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籀园永远的守望者)(1)

(籀园永远的守望者)(2)

人物点评:他曾是一名军人,报效祖国;也曾是一位教师,传道授业;现在,他是一名优秀的文保员,为保护文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徐志标是籀园的守望者,是瓯海公学的保护者,他更是文保的战士!

徐志标是温州老城区九山河畔籀园·温州教育史馆的业余文保员,也是温州文物的守望者。几十年来,他工作认真勤恳、积极主动,富有强烈的文保责任心,为守望文物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10多年,守望温州籀园

(籀园永远的守望者)(3)

籀园老门台

强烈的文保意识,让徐志标一次不落地积极参加市文保组织的每年两次业余文保员培训班学习。正是强烈的文保责任感,让徐志标一次又一次地不顾病痛参加文保工作。

2013年、2014年,由于劳累过度,徐志标的腰椎移位更加严重了,“站着也痛,走路也痛!”但学习培训还是不能落下。2014年12月,徐志标的腰椎移位做了手术,康复后又马上投入工作,他认真履行《合同协议》,积极参加由市文广新局组织的在温州博物馆举行的温州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培训班,学习《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手册》中有关重要法律、法规和条例,学习有关登记、录入的具体做法和要求。

(籀园永远的守望者)(4)

籀园图书馆阅览室

40多年,守护瓯海公学图书馆旧址

1972年12月,这时的徐志标是温四中一位青年教师,从军队复员的他教授军事体育一课。由于住房资源紧张,他被安排入住温四中八角亭,即瓯海公学图书馆旧址,现为温四中校史馆。

2008年,因九山公园二期工程建设影响,市政府对九山冬泳队的违章建筑进行拆除,冬泳队有租用“八角亭”( 瓯海公学图书馆旧址)的意向,个别住户已收到订金,又有几户已出租,“八角亭”已被鉴定为D级危房,情况复杂、存在变数。

(籀园永远的守望者)(5)

2013年修缮一新的瓯海公学图书馆旧址

徐志标在此居住了40多年,经他多年搜集、收藏有关文物及史料,如:瓯海公学创始人、温州近代教育家谷寅侯校长使用过的办公桌就是由他保存下来的,现陈展在温四中校史馆里。徐志标认为“八角亭”具有文物价值,于是在2009年8月,他撰写《申报瓯海公学图书馆旧址文保单位报告》,2010年6月成功获批。11月,徐志标被市文保所聘任为业余文保员。

徐志标自觉、积极地保护了文物——瓯海公学图书馆旧址,他感到很有成就感。

百余场讲座,传核心价值观

目前,徐志标还担任温州教育史馆的宣讲员,由于史馆的人手有限,徐志标是唯二的宣讲员之一,也承担着更大的工作量和宣讲责任。得益于筹建工作中的资料搜集,徐志标充分利用本地文保单位及其文物资料、特别是利用红色浙南文物图片资料,宣传温州文明历史。从2006年至今,光是举办相关讲座就有一百三十余场,受众达五万人次。

(籀园永远的守望者)(6)

徐志标给来参观的籀园小学学生作讲解

徐志标在给墨池、春秋、万源、黎明西路等社区党员作《一学两做》讲座时,鹿城区老干部局局长陈丽蓉到场听课,他感悟道:徐老师讲课联系温州党史,接地气;在给鹿城区民联协会党员讲学习“全国两会”精神时,抓住“PPP”机遇,积极参与“混改”。在温州中学,讲校友英烈谢文锦与“温独支”、校友英烈金贯真与“红十三军”和温中学生抗日救亡运动等故事,展示被开除学生的合影和1992年苏渊雷为温州中学校训书法:“英奇匡国、作圣启蒙”,有学生便轻轻地吟诵起来。

(籀园永远的守望者)(7)

蔡钢铁所长曾经对徐志标说:“你是这里的‘保护神’!保护文物,保护文保单位籀园,成为徐志标生活的重要一部分,他就是籀园的守望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