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黑龙江日报

从江苏省淮安市出发到齐齐哈尔市铁锋区陵园路3号西满革命烈士陵园,电子地图显示往返里程4000余公里(8000余华里)。现如今,这八千里路在空间轴上往返驾车需要48小时,而朱学林烈士的三个弟弟却在时间轴上等待了长长的50年。

南京老人找到烈士名字后大哭(弟弟们在烈士陵园找到大哥)(1)

西满革命烈士陵园雕塑

记者在出发前从党史专家口中得到了一条关于朱学林烈士家属找寻亲人50年的新闻线索,为进一步了解朱学林烈士的生平,探知烈士家人寻找牺牲亲人付出的艰辛,15日,记者跟随“红色印记——讲述龙江百年党史故事”主题调研采访活动组来到齐齐哈尔西满革命烈士陵园,采访探寻英雄事迹。

据介绍,西满革命烈士陵园始建于1947年,是我国东北解放区第一座烈士陵园,陵园落成时毛泽东主席题词“共产主义是不可抗御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死难烈士万岁!”这里长眠着600多位革命英烈,在陵园内的西满英烈纪念馆二楼英烈墙上,记者找到了朱学林烈士的生平简介,只有短短百余字,查找园内烈士档案内容也极其稀少。

南京老人找到烈士名字后大哭(弟弟们在烈士陵园找到大哥)(2)

讲解员为参观人员讲述革命烈士事迹

“由于战争原因,陵园内还有许多无名烈士,无法识别身份信息,朱学林烈士的信息算是相对完整的。”讲解员介绍,朱学林烈士是江苏淮安人,1947年解放战争时担任营长职务,牺牲在彰武县,年仅24岁,1940年17岁就已参加新四军抗击日本侵略者。朱学林兄弟4人,他是长兄,入伍后不久便与家人失去了联系。战斗阵亡的消息,家人是从他的战友那里得知的。朱学林的父亲因为思念儿子哭瞎了双眼,母亲想念儿子得了精神分裂症,母亲临终前嘱咐3个幼小的儿子一定要找到哥哥的下落。从此兄弟3人踏上了找寻亲人的路,他们先后去过海南岛、广州、锦州、彰武等地区,凡是有烈士陵园的地方都有他们的足迹,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方走访,1997年朱学林烈士的三个弟弟来到齐齐哈尔西满革命烈士陵园,终于找到大哥的墓碑,三人失声痛哭,当时都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距离1947年朱学林烈士牺牲已经过去了50年……

南京老人找到烈士名字后大哭(弟弟们在烈士陵园找到大哥)(3)

讲解员讲述朱学林烈士革命事迹

听完讲解员的讲述,在场参观的人员,都感动的落下了眼泪。来自福建的参观人员李纬武感慨地说,朱学林烈士少年参加革命,为国纾难舍弃小家,三个弟弟寻找亲人的故事更是感动人心,正是因为有朱学林烈士这样具有奉献牺牲精神的革命者,才有了今日强大的中国,向烈士致敬!我们一定要加倍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