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故事,出自清代邹弢笔记小说《浇愁集》,翻译时稍有改动。

老牛复仇民间故事(民间故事复仇)(1)

明朝末年,南方有一个女孩,叫吴珩(音同衡,表示佩玉上面的横玉,多用来做人名,寓意稀世之才、天资卓绝、冰清玉洁),字佩琳,刚十七岁。她是个孝顺的女孩儿,只是母亲去世得早,所以她一直跟着父亲长大。

吴珩的父亲是一名高级军官,在燕地一带守卫。

那个时候,四处都是战乱,很多地方都是流寇,他们常常攻城略地。吴珩父亲有一次和流寇作战,结果被流寇的头子王十七杀了,由于战败,士兵都丢盔弃甲,所以吴珩父亲的尸体没有抢回来,丢在了野外。

吴珩得知后,伤心欲绝,哭得昏倒在地。她连夜整理家产,并穿着铠甲,带上佩剑,骑着骏马,安排人照顾弟弟,随后便带着家产到父亲的军营中,她把这些家产分给父亲的将士,然后请他们帮忙杀贼,替自己父亲报仇。

吴珩父亲对将士不错,将士们也就觉得丢弃他尸体不该,有愧疚感,加上吴珩给了大家很多钱,于是将士们纷纷表示,要替将军报仇!他们慷慨激昂,折箭发誓:我等愿随小姐杀贼,如果有二心,如同此箭!

老牛复仇民间故事(民间故事复仇)(2)

吴珩从那天开始,正式接管父亲的部队,操练士卒。数日之后,她选出三千精锐,去攻打王十七的部队。

无何带着众将士来到一座山上,听到山后有金鼓之声,吴珩让斥候去探听消息。斥候去了后,回来说是贼军在山下屯兵,聚众劫掠村民呢。吴珩大喜,说:此乃天助我也。

接下来,吴珩派一支骑兵,偃旗息鼓,人衔枚,马摘铃,悄悄绕到敌人后面。她自己骑着桃花马,穿着银甲白袍,率领一千多敢死士,直接从山上往下冲击敌人,两面夹击,大破王十七部队,伤敌一万,俘虏三四千人,生擒王十七。

吴珩让王十七指出父亲战死之地,王十七说了,又求饶。吴珩派人去搜索,果然找到了父亲的尸体,他把父亲装在棺材里,又在父亲棺材前,把王十七开肠破肚,最后砍了王十七的脑袋,洒血祭奠父亲。

那时,三千军士都穿着白袍,白旗林立,哭声震野。

老牛复仇民间故事(民间故事复仇)(3)

次日早上,吴珩把父亲将士交给某镇将军,那将军为她记功后,吴珩亲自扶着父亲的灵柩,踏上了回家的路。

那些将士舍不得,纷纷要送将军回乡,居然有一千多人跟着。某镇将军大为感动,主动为她请赏,上面的人赏赐给吴珩及其父亲将士很多东西。把父亲安葬后,又让那些将士回去,吴珩从此没了牵挂,只是一心养育弟弟。

在家乡,吴珩让弟弟到南村读书,跟赵富豪家的小儿子一起。

赵富豪有个大儿子,才十六岁,听说吴珩很漂亮,立马找了媒人去吴珩家,表示愿意重金娶吴珩为妻。赵富豪也表示,如果吴珩能做自己的儿媳妇,那么她弟弟自己也会养着。

吴珩听说后,很不高兴,说:那个赵富豪,挺着大肚子,目不识丁,他大儿子既没有好皮囊,也没有真才实学,还想娶我?我鸾凤之女,岂能嫁给燕雀之子?于是干脆地拒绝了媒人。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她带着弟弟去了嘉兴。

老牛复仇民间故事(民间故事复仇)(4)

在嘉兴湖边,吴珩盖了一座茅草房,每天亲自教弟弟读书认字。

当地有个李书生,是贵族公子,二十岁还没成婚,此人品德高尚,不爱富贵,经常穿着芒鞋,按着竹杖,四处云游,尤其喜爱大山大水。听说吴珩的事迹之后,李书生很动心,托媒人去说亲。

吴珩在嘉兴有一段时间了,也听说过李书生的名字,写了一首诗,表明自己的心意:茅轩倚水敞双扉,时向空庭看蝶飞。果是江湖垂钓客,不妨移艇傍渔矶。

吴珩这首诗,大概意思就是她喜欢嘉兴湖边的景色,不想到人多的地方生活。如果李书生有意,那就跟自己在湖边生活。

老牛复仇民间故事(民间故事复仇)(5)

李书生看懂了,在湖边盖了一座房子,名曰“小百尺楼”,选了个吉日,把吴珩娶回家了。两人于是在小百尺楼里住下了,每天围炉夜话,吟诗作赋,欣赏春花秋月,感情非常好。很多人羡慕他们,说他们是真正的神仙伴侣。

后来,吴珩的弟弟长大了,他们给弟弟娶了漂亮媳妇,也住在附近。

吴珩和李书生后来生了一女一儿,两个孩子都有父母之风,聪明好学,文武双修。75年之后,两人同一天无疾而终。那会儿,他们的儿子已经是古稀之年,孙子的孙子都会在父母膝下玩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