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650可以上浙大吗(12岁考上浙大高考620分)(1)

陈舒音

刷新认知!今年浙大最小的新生才12岁!6岁上小学,7岁上初中,今年高考620分。

这个题目在微博刷爆。

天才少女超出一本线135分。

网友们狂调侃:先是一个女的刚博士毕业就当浙大博导,一个是十二岁官二代上浙大镀金好早毕业去占位置。

很快,就有00后博导就会横空出世!

今年高考650可以上浙大吗(12岁考上浙大高考620分)(2)

图片来自网络

对,看着他们开挂的人生,我们真的很羡慕,就默默的说着厉害,或者竖起大拇指,还能做什么呢?

可是大家想过没有?为什么?他会成这样,是因为他真的是个天才吗?还是后天的教育?

关于教育,我想给做父母的家长提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1、父母的陪伴和教养方式,决定了孩子的发展程度

在卡尔.威特刚出生时,被认为是一个发育落后的孩子,因为是老来得子,他的父亲仍十分的偏爱这个孩子,但也决定用自己的一生,去爱护这个孩子。

这里所说的偏爱,绝不,是宠爱宠溺。相反,他的父亲每天对他很严格,每天都有一定的学习任务且必须要完成。

卡尔成长的前半生,他父亲一直都在,小时候,为了教他数学,父亲自己手工制作色彩鲜艳、方便实用的教具模型并陪伴他学习;为了吸引孩子学语言,将故事书里面最好看的一段,讲给他听,引导他学习语言的兴趣;为了能让他充分地接触大自然,总是定期的出去郊游,观察各种事物。

在我看来,卡尔.威特的天才,完全是他的父亲创造出来的天才。

这也就是说,我所说的,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2、为读书而读书的孩子,读书会毁掉他的童年

林志颖带儿子Kimi在法国参加夏令营,却被图书馆勒令提前退出阅读活动。

你猜,为什么被勒令停止退出阅读活动呢?

是Kimi读书不好吗?

不恰恰相反,是因为读得太好了,在一个星期内竟然读完了三本书,而其他的法国小朋友连一本书也没有读完。

中国的家长,看到孩子遥遥领先的成绩,大概会心里暗暗得意吧!可法国人并不这么想。

图书馆工作人员来了,带着一份要给第一名的礼物,对林志颖说:“希望你的孩子放弃这次读书活动,礼物可以先发给你。”

明明还有一周时间,却提前让孩子退出。很不理解的林志颖问了原因。

工作人员说:“因为你的孩子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想争第一,而不理解内容,没有感觉到读书的乐趣。读书不是比赛,没有功利性,他这样疯狂地读,要是得了第一,会给其他孩子作出不好的榜样。所以,我们提前发给你礼物。他退出了,别的孩子就没有了忧虑感,才会用心去感受读书的快乐。”

林志颖原本有些愤怒,听了工作人员的话,主动让儿子退出了活动。

并事后反思道:“我们教育孩子读书,目的都不纯,规定了目标,好像是为了完成任务。这次法国之行让我明白了,读书就是放松,就是享受,孩子读书仅仅因为读书快乐,就这么简单。”

不过,按照中国家长的思想,可能并不这么觉得。读书好有一种自豪感,脸面的存在。

这大概,是我们应该要反思的。

著名思想家罗曼·罗兰的说过:

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

3、庄子说:吾生有涯,而知无涯,以有涯追无涯,殆已!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穷无尽的。用我们短暂的生命,去追寻无限的知识,会被搞得筋疲力尽。

表明做什么事都不要绝对化,要适可而止。

永远有你达不到的东西,又何必苛求。

我还想把后半段送给你: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做了世人所谓的善事却不去贪图名声,做了世人所谓的恶事却不至于面对刑戮的屈辱。遵从自然的中正之路并把它作为顺应事物的常法,这就可以护卫自身,就可以保全天性,就可以不给父母留下忧患,就可以终享天年。

开挂的人生虽然令人羡慕,但你真的愿意舍弃,十几年的青春,只为换来12岁上大学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