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探春的人生困境(探春的诗社的邀请函里)(1)

图|网络

1

探春邀请宝玉等人建诗社娱乐,邀请函颇有水平。而贾芸给宝玉送礼的信,却非常粗俗。这其中有意的对比,妙不可言。

2才女的风雅

宝玉听说,“便展开花笺看时”,上面写着:

妹探春谨奉二兄文几:

前夕新霁,月色如洗,因惜清景难逢,讵忍就卧,时漏已三转,犹徘徊于桐槐之下,未防风露所侵,致获采薪之患。

昨蒙亲劳抚嘱,后又数遣侍儿问切,兼以鲜荔并真卿墨迹见赐,何痌瘝惠爱之深耶!

今因伏几凭床处默之时,因思及历来古人中处名攻利敌之场,犹置一些山水之区,远招近揖,投辖攀辕,务结一二同志者盘桓于其中,或竖词坛,或开吟社,虽一时之偶兴,遂成千古之佳谈。

妹虽不才,窃同叨栖处于泉石之间,而兼慕薛、林之技。风庭月榭,惜未宴集诗人;帘杏溪桃,或可醉飞银盏。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若蒙棹云而来,则扫花以待。

谨奉。

二兄文几”,二兄即二哥,指宝玉。“文几”是书桌,因为不敢直接提名字,所以用“文几”,就是我放在你的书桌上,你看不看可以选择,不是非看不可。

“前夕新霁,月色如洗”,“前夕”即前几天,“霁”是晴的意思,下过一阵雨以后天忽然转晴叫“新霁”。雨后天空晴朗,月光特别漂亮,像水洗过一样。

“因惜清净难逢,讵忍就卧”,这么美的夜色很难遇到,怎么忍心去睡觉,把好端端的时光浪掷了呢?

“时漏已三转,犹徘徊于桐槐之下”,已是半夜,本该上床睡觉了,可我还在桐树、槐树下流连忘返,美丽的环境唤起了探春内心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今天很多人读《红楼梦》的时候,看到这封信就跳过去了,觉得它不重要。可是一旦细看你会心痛,你看到的是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在人生刚刚萌芽的年龄是怎么去留恋她所感受到的美的。这段是在讲一个青春少女的心事,她希望她的生命与岁月之间有一个对话。

青春会因为贪美,而忽略身体,所以她说:“未防风露所侵,致获采薪之患。”那么晚还流连在花前月下,所以就感冒了。

“采薪之患”是讲生病。“昨蒙亲劳抚嘱,后又数遣侍儿问切。”昨天劳驾你亲自来看我,后来又几次派丫头来关心我的病情。中医讲究“望闻问切”,这里的“问切”是关心的意思,就是问她病有没有好一点,药有没有按时吃。

“兼以鲜荔并真卿墨迹见赐”,宝玉用白玛瑙的盘子送鲜荔枝过去,更惊人的是还送了颜真卿真迹过去。这里可能夸张了一点,我想大概可能是颜真卿书法的拓本。“墨迹”通常是指真迹,毛笔直接写的才能叫墨迹。

当然也可能只是送了她一本《大唐中兴颂》,或者《麻姑仙坛记》之类的颜真卿的字帖,被探春在信中说成“真卿墨迹”,表示很珍惜。三百年前十几岁的孩子送的礼物就是“真卿墨迹”,今天一个十四岁孩子的礼物可能会是手机链什么的。

“何痌瘝惠爱之深耶!”说我这样一点小小的病痛,竟得到你这么大的恩惠、照顾和宠爱。“痌”和“恫”是同一个字,指病痛,但在修辞学上,会选择比较典雅的古字“痌”,而不用现在的俗字“恫”。“瘝”就是生病的意思,一般是“恫瘝”连用,代指病痛、疾苦。

“今因伏几凭床处默之时”,因为生病睡得比较晚,所以“伏几”,靠在茶几旁边;“凭床”,靠在床的旁边。“处默”是独处静静思考,青春期里的“处默”是非常重要的状态,刚才说的有月光的夜里,她不想睡觉在树下散步,也是“处默”。

“因思及历来古人中处名攻利敌之场,犹置一些山水之区”,想到古人虽然每天争名夺利,纷纷扰扰。但退下来以后,像王安石、苏东坡他们,一般会为自己找一个地方,让自己亲近山水。人行走于山水之间,自然会有一种淡泊名利的感觉。

“远招近揖”,你可以恭敬地请人来;“投辖攀辕”,“辖”是车子的轴,“辕”是车子前面扶手的地方,这里是说找一些好朋友成群结队地游玩。

“务结一二同志者盘桓于其中”,大家有了共同的爱好、兴趣,就能摆脱现实中对名利的追求和争夺,人跟人相处最后一定要找到共同的、更高的理想和目标。

“或竖词坛,或开吟社,虽一时之偶兴,遂成千古之佳谈。”文社、雅集、诗社,只是为了好玩。像《兰亭序》就是一个雅集,当时只是大家觉得某天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曲水流觞,四十七个人就聚在山阴,就是现在的绍兴城外,作了很多的诗,结果王羲之写出了《兰亭集序》。

一千五百年后,大家还在谈论兰亭,纪念兰亭,是因为它体现着文人一心想摆脱战乱和权力斗争的心境。

如今,当年的东晋皇帝和他的政治可能已经完全被遗忘了,可是大家却记得王羲之,记得王羲之跟四十七个人喝酒、写诗时的快乐,记得他曾留下的那么美的书法。所以说是“虽一时之偶兴,遂成千古佳谈”。

“妹虽不才,窃同叨栖处于泉石之间”,“妹”,是探春说自己。“窃”是私下的意思。我自己虽然没有什么才能,但很幸运能够跟你们一起住在这么美好的风光里。“泉石之间”就是大观园,里面有泉水,有石头。

“而兼慕薛、林之技”,“薛”是薛宝钗,“林”是林黛玉,我特别仰慕这两位姐姐的文学修养,“技”是讲她们诗词写得好。

“风庭月榭,惜未宴集诗人”,在吹着风的中庭和有月光的水榭,我们已聚了好几次餐了,只可惜当时没有想到用写诗来作为聚餐的动机。

“帘杏溪桃,或可醉飞银盏。”垂帘外的杏花,溪水旁的桃花,有这么美的风景助兴,我们也许可以把酒临风。“醉飞银盏”是在讲诗人作诗时那种开怀尽兴的感觉。

“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东晋的慧远大师曾经在庐山的虎溪东林寺与僧俗十八贤人结社念佛,叫做“莲社”,集结了当时有名的名人贤达,影响非常大。“独许须眉”,意思是谁说只有男人才可以做这样的事。难道我们女孩子就不能结一个这样的“莲社”吗?

“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东晋大宰相谢安退休之后就住在东山,谢安不仅是个大政治家,他做的影响最大的事是东山结社,让文人集结在他身边形成了更大的文化力量。“让余脂粉”,虽然是女孩子,可是我也希望能学学谢安的东山雅会,聚集一些文人来写写诗。

“若蒙棹云而来,则扫花以待。”注意“棹云而来”和“扫花以待”是很工整的对仗。“棹云”是说你们就像仙人驾着云过来。

这封信里全部是修辞。我们看到了一个十几岁女孩子的文化底蕴。

作者有意告诉我们,在这样的家族里,文化教养已经在这么小的孩子心里生了根。她所向往的东西,不止是修辞,也包括品位,包括了文化传承的巨大力量。

她的信让我们感觉到文化的影响力,这一纸小小的邀请函里有年轻人的偶像和文化上的向往。她怀念慧远大师,向往谢安,表面上看起来是要结一个诗社来玩,可是骨子里他们是以慧远大师和谢安这样的文化风范做榜样的。

3普男的庸俗

宝玉看了探春的邀请函,非常高兴,欲赴约,贾芸派人送来两盆海棠花。他也写了一封信。与探春不同,贾芸的文采就接地气多了,原文如下:

不肖男芸恭请父亲大人万福金安。男思自蒙天恩,认于膝下,日夜思一孝顺,竟无可孝顺之处。

前因买办花草,上托大人金福,竟认得许多花儿匠,并认得许多名园。因忽见有白海棠一种,不可多得。故变尽方法,只弄得两盆。

大人若视男是亲男一般,便留下赏玩。因天气暑热,恐园中姑娘们不便,故不敢面见。奉书恭启,并叩台安。

     男芸跪书

与探春的“妹探春谨奉”不同,贾芸写“不肖男芸恭请”,上来问候“父亲大人万福金安”。贾芸比宝玉大好几岁,只是宝玉偶然说,“你长的倒像我儿子”,他就称宝玉为“父亲大人”。

对于贾芸来说,能被宝玉看上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礼物,所以当即跪下谢恩,之后还要尽力把这个关系维持好。他知道宝玉喜欢花,就送了两盆他觉得很难得的白海棠花来。送海棠花时还要附上一封信说明为什么送。

很明显,他要的东西就是名和利,只要有机会巴结逢迎,不管年龄差多大他都愿意。作者拿一个名利中人和探春的清雅来做对比,其实是在嘲讽贾芸的不堪。

“男思自蒙天恩,认于膝下”,“膝下”就是儿子。小孩子没有长高,所以叫膝下。可是贾芸已经比宝玉都高了,还“认于膝下”,人一旦有欲望,竟可以卑下到这种地步。

“日夜思一孝顺,竟无可孝顺之处。”这里重复两次“孝顺”,连最基本的修辞都不懂。

“前因买办花草”,“买办”两个字其实很难听的,就是在中间弄油水的人。

“上托大人金福,竟认得许多花匠,并认得许多名园。”“认得”、“并认得”,都是在修辞学上不及格的东西,他的词汇量太少,所以只能重复。

“前因忽见有白海棠一种,不可多得。故变尽方法,只弄得两盆。”注意“变尽方法”这四个字,然后又说“只弄得两盆”,特别用了“弄”这个俗字,探春是绝对不会用“弄”这种字的。

“大人若视男如亲男一般,便留下赏玩。因天气暑热,恐园中姑娘们不便,故不敢面见。奉书恭启,并叩台安。男芸跪书。”

作者是有意在做对比,让我们换一个心情去赏鉴。探春的高雅和贾芸的不堪,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我有时候跟朋友说,常用另外一个心情去活着也很好,看人与人是多么不一样。当然贾芸这种人太多的时候,我们肯定受不了,就会特别珍惜探春的清雅。

宝玉根本不在意这个贾芸,所以他看完信以后,就笑着问:“独他来了,还有什么人?”以宝玉的文化品位和教养,看到这封信,大概也不想见这个人了。婆子回答:“还有两盆花儿。”宝玉说:“你出去说,我知道了,难为他想着。你便把花儿送到我屋里去就是了。”一边说,一边就和翠墨到秋爽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