亭集序》。

《兰亭序》全文28行、324字,通篇遒媚飘逸,字字精妙,点画犹如舞蹈,有如神人相助而成,被历代书界奉为极品。宋代书法大家米芾称其为“中国行书第一帖”。

王羲之的兰亭序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世人常用曹植的《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一句来赞美王羲之的书法之美。

李世民为什么让唐三藏西天取经(李世民为了得到这样东西)(1)

说到这里就得说说辩机这个和尚。

辩机生于武德二年,卒于贞观二十三年。据他在《大唐西域记》卷末的《记赞》中叙述,他少怀高蹈之节,容貌俊秀英飒,气宇不凡,15岁时剃发出家,隶名坐落在长安城西南隅永阳坊的大总持寺,为著名法师道岳的弟子。后来道岳法师被任为普光寺寺主,辩机则改住位于长安城西北金城坊的会昌寺。十余年中潜心钻研佛学理论,至贞观十九年(645)玄奘法师回国在长安弘福寺首开译场之时,便以谙解大小乘经论、为时辈所推的资格,被选入玄奘译场,成为九名缀文大德之一。

李世民为什么让唐三藏西天取经(李世民为了得到这样东西)(2)

后来就与唐太宗的女儿高阳公主传出了绯闻。高阳公主深得太宗钟心,嫁与名臣房玄龄之子房遗爱,恃宠娇纵。婚后与辩机私通,唐太宗知晓后大怒,腰斩辩机,杀公主奴婢数十人。

许多人考证过这件事,认为高阳公主和辩机的情事纯属子虚乌有,是一桩冤案。那么李世民为何要杀辩机,原因还得从兰亭序来找。兰亭序毕竟是辩机的私人财产,李世民强要了之后不想还,于是就弄了一桩冤案杀人灭口,然后兰亭序就名正言顺的成了李世民的私人财产。

李世民为什么让唐三藏西天取经(李世民为了得到这样东西)(3)

回头说说李世民为何为了一副字画不惜杀人灭口,原来李世民特别喜欢写字,是个铁杆书法爱好者,其实说他是个书法家也不为过。他还曾总结过书法怎么写,他说写字就如打仗,有正面部队也有奇兵,有先锋有后卫,还需要排兵布阵。那一笔先写那一笔后写,一定不能乱。

因为有爱,所以有伤害。所以辩机和尚只好当了刀下亡魂。

李世民为什么让唐三藏西天取经(李世民为了得到这样东西)(4)

这就是李世民的书法作品。

李世民为什么让唐三藏西天取经(李世民为了得到这样东西)(5)

隋炀帝杨广的。

我倒是不懂字,不过看上去杨广的字比李世民飘逸,李世民的字比杨广有力。

文如其人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