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主流观点,大多数人认为《情史》作者是冯梦龙但是如果仔细考察,就会发现这个结论是靠不住的,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冯梦龙作品情史在线阅读?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冯梦龙作品情史在线阅读(情史作者不是冯梦龙是徐兴公)

冯梦龙作品情史在线阅读

现在的主流观点,大多数人认为《情史》作者是冯梦龙。但是如果仔细考察,就会发现这个结论是靠不住的。

不难作出结论,《情史》作者不是冯梦龙,是徐兴公。

《情史》作者是詹詹外史

《情史》作者是詹詹外史徐兴公,不是龙犹子冯梦龙。

《情史》一名《情史类略》,又名《情天宝鉴》,选录历代笔记小说和其它著作中的有关男女之情的故事编纂成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全书共二十四类,计故事八百七十余篇,记载的人物上自帝王将相,下至歌伶市民。

《情史》一直被认为是冯梦龙的作品,其实不然。冯梦龙用笔名龙犹子给《情史》序言说,我有编撰《情史》的想法,但是没有时间付诸实施,被詹詹外史抢先作了。「落魄奔走,砚田尽芜。乃为詹詹外史氏所先,亦快事也。」冯梦龙这里说的很清楚,我不是《情史》的作者,詹詹外史才是。

詹詹外史,当然不是冯梦龙,而是徐兴公。詹詹外史,是为了纪念福建第一个文人欧阳詹(755-800)。

龙犹子和詹詹外史经常意见不同

据初步统计,《情史》明确指明身份的点评者有:「子犹」(冯梦龙别署)(23次)、「情史氏」(徐兴公别号)(20次)、「情主人」(徐兴公别号)(8次)、「外史氏」(2次)、长卿氏(即屠隆)(10次)、「钱简栖」(即钱希言)(3次)、「李和尚」(即李贽)(1次)、「弁州老人」(即王世贞)(1次)、「杨维桢」(1次)、王百谷(1次)、姚叔祥(1次)、「戋戋居士」(1次)、「房千里」(1次)、「江道行」(1次)、「柳先生」(1次)等等。

《情史》卷十三冯爱生、卷二十二万生两条,引用冯梦龙的作品都注明出自龙子犹。

冯梦龙以笔名龙犹子对《情史》作了大量评点,对于《情史》编辑者詹詹外史的编辑方针显然有不同意见,冯梦龙还对《情史》的正文做了很多异文的补充。这些情况都说明《情史》编者詹詹外史不是冯梦龙。

参考资料:赵秀丽、王学东:冯梦龙《情史》编纂特点

两篇《情史》序言的对比

对比龙犹子《情史》序言,詹詹外史《情史》序。结论是龙犹子、詹詹外史不是同一个人。龙犹子是冯梦龙,詹詹外史是徐兴公。

龙犹子《情史》序言,行文风格非常跳跃,理论水平和文学见解低下。

对比《情史》的两篇序言,詹詹外史的文章风格和冯梦龙截然不同,四平八稳,逻辑严谨,具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和文学见解,和徐兴公一贯的文章风格相似。

徐兴公《情史》序:六经皆以情教也。《易》尊夫妇,《诗》有《关雎》,《书》序嫔虞之文,《礼》谨聘、奔之别,《春秋》于姬、姜之际详然言之。岂以情始于男女,凡民之所必开者,圣人亦因而导之,俾勿作于凉,于是流注于君臣、父子、兄弟、朋友之间而汪然有余乎!异端之学,欲人鳏旷以求清净,其究不至无君父不止。情之功效亦可知已。是编也,始乎「贞」,令人慕义;继平「缘」,令人知命;「私」「爱」以畅其悦;「仇」「憾」以伸其气;「豪」「侠」以大其胸;「灵」「感」以神其事;「痴」「幻」以开其悟;「秽」「累」以窒其淫;「通」「化」以达其类;「芽」非以诬圣贤,而「疑」亦不敢以诬鬼神。辟诸《诗》云兴、观、群、怨、多识。种种俱足,或亦有情者之朗鉴,而无情者之磁石乎!耳目不广,识见未超,姑就睹记凭臆成书,甚愧雅裁,仅当谐史。后有作者,吾为裨谌,因题曰《类略》,以俟博雅者择焉。江南詹詹外史述。

冯梦龙《情史》序:情史,余志也。余少负情痴,遇朋侪必倾赤相与,吉凶同患。闻人有奇穷奇枉,虽不相识,求为之地,或力所不及,则嗟叹累日,中夜展转不寐。见一有情人,辄欲下拜。或无情者,志言相忤,必委曲以情导之,万万不从乃已。尝戏言,我死后不能忘情世人,必当作佛度世,其佛号当云「多情欢喜如来」。有人称赞名号,信心奉持,即有无数喜神前后拥护,虽遇仇敌冤家,悉变欢喜,无有嗔恶妒嫉种种恶念。又尝欲择取古今情事之美者,各著小传,使人知情之可久,于是乎无情化有,私情化公,庶乡国天下,蔼然以情相与,于浇俗冀有更焉。而落魄奔走,砚田尽芜,乃为詹詹外史氏所先,亦快事也。是编分类著断,恢诡非常,虽事专男女,未尽雅驯,而曲终之奏,要归于正。善读者可以广情,不善读者亦不至于导欲。余因为序而作情偈以付之。偈曰:「天地若无情,不生一切物。一切物无情,不能环相生。生生而不灭,由情不灭故。四大皆幻设,性情不虚假。有情疏者亲,无情亲者疏,无情与有情,相去不可量。我欲立情教,教诲诸众生:子有情于父,臣有情于君,推之种种相,俱作如是观。万物如散钱,一情为线索,散钱就索穿,天涯成眷属。若有赋害等,则自伤其情。如睹春花发,齐生欢喜意。盗贼必不作,奸宄必不起。佛亦何慈悲,圣亦何仁义。倒却情种子,天地亦混沌。无奈我情多,无奈人情少。愿得有情人,一齐来演法。」吴人龙子犹序。

詹詹外史熟悉福建

《情史》第一条情贞类范希周就记录了福建的故事,卷十三情憾类张红桥又记录了福建的故事,显示詹詹外史对于福建的人事非常熟悉而且情有独钟。

《情史》卷八汰王滩诗。汰王滩在福州永泰县。冯梦龙没有到过福州,也就没有条件到永泰县抄录汰王滩诗。相反,徐兴公是福州本地人,而且熟悉本地方志,具备抄录「汰王滩」诗并收入《情史》的条件。

《情史》卷八情感类汰王滩诗:永福创自唐代宗时,割福、泉、建三州之地,因年号曰永泰。后避哲宗陵寝,改名永福,在唐新创县后。有邑宰潘君满任,遗爱在民,攀卧祖饯,留连累日。其夫人王氏,先已解舟,泊五里汰王滩下。俟久不至,月夜登岸,书一绝于石壁云:「何事潘郎恋别筵,欢情不断妾心悬。汰王滩下相思处,猿叫山山月满船。」末云:「太原王氏书」。诗迹已漫灭,独「太原」二字入石,至今尚存。字方五六寸许。邑人因以名其滩。政和陈武祐虑岁久诗亡,大书系以记文,镌之字右方。自唐及今,流潦巨浸之所漂啮,震风凌雨之所涤荡,不知其几,而墨色烂然如新。一妇人望夫之切,精神入石,终古不变如此。情史氏曰:「古云:‘思之思之,鬼神通之。’盖思生于情,而鬼神亦情所结也。使鬼神而无情,则亦魂升而魄降已矣,安所恋恋而犹留鬼神之名耶!鬼有人情,神有鬼情。幽明相入,如水融水。城之颓也,字之留也,亦鬼神所以效情之灵也。噫!鬼神可以情感,而况于人乎!」

徐兴公《鳌峰集》过汰王滩观唐永福令妻王氏诗刻:唐代闺人纪别离,系舟临水独题诗。三生石上精䰟散,月色猿声似旧时。

《情史》和徐兴公作品

《情史》卷一关盼盼。

徐兴公《笔精》卷三燕子楼:白乐天生平风流,独以绝句逼死关盼盼,稍为缺陷。

徐兴公《笔精》卷三落花:余少時亦曾赋十首,有云:丽华魂散胭脂井,关盼香消燕子楼。

徐兴公《金瓶梅》引用了徐兴公所作《情史》的一首词。

《金瓶梅》第六十九回:《忆秦娥》香烟袅。罗帏锦帐风光好。风光好,金钗斜辑,凤颠鸾倒。恍疑身在蓬莱岛,邂逅相逢缘不小。缘不小,最开怀处,娥眉淡扫。

徐兴公《情史》卷二十一“翠薇”条有录此词,故事所叙为乾道间邱任与女鬼翠薇的一次偶然邂逅。此词为邱任所作,以示不忘翠薇之意。首句原作“香篆袅”、“最开怀处”原作“最关情处”。

徐兴公《石头记》金陵十二钗的说法,最早出自兴公的朋友王穉登。

徐兴公《情史·情痴类》:王百谷云:嘉靖间,海宇清谧,金陵最称饶富,而平康亦极盛。诸姬著名者,前则刘、董、罗、葛、段、赵,后则何、蒋、王、杨、马、褚,青楼所称十二钗也。

《情史》中的福建故事

《情史》张红桥:张红桥,闽县良家女也。居于红桥之西,因以自号。后与林鸿恋爱。

《情史》卷二杨公。《喻世明言》第十八卷杨八老越国奇逢。

讲述了徐兴公熟悉的明代倭寇入侵福建漳浦地区的故事,只不过是把时间放到了元朝。

《情史》中有徐兴公朋友的故事

孙昌裔,即是《石头记》孙绍祖,福州人,徐兴公朋友。中山狼原型是钟惺,和孙绍祖不是一个人。

《情史》:《耳谈》载:福州孙昌裔,字子庆,为进士承谟子。寓京,在庄太史梅谷公宅,与太史子乔申同授经于黄冈曹孝廉孟彦。昌裔通古文辞,万历癸未,七月七日,感牛女之事,因戏为文通于牛女。是夜,忽暴卒。第心坎微热,莫知其故。越三日,忽苏。时父师皆聚哭尸傍,注目视曰:“我在此耶?顷为神妃召去,所居金屋琼楼,绡帷具榻,侍卫皆妖丽姣好,群歌偶舞。日夕留款不绝,欲成伉俪。裔思父不从,辞归。旁为劝解,而意弥坚。妃始为祖饯,供张络绎,相接于道。歌姬侑觞,皆有恋别之思。醇醪递进,未尝绝口,不知身之作此状也。”此出自曹孟彦口述,目击其事,当不谬。意痴情所感,遂有邪祟托名而惑之。若真是神妃,则是夕正七夕,牛郎方在,何暇他及。

张献翼(1534-1604),字枚,别字幼于,长洲人,号「可一居士」,曾经为徐兴公《醒世恒言》作序。徐兴公和张献翼有交往,是朋友。丘长孺和刘承禧、张献翼发生矛盾,徐兴公《情史》记载了丘长孺的故事。《情史》的记载非常客观,只是隐去了张献翼的名字。见《情史》卷六情爱类丘长孺。

郑琰,字翰卿,福州人,徐兴公发小,后来到南京、徽州等地游侠。

徐兴公《情史》:福清郑翰卿琰,客于西宁侯邸第。昼梦黄衣少年,邀至庑下共飮。忽有一丽人至。少年起舞,歌春游之曲曰:「芳草多情,王孙未归。迟我良朋,东风吹衣。」丽人乃作迎风之舞,歌春愁之曲曰:「金衣公子话春愁,几度留春更不留。昨日漫天吹柳絮,玉人从此懒登楼。」飮正欢,少年骇然曰:「文羗校尉至矣。」见一人绿袍张目,突至前,罢席而寤起,视庭中牡丹一花放,有黄蝶绕之,则少年也。一螳蜋集蕉叶上,是为文羗校尉。丽人则牡丹花神也。是年西宁侯薨。

《情史》情憾类:张璧娘。讲述了林子真和张璧娘的故事。

林光宇(1577-1604),字子真。徐兴公的朋友。

刘承禧是徐兴公《金瓶梅》早期收藏者。

徐兴公在《情史》中记录了取材刘守有、刘承禧父子的恶劣事迹。

谢肇淛提供的素材

谢肇淛是徐兴公外甥,徐兴公《石头记》薛宝钗原型,徐兴公《情史》采用了谢肇淛书中的素材。

《情史》卷二刘奇。《醒世恒言》第十卷刘小官雌雄兄弟。

谢肈淛《五杂组》:女子诈为男,传记则有之矣;男人诈为女,未之见也。国朝成化间,太原府石州人桑,自少缠足,习女工,作寡妇妆,游行平阳、真定、顺德、济南等四十五州县,凡人家有好女子,即以教女工为名,密处诱戏与之奸淫;有不从者,即以迷药喷其身,念咒语,使不得动,如是数夕,辄移他处,故久而不败。闻男子声,辄奔避。如是十余年,奸室女以数百,后至晋州,有赵文举者,酷好寡妇,闻而悦之,诈以妻为其妹,延入共宿,中夜启门就之,大呼不从。赵扼其吭,褫其衣,乃一男子也。擒之,送官吐实,且云其师谷才山西山阴人也,素为此术,今死矣。其同党尚有任茂、张端、王大喜、任等十余人,狱具磔于市。

冯梦龙

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耳犹、子犹,号龙子犹、茂苑外史、顾曲散人、姑苏词奴、平平阁主人等。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人。崇祯七年(1634年),任福建寿宁知县。后回乡从事著述。晚年奔走反清大业,未成,忧愤而终。

徐兴公和冯梦龙见面

1635年,崇祯八年乙亥。徐兴公和冯梦龙在福建建宁州见面。

徐兴公《赠寿宁冯犹龙令君》:溪跨长桥映斗文,专城初借大冯君。县从景泰年间设,地尽韩阳尽处分。农野链残歌夜月,公庭讼简闭春云。新声最是吴歌艳,近制填词愿一闻。

事后,徐兴公有尺牍《寄冯寿宁》,提到冯梦龙有诗集《游闽草》,邀请徐兴公作序。

徐兴公《红雨楼文集》寄冯寿宁:建州兰若,获侍膺门,数十年企望,私衷一旦倾倒,足快平生。某因候送前直指使者,淹留腊残,始归故里。辱父台笃念贫交,远贻竿牍,兼拜隆贶,高谊薄云,感知曷喻,未遑裁谢,深用为恧。缅怀父台山城卧治,著作日富,铅椠大业,侈于爰书。《古今谭概》,闻而未睹,倘重杀青,愿一垂示。佳集旧岁见许,匆匆未及领教,偶于邹平子广文斋 中见之,借而讽咏,悦目爽心,如:「山屏左断雄城 接,湖镜全开小阁悬。」「霓裳贯舞人如月,金谷长春梦亦香。」律体精工,当令钱、刘避席。至于「三杯古驿谈乡事,也算家园一纸书。」「二十四桥埋草径,独留夜月想烟花。」即太白、昌黎亦所不能道也。《游闽草》敢靳一言,然当还锦取笔之年,江郎才尽,焉能僭为玄晏乎?日下束装为漳南之行,容即课呈也。先此附候,不尽翘企。

冯梦龙写了《闽游草》,请徐兴公作序。徐兴公写了《情史》,请冯梦龙作序,礼尚往来。

徐兴公实现诺言,给冯梦龙诗集《游闽草》作了序。《寿宁冯父母诗序》 一文作于崇祯九年丙子(1636)。

徐兴公《红雨楼文集》寿宁冯父母诗序:吴门冯犹龙先生,博综坟素,多著述。早岁治《春秋》,有《行库集》,海内经生传诵之。又辑《续智囊》、《古今谈概》、蒐罗奇事韵事,不遗余力。小说家即古之临淄、今之成都,莫啻过焉。予闻先生名,且竞孤一识面。昨岁浪游建州,而先生新拜寿宁令,赴大府期会,彼此投刺,交相重而交相赏也。先生深于诗,已行于世者,无不脍炙人口。兹治寿宁,则又成《吟稿》一卷。盖寿宁为建邑,界万山中,峰峦峭菁,滩水潺灂,最称僻壤。景皇帝时始设县治。厥土惟瘠,厥赋下下,民驯有太古之风。令早起坐堂,皇理钱谷簿书,一刻可了。退食之暇,不丹铅著书,则撚须吟咏。计闽中五十七邑,令之闲无逾先生,令之才亦无逾先生者。顾先生者,虽耽诗乎而百端苦心,政平讼理又超于五十七邑之殿最也。昔已游宰弄城,夫子以牛刀笑之,夫以先生之才屈而长寿宁,譬之昆吾利器,用切虮肝,安所展其锋刃。虽然,宁邑新创,文献莫征,甚于杞宋,乃借先生如椽之笔,一一咏题,则山增而高,水增而深。邑不能为令重,而令实为邑重,侈矣!《礼经》云:「温柔敦厚,《诗》教也;属词比事,《春秋》教也。」先生既治《春秋》,而又工诗,扬子云有言:「舍舟航而济乎渎,末矣;舍《五经》而济乎道,末矣。」先生推此二者,以治民,其于道庶几乎!宁四声之不朽云乎哉!崇祯丙子中秋。邻治民徐火勃撰。

徐兴公在序言中提到冯梦龙作品有《续智囊》、《古今谈概》,没有《情史》。

徐兴公要求冯梦龙编撰好《古今谭概》之后,寄一套给他,说明徐兴公对笑话集是感兴趣的,只不过不敢暴露笑笑生的身份而已。

徐兴公没有要求冯梦龙给他《情史》,正好说明冯梦龙不是《情史》作者。

参考资料:张丹飞:冯梦龙非《情史》编者考,《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参考资料:陈炜:冯梦龙《闽游草》及其他冯梦龙与徐火勃的一段交往

徐兴公和冯梦龙的合作

徐兴公和冯梦龙的合作可能在见面之前就已经开始。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吴友冯梦龙见《金瓶梅》惊喜,怂恿书坊以重价购刻。

徐兴公几乎所有的书都是在杭州刻印的。

冯梦龙欣赏徐兴公所作《金瓶梅》,很快苏州就有了《金瓶梅》刻印本,这可能就是二人合作的成果。

冯梦龙和徐兴公可能组成了一个出版团队。统称墨憨斋。二人分工,徐兴公负责前期写稿、组稿,冯梦龙负责后期编辑,筹集资金,出版刻印。冯梦龙是墨憨斋主人,但是大部分署名墨憨斋的作品都是徐兴公写的。冯梦龙写的作品只有《墨憨斋定本传奇》。徐兴公写了“三言”的绝大部分作品。

能够证明徐兴公和冯梦龙共同运作墨憨斋出版团队的证据。耿克励寄给徐兴公自己的著作《三元考》,徐兴公审稿之后,认为《三元考》没有达到出版的水平,没有转交给冯梦龙,而是做了退稿处理。

徐兴公《红雨楼文集》与耿克励:承示《三元考》,先览会状一册,采掇详备,据愚见注以蓝笔以别原稿。国朝名公多著,大节不能尽录。壬戌以后,诸公尚未有考。至于十三省解首,尤难稽核,非仓卒可以复冯寿宁公之命而付梓也。翁丈何以策之?

徐兴公创作有大量的白话短篇小说,结集收入「三言」,即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的合称,另外还有《二刻醒世恒言》、《石点头》、《西湖二集》有可能是徐兴公的作品。由于涉及内容较多,将在下篇另作分析。

情教教主徐兴公

冯梦龙《情史》序提出了情教的观点。徐兴公非常赞同。

徐兴公的作品贯穿了“以情立教”的观点。《情史》、“三言”、《醒世姻缘传》、《石头记》等众多作品使得徐兴公成为名副其实的情教教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