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帕,是一种用全棉单纱织制成的方形细薄织物,具有柔软滑爽吸湿的特点,洗涤后无明显变形,是过去的人们出门必备品。手绢通常用于清理人的脸部、手部等。手绢也可以作为道具,例如中国传统艺术相声用到的手绢等。

保留十多年的手帕(消失的历史产物-手帕)(1)

唐诗中有“缏得红罗手帕子,中心细画一双蝉。”可见唐代以前便有手帕了。汉乐府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中有“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啼”之句,此处的“手巾”其实就是擦眼泪的手帕。很多年前,手帕在我们的生活中可扮演着“大”角色,无论老少男女,擦汗、抹嘴甚至装扮,都离不开它。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女孩子用手帕在长发上扎个蝴蝶结作装饰,那可是相当时尚的。手帕甚至成为爱和希望的象征。当年曾在国内掀起热潮的日本电影《幸福的黄手帕》,那飘动的黄手帕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打动了多少人!

还记得那首儿歌吗?“丢、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抓住他……”1948年,著名音乐家关鹤岩在延安创作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儿歌。“丢手绢”的游戏,陪伴无数人度过了快乐的童年。然而,令音乐家没想到的是,步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纸巾遍地的社会里,手帕真的被许多人从日常生活里消失了。

现如今在三十岁以上的中国人的心里,手帕已是一个并不陌生却已经远去的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