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游侠李白是从哪些方面表现的?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游侠李白是从哪些方面表现的(品李白03玉阶怨)

游侠李白是从哪些方面表现的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释 读

白露,濡湿了白玉台阶;

夜深了,她还在等待;

露水一点点地,又浸湿了她薄薄的丝袜。

无奈,回到空空的卧室,再放下水晶帘子;

一双秋水般的眼睛,透过窗帘的缝隙,对着晶莹冰洁的圆月,

伫望不已。

■猜 读

最是她的痴迷,在那冷清的秋季,白露初降的夜晚,着一袭儿轻衫,在汉白玉的台阶上,久久地,久久地凝视遥远。

玉阶,承载着她的尊贵;罗袜,显示着她的身份。

她等的那人,始终不见身影。

露,在弥漫;月,在云朵中穿行。

人约黄昏后,月已爬上了女墙头。早有约定的你,为何迟迟没有出现在玉阶之外的那一道院墙的尽头?

秋月何皎皎,秋露何轻寒?月,在云朵中穿行;露,漫至她的罗袜。薄薄的罗袜,在露水的浸袭下慢慢地湿。

濡湿的,或许还有她秋水般的眼睛,无比幽怨的心。因怨生恨,恨得多么隐忍,恨得多么痛心。

伸手,握满把的愁怨;

举目,尽满眼的凄然!

今夜故人来不来?叫人立尽雾寒时!实在敌不过今夜的寒露,进得屋来,依然无法入眠。那一道水晶帘子,如何能够挡住她期盼的望眼?希望奇迹,能够在她还没有绝望之前出现——她等的那人,挟裹着满身的雾气,踏着朦胧的月华,姗姗而至。

每一轮希望燎原之后,便又会跌入更浓的幽怨。那水晶的帘子,挡不住寒意的浸袭,更挡不住她愈渐怨恨愈是期盼的心!

个中滋味,谁知?

那在望的古代美女,穿越一千年飞逝的光阴,她的忠贞,她的执著,她的美丽,连同她的忧伤,她的无奈,一直到现在,还美丽着忧伤,忧伤着无赖,成为一道永不衰败的风景,在我们的视野里凄迷,在我们的猜想中忧郁,凝成一段经久不灭的记忆。

那在望的古代美女,如一片轻坠的叶片,溅起一片涟漪,一直荡漾在那一池渐寒的秋水,漾荡在我们怎也无法平息的心里。秋水共人两凄凄,纵是幽怨满腹,说与何人?

想想当下的那些前卫女子,在霓虹闪烁的阶前,在车如流水的桥边,在日渐时髦了的乡村的楼头,或者已经现代化了的村口,她们将古代女子的思念与等待的若干版本演绎成一则短信,或一声吆喝:“喂,为什么还不来?”

当然,那在望的古代美女或许是一位幽居深宫的女子,夜夜笙歌的真龙天子,或许早就忘记了先前对她的承诺,或者根本就一次也不曾来过。即便是望穿秋水,雪染双鬓,她等的那人,有可能永远也不会光临。她就象那生于僻壤、无人赏读的奇花,只能寂寞地灿烂,又寂寞地谢去。

如果诗人你借那在望的美女隐喻你自己的话,那你的政治命运就可想而知了。

■但愿她就是一位正在盼归的普通女子,我们会从中读到的,是更浓的致美,更深的怨恨!

■赏 读

在这首诗里,诗人的狂放洒脱全没了踪影。

诗仙也儿女情长啊。那在望的女子,让人心生怜意。

诗人以写实的笔法,从容地为我们塑造了一位望月思人的怨中女子。她的无声无息胜却了无数的言语。不着一“怨”字,却“怨”在其中,“怨”满诗行。只是这“怨”埋得深沉,积得厚实,需读者慢慢地挖掘,慢慢地品味,方知其中妙意。

诗人撷取了两个经典的片断,塑造了一个痴情、精致又经典的女子。对爱之坚贞、用情之专一的古典女子,站立于李白的诗句,成为一种古典的风景,煞是迷人。白露,不仅湿了她伫立的玉阶,她的罗袜,还湿了我们的眼睛,我们的心。

闭上双眼,那女子便雕像般伫立在我们的想象里,久久的,久久的,抹之不掉,挥之不去。

■知识链接

此时的写作时间难以确定。若要说有此情感体验的话,当时李白入京任“翰林供奉”期间或之后。

今人王拾遗认为:《玉阶怨》这首小诗,艺术上构思非常奇特,诗人只是抓住宫女生活中的一个细节,及其一时的心理动态,便概括地反映出宫女生活的孤独清凄。至于语言的洁练、精美,人物形象的惟妙惟肖,更是超乎常人,堪称古诗中的珍品。

■诗酒浪漫地,风流太白乡;李白故里,四川江油。申明:欢迎转发、传播,其他使用请慎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