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董元奔(江苏宿迁)

春秋战国将领为什么没有拥兵谋位(春秋战国的分界线到底该在哪儿)(1)

(战国古城)


西周和东周的历史分期是以正统的周天子所在京畿地区的方位为标准的,也就是周平王东迁(公元前770),这其实是很好理解的。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分界线历史上一直不统一,主要有三种分法:一是以孔子的史书《春秋》记事结束后不久的公元前475年为战国时期的开始;二是却以公元前453年晋国的韩、赵、魏三大权臣瓜分执政智伯的土地为战国时期的开始;三是以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正式取代晋侯成为三个独立国家为战国时期的开始。第一种分法被大多数人认可,但是仅仅参照孔子未完成的史书来确定春秋战国的分野,带有“追星”的意味,显得草率。后两种分法以韩赵魏三国取代晋国的两次重大历史事件为春秋战国时期分野的标志,看起来有道理,晋国只是西周时期的一个国家,当时国家好多,国家之间的分分合合早就发生了,韩、赵、魏的诞生不能成为周朝政治生态发生质变的标志。

就是说,春秋战国需要确定一个新的分界线。我认为这个分界线应该是公元前334年魏国和齐国的徐州(今山东滕州南)之盟。

根据历史传统认知,西周和东周的分期原则是周王的地位变化,即周王由西周时期的众星捧月到东周时期的大权旁落;而春秋和战国时期的分期原则是周王地位的继续变化,即周天子从作为大国小心挟持的称霸工具到这种工具意义的消失,所谓工具意义的消失,就是各大国不再需要周王作为吞并别国的遮羞布,各大国开始直接以王自居,周则成为一个小的诸侯国了。由这个思维出发,春秋战国的分界线就不应该是分智伯或分晋,因为韩赵魏三国国君并没有统一天下的观念,争取得到周王的身份认可才是三国的早期战略,就是说,至少在公元前403年之前,韩赵魏三国相较于齐楚等国更加尊重周王。因此,韩赵魏三分晋国之后,它们都还在延续着春秋时代各国的称霸和反称霸战略,三国分晋并没有改变春秋时代的政治态势。

然而,韩赵魏三家作弄晋国之前,南方的吴、越两国崛起,南方后来出现越、楚争锋且都试图问鼎中原的状况,而在北方,三分智伯时强大的魏国已经衰落,秦国的国力处于继续发展中,但还不够强大。南方的国君早就都以“蛮人”自居,蔑视周王的权威,吴越两国仿效楚国,国君都称王,把自己摆在跟周王平起平坐的位置上。但是北方诸国还是以周天子为王,各国诸侯都还是称公或侯,最起码在周朝的核心统治区中原地区,周王作为共主在名义上还是存在的。

在吴越楚三国相互争霸的同时,三国对北方诸国也一直保持着进攻态势。楚国不用说了,公元前660年楚庄王就有“问鼎中原”的典故了,此后三百年间,楚国逐渐吞并了北方诸小国,国土大大越过淮河,直接跟齐鲁二国接壤。吴国打败越国后也积极北上,先后吞并今江苏、安徽、山东境内的淮夷、钟离、巢、徐夷、钟吾等小国。公元前473年越国灭亡吴国后就开始进攻齐鲁大地,公元前414年、前413年、前404年,越国直接吞并了今山东境内的郯国、滕国、缯国,并攻占了齐国的大片国土。

南方称王的楚吴越三国的进攻,北方诸国疲于应付,周王的作用显得更加微不足道了。于是,效仿南方诸国称王,并加强北方诸国的联合,逐渐成为北方诸国国君的共识。于是,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今山东滕州南)会盟,二人效仿吴越楚三国称王,并互相承认对方。

北方大国魏和齐迎合南方诸国称王,标志着周天子作为北方诸侯国争霸的遮羞布直接被撕下来了,周作为一个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其实已经不存在了,此后的历史怎么演化,都是诸侯们的事,周天子算是可以洗洗睡了(如果能睡到寿终正寝也就罢了)。由此可以看出,北方诸侯称王,跟周王成为地位平等的天子,这对于周朝来说,指标意义是远远大于韩赵魏分智伯和分晋的,所以我认为战国时期应该从公元前334年魏齐国君弃北效南的时候算起。

(编辑:董尧)


春秋战国将领为什么没有拥兵谋位(春秋战国的分界线到底该在哪儿)(2)

【作者简介】董元奔,1971年生,江苏人,传统文化学者,知名网络作家,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知名辅导工作者,学业主要方向为唐宋文学,但其涉猎古典哲学、历史学等泛国学诸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