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科幻片,斯坦利·库布里克导演的《2001:太空漫游》是一个无法绕开的话题。

十年前我就看过这部电影了(这部电影虽然过去了50年了)(1)

这部电影从它产生开始就对后世的电影产生了难以回避的影响。

首映于1968年4月5日的《2001:太空漫游》距离今天也有50年了,50年已经是一段相当长的距离了。

十年前我就看过这部电影了(这部电影虽然过去了50年了)(2)

有趣的是,尽管电影已经被奉为科幻世界的经典,却在洛杉矶潘太及斯剧院举行了首映式时,被当时的好莱坞男星洛克·赫德森抱怨:"谁能告诉我这片子到底在讲什么?"

自此,喜爱它的将它奉若"上帝",不喜欢它的则表示昏昏沉沉地度过了冗长的148分钟。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这部—《2001:太空漫游》。

十年前我就看过这部电影了(这部电影虽然过去了50年了)(3)

影片从一群黑猩猩长达12分钟的原始生活开始讲起。不少头回看的观众对此更是一脸懵逼,甚至发出了"这和太空、和漫游有鸡毛关系啊?"的声音。

而后其中的一只猩猩学会了思考、学会了使用工具,它拿着动物骨头一通乱砸,这时背景音乐《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再次响起,这首曲子,正是象征着"进化"。

十年前我就看过这部电影了(这部电影虽然过去了50年了)(4)

这只猩猩会使用工具后,它带领自己的部落战胜了另一只部落。这是生物的进化、象征着阶级的产生、矛盾的产生、战争的产生。同时也说明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自古就存在。

猩猩取得战争的胜利后将骨头抛向天空...这象征着人类已经在大自然初步站稳脚跟,开始产生"人定胜天"的可笑想法,象征人类开始尝试征服天空甚至是宇宙。

十年前我就看过这部电影了(这部电影虽然过去了50年了)(5)

骨头在空中转了几圈,下一帧画面即变成了一艘太空飞船。

十年前我就看过这部电影了(这部电影虽然过去了50年了)(6)

从猩猩进化成人类、人类文明再不断发展出科技,到人类驾驶飞船遨游太空,这么复杂而漫长的进化过程在这一瞬间被导演全部交代完毕。

对一部科幻电影的最高赞美之一,可能是当50年之后的观众对电影中构建的未来嗤之以鼻,"这跟我们现在的生活有什么两样呢?"

这意味着影片中的想象,都成为了现实。

十年前我就看过这部电影了(这部电影虽然过去了50年了)(7)

旋转的空间站、梭型的宇宙飞船、星航仪表、空中漂浮的钢笔,飞机座位前放映的娱乐电视和视频对话,这些今天看来极为日常的场景,在当时简直是闻所未闻。

十年前我就看过这部电影了(这部电影虽然过去了50年了)(8)

1969年,也就是《2001:太空漫游》上映之后的第二年,美国执行了阿波罗登月计划。历经长途飞行的宇航员在踏上月球真实的土地后感叹,"就跟那部电影一样。"

十年前我就看过这部电影了(这部电影虽然过去了50年了)(9)

正如库布里克多所说,《2001:太空漫游》的最大成功,在于它影响和打动了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人,这些人可能不会经常去思考这类问题:人类的命运、人类在宇宙中的作用以及人类跟更高形式的生命之间的关系。

十年前我就看过这部电影了(这部电影虽然过去了50年了)(10)

在影片最后,去世已经19年的库布里克为人类留下了一个问题,"这个机器意识体在包含人类自负自私的性格之后,轻而易举地杀了4个人。这就是我们科技高速发展最后的宿命吗?"

在人工智能重新被设想为人类未来的今天,这个问题仍旧没有过时。

十年前我就看过这部电影了(这部电影虽然过去了50年了)(11)

你的答案是什么呢?快来评论区留言讨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