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惊鸿客》《活在大唐》《活在大宋》《唐朝穿越指南》《唐朝定居指南》《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阅读笔记。

曹操与袁绍是发小,官渡之战掐成那样,还真想不到他俩是发小

在古代女子给情郎送鞋子的寓意是希望自己和爱人能像这一双鞋一样,风雨同行,常伴左右。双盘龙的铜镜也是同样的意思,希望两个人能双宿双栖,不离不弃。

古代妻子的地位是有法律保障的。如果一个丈夫强行把妻子当成妾,把妾当成妻,就要被判流放两年。(见唐律疏议)

朱绂是古代礼服上的红色蔽膝,后常用来指代朝廷的高级干部。

实际上唐伯虎有过三段婚姻,两个媳妇早死,一个嫌贫爱富把他踹了,他没娶过妾,死的时候也是孤苦一人。只不过因为他最后一任妻子叫“沈九娘”,就被后人编排出八个媳妇和一个秋香,莫名其妙就成了明代小说里开后宫的第一人。

兵是清代国家常备武装力量,包括八旗军和绿营军,是一种世袭职业。勇是军队临时招募的百姓,战事完毕后立即解散,勇不是国家的正式军队的兵员。

唐朝吏部关试:关试举行的时间一般在春天,故又称“春关”。“关试”考试的内容为:身、言、书、判。具体就是考察考生的体貌、言辞、楷书、批审公文四项内容。四项皆合格,可以授予官职,谓之“注官”。然后把全体考试合格者集中起来,当众点名授职,谓之“唱官”。

唐朝真正全女性参与的隆重大典是先蚕礼。先蚕礼就是为祭祀“嫘祖娘娘”所设的典礼,是全女性的最高规格大典。

在大唐,朋友请你喝一杯再喝一杯的时候可不说“好事成双”“五福临门”之类的祝酒词,他们会把指甲蘸上酒,给你喝他们的“指甲酒”。

唐代开国皇帝李渊的外祖父是鲜卑大贵族独孤如愿。

现在我们用“东西”这个词代指世间万物,其来源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就是指唐长安的东市、西市,二市里包罗万物,所以买什么都是买东西。

只有军务紧急报告、在京诸司须用、诸州急速大事须汇报、国事活动时各州的奉表祝贺、诸道租庸调附送驿务、在外科举人员进京应考、政府要员过往迎送、政府官员因公去世家口还乡照顾等十三种情况下,才能够动用或住宿驿站。

唐代一般人等对皇帝的当面称呼,较流行的有“圣人”“主上”“大家”(皇帝身边人用,大臣一般不用)等,传统的“陛下”当然也可以使用。至于“皇上”这个穿越流行词,在唐代似乎是一个书面用语,没看到活人这样当面称呼皇帝的例子。“万岁”则是群众情绪激动时给皇帝拍马屁用的,日常并不把这个词当作一种称谓。

“哥哥”这称呼,在唐代既指父亲,又指兄长,如唐玄宗还曾经在公开场合称他长兄宁王为“大哥”“宁哥”。据说这称呼是从草原民族传过来的,在唐代还没有定型。

“大人”作为一个当面的口头称呼语,在唐代,只用来呼父母,个别情况下可用来呼直系血亲尊长,绝不能用“张大人”“王大人”“李大人”来称呼各种官员。

唐代称呼官员的几种叫法:一是“姓” “官爵”。这里的“官爵”不必是全称,比如刘某人任职“散骑常侍”,往往只呼为“刘常侍”。二是“姓” “公”之类的尊称,应用广泛,民间可用,官场也可用。三是“姓” “官名别称”。

明代以后叫作“太监”的,在唐代他是被称为“宦官”“宦者”或者“给使”。

“五郎”“六郎”和“大娘”“七娘”这样的“排行 郎/娘”词组,是唐代社会里,对于男性和女性最普遍、最亲切的尊称,上至皇室,下到贱民,通行无阻。

有年纪的老人(男),就叫人一声“丈人”“老丈”;是老女人的话,称一声“阿婆”“老夫人”;是青壮年男子,叫“郎君”;青壮年女子叫“娘子”;少年男女叫“小郎君”“小娘子”这样。

唐朝:跟尊长或者平辈说话,要表达对对方的尊敬,自己就应该用谦称。比如跟皇帝说话当然要自称为“臣”,王子公主对皇帝皇后自称为“儿”。“儿臣”,唐代未见此称呼。

女性用谦称除了一般的“婢”“妾”之外,具有唐代特色的是自称为“儿”,而且不必对着父母,对一般尊长平辈客人也这么自称。

自称语,是“奴”(阿奴),唐代男女上下尊卑都能用。宋代以后,“奴”系列自称才演变为女子专用,男性一般不再使用。

唐代的“奴”含义非常广泛,而且是各种阶层人士的小名、闺名常用字,可以用来骂人,表贬义,做父母的也经常用来称呼子女,表示怜爱。

唐朝人流行骂啥呢?一大流行是骂人为“农民”,当然原词是“田舍”系列,如“田舍汉”“田舍儿”“田舍奴”“田舍郎”……

现在很褒义的“好汉”“壮汉”“山东大汉”这些词语里的“汉”字,在唐朝,大部分情况下它是贬义的,是用来骂人的。“××汉”词语的出现,据说跟南北朝时期胡汉混战很有关系,但是到了唐朝,这个词已经没有什么民族属性了,就是用来鄙称一般的男子。

唐朝的“痴汉”也是挺流行的骂人话,意思是“大笨蛋”“蠢货”。

唐朝人比较开放,并不太歧视游牧民族,不过骂起仗来,民族属性仍然是一个攻击点。骂对方“胡”“虏”“戎狄”有点儿过时了,唐朝人最喜欢骂的词是“獠”。为啥呢?大概是因为唐朝皇帝老李家的血统里有那么点儿比例不明、来路可疑的西北游牧民成分。按传统的地理名词划分,骂“胡”“狄”很可能一不小心骂到皇帝家里去,而“獠”一般是指西南少数民族,安全系数较高,于是大大流行起来。

馎饦就是面片汤!这种唐朝人也叫作汤饼、索饼、水溲饼、不托的食物,比较像现代北方人叫作猫耳朵的那个东西。

朝参日,也就是要进宫上朝参见皇帝的日子。唐朝规定三品以下的官员(不含三品)每个月逢一、五日朝参,也就每个月的初一、初五、十一、十五、二十一、二十五要上朝。如果是三品(含三品)以上的大官,那是要每月一、五、九日朝参。另外,有一群有一群位置比较重要的官员,理论上是每天都得入宫参见皇帝的,这群人是“文官五品以上,及两省供奉官、监察御史、员外郎、太常博士”,他们被称为“常参官”。

每次朝会结束以后,公家都会让上朝的官员们在宫殿飞檐下、廊庑上坐地吃顿饭,这顿饭就叫“廊下食”。

直到晚清民国时期,饭馆里都没有现在的纸质菜单,顶多柜上挂个水牌写明今日特供。要点什么菜,全凭跑堂的口报菜名,相声艺术那是来源于生活。

《云仙杂记》中记载有一叫熊翻的人,每次请客时都会宰杀一只羊,并令客人根据自己的喜好割下一块羊肉,用彩带系好作为记号后送入厨房蒸熟,再端至厅堂后各自认取自己的羊肉,用竹刀切而食之,称为“过厅羊”。

在唐朝人的概念里,狭义的“肉”,是指兽畜肉,而鸡鸭鹅等叫“禽”,也可以叫“荤”,咬文嚼字的话,吃鸡还真的可以说没犯“肉戒”。

鲤鱼,在“李”唐王朝,是官府几次下令禁食的“国姓鱼”。

唐朝人吃螃蟹,流行“糖蟹”,把好好的螃蟹用糖蜜腌成甜的再吃。

就现代人惯用的“炒”菜技术,到宋朝才有明确记载呢,唐朝人还是以水煮、汽蒸、火烤为主。

唐朝的服务员也不叫小二,您要招呼人家,应该高喊一声“博士”——对,这在唐朝是对服务行业从业者或者中低级技术人员的称呼,跟现在差很多。

隋唐继承了北朝的政权和价值取向、生活习惯的,所以在初唐社会里,乳制品的普及程度比茶类饮料高得多,去人家里讨一杯酸奶酪或者米酒都比讨茶喝容易得多。

唐朝没有无菌化车间,酿酒过程中经常有各种微生物混进酒里,导致酒出来以后呈绿色,后世的“竹叶青”这个酒名就是从此来的,所以什么绿蚁、绿醅,其实都说明制酒环境一般,操作不太经心,绿色的酒大都是便宜货。

公验:就是唐朝的身份证明。

唐朝的老百姓,只要走出本县,就得去开单位介绍信,也就是“公验”。“公验”有很多种,当官上任用的“告身”,民兵开拔用的“总历”,驿站工作人员用的“符券”,甚至买卖土地财物的凭据,只要是加盖了公章的官方凭证,都可以叫“公验”。白丁百姓来要去开具的“公验”叫“过所”,用途很单一,就是证明这个人是良民,有籍贯,有家业,来路正派,全国各地都应予放行。

在宋朝以前,中国绝大部分地区都不把白银作为流通性货币使用。

唐朝人迷信生活中使用金银器可以包治百病、延年益寿,所以这种需求很大。铸成的金银器,皇室自己留一部分使用,也有很多会赏赐给臣下。

一开始,“探花”还不是指进士榜上的第三名,而只是大家从新科进士里推选两位最帅的小哥,称之为“两街探花使”,叫他俩骑马遍游曲江附近或者长安各处名园,采摘各种早春的鲜花,特别是要采到牡丹、芍药最好。如果有别的人更早一步采得牡丹、芍药等鲜花回来,“探花使”就要受罚。

唐律明文规定“良贱不得为婚”。

唐朝的有钱贵人们也很爱养猎豹来炫耀,除了本地捉到驯养的小豹子,还有不少是西域各国“进贡”来的,一般还会附带“豹奴”。

京巴狗在唐朝,叫“拂林犬”或者“猧子”。“拂林”是当时人对于拜占庭帝国(东罗马)的称呼。顾名思义,这种狗本来是唐初武德年间,从今土耳其一带经过吐鲁番(高昌)进贡给唐朝皇帝的。

唐代女性的服装款式,上下阶层差距倒不大,中唐以前,从农妇到后妃,常服都以高腰裙和短襦上装为主。可是款式差不多,面料和颜色却差得很多——按照朝廷颁布的正式命令,贵重的绫纱锦缎,大红大紫的颜色,金银珠宝首饰,只有高级官员家妇女才能穿着,平民男女只能穿粗布、麻布,颜色则只能用浅黄、青、黑等等。

掖庭,唐朝皇宫太极宫里的一个区域,主要由宫女、女奴居住。唐朝有把罪犯的女眷关进掖庭宫做女奴的规定。上官婉儿幼年时,她家因谋反罪名被抄,她与母亲被罚入掖庭宫,在那里长大成人。

唐朝的官方规定,小伙子们结婚的时候,都可以穿比自己真正品级高一些的礼服,这叫“摄盛”,也是为了表明政府鼓励婚配的态度。

在唐朝,对于“良贱制度”那是相当重视,贵族、平民之类的“良人”,和奴婢乐户之类的“贱人”,两个阶层之间绝对不准通婚(指明媒正娶)。法律规定,如果臭男人立自家隶属“贱籍”的婢女为正妻,那官府要出面干涉,判男人做两年苦役,女人打回原阶层还去当婢女,不准享受正室待遇。

“七出”是男方提出离婚,“义绝”是官府出面判定离婚,“和离”呢,是双方协商。

唐朝中后期,考中明经和进士的,都不太可能立刻给您授职,一般要在长安等上三五七年,吏部才有个空位子给您。这段时间叫“守选”。

考课,也就是现在的工作考核,内容大致包括品行、官声、工作成绩等,标准是德、慎、公、勤,吏部专门有一个司是干这个的。每年根据考核结果把官员定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等级,当面宣布,被考人不服可以申诉,考核结果记录到各人档案里,考绩高的涨工资,累计升官,考绩差的罚工资免官,中等的一般继续留任。

程仪就是路费,古代上级、亲友要远门旅行,作为下级或亲友,送给他一笔钱在旅途中花销。

汉朝的时候,人们在七夕祭星乞巧,把瓜果放在院子里,大夏天的,免不了招来些蚊虫。夜深以后,这些蚊虫又往往招来了蜘蛛。蜘蛛在瓜果上面结网,到了第二天,人们起来验看蛛网,如果没有或者很稀疏,那摆瓜果的就是笨丫头一个,如果蛛网复杂致密,恭喜你得巧了!

唐代的饺子不叫饺子,经考证当时叫“牢丸”。

“压岁钱”这个名词,或者叫压祟钱、压惊钱,以及过年一定要给钱的风俗,唐朝是没有的。指望压岁钱,请穿越宋朝以后。

日本人为男孩子过节升立的鲤鱼飘,就是从我国山寨过去的。唐朝人大年初一在院里悬挂起这种幡子,是用来祈福祈长命,没有啥男女不平等的意味。

五辛盘:大蒜、小蒜、韭菜、芸薹、胡荽(北方人叫芫荽或香菜)。过年吃五辛盘就是为了发散五脏郁气,预防时疫,不闹病。

把一些饭菜残渣和鱼刺鱼骨直接吐在地上或桌上都不雅观,宋人便准备了渣斗来盛放这些食物残渣。

“插山”是一种用木头雕刻成的假山装饰,主要是用来装饰餐食的。

“食屏”是一种分隔菜品的屏风,为了照顾不同食客的饮食口味,有的酒楼会用食屏将荤素菜品分隔开。

唐宋时期,人们在上元节时流行制作面茧,在当时有一种风俗,通过吃面茧占卜一个人将来能做多大的官,所以这种面茧也称“探官茧”。占卜时的具体做法是:先在竹签或者木片上写上不同的官品,然后将其放在面茧的馅中,再用面团包起来,等面茧做熟后,人们吃到写着哪种官位的面茧,将来就会担任相应的官职。吃面茧还有另外一种玩法,即在面茧里放一种名为“探官币”的物品。“探官币”已经不需要自己制作了,在街市上就有专门出售“探官币”的商贩。所谓“探官币”,与“探官茧”中所用的竹签大同小异,只是上面所写的内容不同。“探官币”上所写的,大多是一些名言警句,或者占卜前程的句子,类似抽签,或者干脆只是写一些吉祥话。相比于“探官茧”,“探官币”的受众面更加广泛,基本可以囊括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所以在当时广受欢迎。(我看到这个内容心里很疑惑,这是不是吃饺子里面放硬币的由来?)

古时女子的内衣称为“亵衣”。女性的内衣在后来有诸多发展,出现了抱腹、抹胸、肚兜、诃子等物。“抱腹”在汉魏之际比较流行,其实就是用带子系在腹部的一件布帕。“诃子”是唐代女性的衣物,是将裙子束到胸部,再在腰上系一条带子。宋代女性内衣为抹胸,“上可覆乳,下可遮肚”。到了明清时,肚兜则成了女性的主要内衣。

在春秋战国时期,裤子已经出现了。不过,这时的裤子只有两个裤腿,中间并不相连。称为“胫衣”,穿着胫衣的时候,外面还会穿上宽大的深衣。

《宋史》中记载:“执政、亲王曰府,余官曰宅,庶民曰家。”还规定:“凡民庶家,不得施重栱(立柱和横梁之间成弓形的承重结构)、藻井(室内顶棚的独特装饰部分)及五色文采为饰,仍不得四铺飞檐。庶人舍屋,许五架,门一间两厦而已。”

古时未婚的女子多梳鬟,已婚女子则梳髻。所谓“鬟”,就是将头发挽结成中空的环形。女子发髻的形状千变万化,依形状不同可分为高髻、低髻、单髻、双髻等,常见的有朝云髻、堕马髻、同心髻、飞髻、望仙髻……

从魏晋时期开始,女性还流行戴假发。唐代时也流行戴假髻,也称“义髻”。

“额黄”,就是在额头上涂上黄粉。“面靥”这种妆容比较奇特,是用丹红或墨色在两颊点上类似痣的圆点。面靥的位置一般在两侧酒窝或者嘴角,但形状也不限于圆形,也有星星、月亮等形状。“点唇”则类似今天女性用的唇膏,多为红色。

夜壶也称为“虎子”或“马子”,有些地方也直接称其为“马桶”。

明代宫廷中有一个叫宝钞司的部门,就是专门为皇室生产草纸的。

大相国寺不只是和尚们吃斋、念佛、种菜的地方,还是大宋“购物中心”“旧货市场”“古玩城”……顶着如此多头衔的大相国寺,还是诸多大宋文人雅士必去的“打卡”地点。

在牙人商谈价格的过程中,经常采用“捏价”的方式,在中原地区也称为“摸手”。这种议价方式在牲畜交易中最为常见,因为牲畜市场环境嘈杂,大声议价比较不妥,所以采用这种类似哑语的议价方式。由于古代的衣袖十分宽大,人们捏价时,手藏在袖筒中,旁边的人是看不见的。

明朝有一个专门负责“找人麻烦”的行业,被称为“打行”,直译过来就是“打人的行业”。这个组织里的成员叫作“打手”,也叫“青手”,是专门负责打人的人。

在古代的竞技运动中,有一类运动称为“力技”,就是以力气大作为表演的特色。早在西周时,就有角力和举鼎的表演。

宋朝的宫廷之中,有御用的相扑手,他们来自御前卫队中的军士,名为“内等子”。

宋朝时还有女子相扑,一般都是在瓦舍勾栏中表演。

明代之后,人们多将相扑称为“摔跤”。摔跤在满语中称为“布库”,清朝时宫中还有专门的摔跤部门,称为“善扑营”。

古代的米通常用“斗”或者“石”(dàn)来计算,10斗=1石。需要注意的是,“斗”和“石”是体积单位,不是重量单位。

人们去鬼市的时候,不说“逛”或者“去”,而说“趟鬼市”,有摸着石头过河蹚蹚深浅的意思。

在大宋厨艺界,撑起整片天的,主要还是女厨师。

在中国古代,雌黄经常用来修改错字。雌黄在修改错字时是比较好用的,只涂一遍就能盖住错字,而且保持的时间很长,不易脱落。

在汉代时,地方政府也会设立学校。古时“学”与“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郡国设立的教育机构称为“学”;各县、道、邑等设立的教育机构称为“校”。可见“学”的地位是高于“校”的。

“收继婚”是古代的一种婚姻形态,也称“转房婚”,是指女子丧夫后,夫家中的其他男子再将其收为妻子。古代的收继婚有很多种形式,儿子娶自己的后母为妻,称为“烝”;子侄取自己的婶母为妻,称为“报”;弟娶寡嫂为妻,称为“收继”。

古人称公公婆婆为“舅姑”,所谓“谒舅姑”就是新媳妇拜见公公和婆婆。

在辽国,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婚姻方式,即“服役婚”,就是在婚前,男方要到女方家中去服务一段时间,然后才能与女方成婚。

在宋朝,政府明确规定了女性有婚前财产的独立权。也就是说,女性的婚前财产归个人所有,当婚姻破裂之后,这笔财富要跟随女性转移,而不进行分割。

契丹人在父母去世时,是不可以哭的,此时哭被认为是弱者的表现。不过,在子女去世时,父母是可以哭的,表示亲情的难以割舍。

在蒙古军中,如果一个人能将死者的尸首运回安葬,那么这个人将获得死者的全部奴婢、牲畜及财产;如果是一个奴婢将其尸首运回,则只能获得死者的牲畜和财产。

明朝最著名的两个福利机构是惠民药局和漏泽园:惠民药局是国家开立的供百姓免费吃药和免费看病的场所,也可以说是明朝的“国家医保”;而漏泽园则是明朝政府为了埋葬家贫无法购买墓地的百姓而设置的官方陵园。

在辽国和金国,正月里有一个特殊的节日,即“放偷日”。所谓“放偷”,就是允许人们进行偷窃。

佛教中的“慈悲”并非形容词,而是两个动词:“慈”是给予幸福快乐;“悲”是拔除悲伤痛苦。

宋朝人兄弟之间都叫哥,父亲管儿子也叫哥,排行第几就是几哥。

宋:“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所以叫官家呀……”内臣小声回答着,也不知道这对自己是福是祸……(注:非正式场合大家都称皇帝“官家”,那么皇后叫什么呢?叫“圣人”。)

大宋皇帝人称“官家”,不过那是平时。只要叫个场合,哪怕是每天上朝,人人见了皇帝都要尊称“陛下”。实际上陛下指的是朝堂大殿皇帝御座前的台阶下面。一般总有个侍者站在那里,等着在皇帝和大臣之间传个东西递个话,这个人的职位就是陛下。大臣们喊“陛下”,其实意思就是不敢直接跟神圣尊贵无比的天子说话,而是让陛下那个人给“皇君”带个话。

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宋代宦官不叫太监,那时候没人这么叫。太监在当时是指国子监、军器监、司天监这类机构的长官,比如写出大宋百科全书《梦溪笔谈》的沈括就当过司天监监正,可以简称“沈大监”或“沈太监”。

户帖是宋朝百姓一家的身份、财产记录和证明,由自家保存,就像咱们今天的户口本。不过,它上面不仅记录着丁口,还有您家的土地财产,作为一家纳税、服役的依据。

从宋朝开始中国人有了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的差别。坊郭户,属于城里人。

宋代科举有贡举、武举、制举以及词科四大类,还有通过国家级医、算、书、画等专门学校学习并通过考试成为公务员的途径。

大宋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的就是贡举,也就是常科。它是大宋公务员招考主要的途径,同时也是招收和录取公务员最多的考试。

宋代的科举考试将进士分为三等,第一等为进士及第,第二等称为进士出身,第三等为同进士出身。

古时候皇帝的生日叫降圣节或者千秋节,不过每个皇帝生日的叫法都不同,例如宋太祖赵匡胤的生日叫长春节,宋太宗赵光义的生日叫寿宁节,宋真宗赵恒的生日叫承天节,而宋仁宗赵祯的生日叫乾元节……

大相国寺,每个月都要搞五次“万姓交易大会”。这交易大会可谓是大宋朝的“万国博览会”,千年前的“世贸展”。

唐朝人发明了一种东西,叫作“飞钱”——商人们先把钱存到官办或私营的“银行”中,领到一张纸,上面填写着地方和钱数,等到了目的地,由当地的“分行”验明无误,就可以领出相应的铜钱了。这正是中国最老的汇款业务。

交子是从四川发展起来的,最初只相当于存取款证明,后来才有了交易功能,但兑换和使用混乱,发行机构也很多,到了国家统一管理的时候才有了规章制度。

大宋朝是酒类专卖的时代,酒的生产、销售受到国家的管制。只有经过国家许可,向国家缴纳税赋才能获得酿造、生产和销售酒类的特权。宋代对酒类专卖的管制和税收制度叫作官榷,分为榷酒和榷曲。榷酒就是政府开办酒厂和卖酒的商店,从生产酒曲到酿酒、卖酒全都由政府一手包办,管你是酒店、饭店还是百姓,都要到官办酒品商店来买酒。

无论是宋代的正店还是脚店,又都有一个奇怪的规矩:小商贩可以进店卖东西,大多数店主都不会干涉。他们进店卖的是各种小吃,还有“果子香药”“果实萝卜”之类。说是卖,实际上也不管客人买不买,就只顾散发给客人,等客人快要走了才收钱。

“一日三餐”是现代人的观念,宋朝还没形成规律。

福田院就是最早的救济院,起初是由佛家僧侣开办的,唐朝时变成官办,并且被宋朝继承下来。

南宋初年,在朱熹的倡导下民间建立了“举子仓”收养弃婴。到宋理宗时,由国家出资开办慈幼局,专门收养弃婴和孤儿,给他们请保姆,照顾他们的衣食住宿,直到他们度过童年。

宋:施药局和安济坊来说,施药局相当于门诊部和药房,安济坊相当于住院部。

大宋宫廷设有“内宰”“副宰”等行政机构,由熟知礼仪的女官担任教官,负责教导后妃宫女们学礼仪,懂规矩。

大宋人讲究客来看茶,客去奉汤:您去别人家做客,主人会煮上茶陪您闲聊;等主人换上汤来,您就知道,应该告辞了。

茶,更早的时候叫作荼。除了荼这种广泛的叫法,仅仅陆羽在《茶经》里提到的茶的别称就至少还有四种:槚、蔎、荈、茗。

水丹青就是分茶,又叫茶百戏、汤戏或者茶戏。

宋代的炊饼就是今天的馒头,宋代的馒头是今天的包子。

宋人最重视的冬日节令是冬至,而不是除夕新年。

一生必读的历史书为什么看不了了(看了几本历史书)(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