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好消息这个关键数据已连降5天(37度半蓝衣白甲鏖战)(1)

吉林省还在大雪纷飞、气温异常寒冷

当吉林省还在大雪纷飞、气温异常寒冷的情况下,中缅边境一线早已骄阳似火、酷热难耐,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临沧市白天最高温度已达37℃!面对当前境内疫情多点爆发、境外疫情全面蔓延的复杂形势,清水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全体民辅警顶着炎炎烈日,在国门边境一线挥洒汗水,与高温较量,与“德尔塔、奥密克戎”战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硬仗,唱响属于移民管理警察的“血与汗”之歌。

战疫好消息这个关键数据已连降5天(37度半蓝衣白甲鏖战)(2)

日夜鏖战当好战疫“守卫兵”

顶烈日,坚守国门当好战疫“侦察兵”

3月15日,烈日炎炎,位于云南省临沧市的清水河口岸地表温度高达45摄氏度,在国门边境一线,该站民辅警穿着一身防护服,正在开展巡逻任务,脸上豆大的汗珠不停地往下掉,防护服如同水洗。“我和同事们会守好国门边境,坚决筑牢外防疫情输入坚固防线,全力维护边境安全稳定。”该站00后民警张富乐说道。

战疫好消息这个关键数据已连降5天(37度半蓝衣白甲鏖战)(3)

日夜鏖战当好战疫“守卫兵”

巡逻过程中,他们穿着防护服暴露在太阳下,汗水渗透了衣服和口罩。交班时脱下防护服的一刹那,民辅警全身都湿透了,防护手套里也灌满了汗水!

战疫好消息这个关键数据已连降5天(37度半蓝衣白甲鏖战)(4)

日夜鏖战当好战疫“守卫兵”

冒高温,日夜鏖战当好战疫“守卫兵”

疫情袭来时,特别是2月23日临沧市镇康县出现确诊病例后,边境疫情防控面临严峻形势,清水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全体民辅警初心如磐,纷纷写下请战书,主动请缨到艰苦的一线执勤,进驻医学隔离观察点、边境封控点。吃简餐、住帐篷,是他们守卫边境线的日常。“穿上这身警服,责任就重于泰山。我郑重向组织申请调整到防疫工作一线岗位。”民警张勇第一时间向组织提交了决心书,在执勤点上扎下来。

战疫好消息这个关键数据已连降5天(37度半蓝衣白甲鏖战)(5)

日夜鏖战当好战疫“守卫兵”

为了疫情防控,他每天上勤都要穿上厚重的防护服,戴上口罩、面屏和手套,厚重的防护服、严密的口罩令人呼吸困难,面屏上的雾气模糊了双眼,在温度高达37℃的室外,他穿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在岗位上一站就是4个小时,即使身着厚重的防护服,他依旧灵活地爬驾驶室、查车厢,认真检查每一辆出入境货运车辆。

战疫好消息这个关键数据已连降5天(37度半蓝衣白甲鏖战)(6)

勇担重任当好战疫“排头兵”

战疫情,勇担重任当好战疫“排头兵”

“云南临沧边境线近300公里,边境管控任务十分艰巨。为了外防疫情输入,我们全力构建管控网格,守住边境才能挡住疫情。”清水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李骏介绍,疫情发生以来,他们始终保持高等级勤务。

战疫好消息这个关键数据已连降5天(37度半蓝衣白甲鏖战)(7)

勇担重任当好战疫“排头兵”

烈日下、高温中,酷热难耐。执勤民辅警一个个汗透警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面对疫情,他们始终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工作原则,顶着37摄氏度的高温执勤,不一会儿汗水就打湿了口罩黏在脸上,酷暑的日子遇上疫情,该站全警迎难而上,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战高温、防风险,守一道门,护一座城。橡胶手套浸满了汗水,防护服下的警服早已被汗水打湿,为了防止中暑,趁着车流较少时的间隙,捧上一捧水,快速降温后,再次投入到工作中,就这样身上掺杂着凉水与汗水,反反复复的不知多少次。有的战友身上还有执勤时蚊虫、蚂蟥叮咬留下的伤痕,在防护服的笼罩之下,在大家忙于执勤时却忽略了的身体的某处伤口,移民管理警察的汗水和血水混在了一起,然后顺着身体流下无踪无影,留下的只有移民管理警察无畏酷暑坚守岗位的挺拔身影,他们在用实际行动向世界宣告:疫情不退,我决不退!

战疫好消息这个关键数据已连降5天(37度半蓝衣白甲鏖战)(8)

勇担重任当好战疫“排头兵”

在国门边境一线,这样英勇的战士随处可见,他们无畏病毒的凶险,24小时不间断对边境一线进行巡逻防控······成为抗击疫情最坚实有力的排头兵。(曹永林)

来源:清水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