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学良是张作霖的长子,为何小名叫小六子?

1901年6月,张作霖被土匪金寿山袭击,带着怀孕的老婆到处跑极为不便,于是安排老婆去往台安县桑林子乡张家窝棚的堂侄赵明德家躲避一阵,连日颠簸,途中临盆,马车上生下了张学良。张学良是张作霖的长子,为何小名叫小六子?还有个乳名双喜呢?

话说张作霖在于土匪对抗中大难不死,还当上了团长。这升官又添丁的,张作霖认为是双喜临门好兆头,所以给张学良取名双喜。张作霖一向十分迷信,每逢外出、打仗或需决疑,常请算命先生预测吉凶。双喜三岁时,算命的说他的命太硬,得许愿给庙上作佛门弟子才会免遭灾难,也不会克父克母。张作霖一听,赶紧照办。

其实,儿童许愿庙上只是旧时一种迷信的习俗,意在消灾祈福,并非真的出家。—般是把写了孩子名字的纸条押寄在佛前香炉下,再由僧人给孩子剃成光头,意思是做了小沙弥,然后仍然领回家去。其实只是象征性的仪式而已。此后,每当头发长了,就剪短头顶的头发,剃光外圈,等长到七岁时,再到庙上举行还俗仪式。这种象征式的还俗也很有趣。烧香上供之后,僧人预先放置一条板凳拟作为墙,然后故作怒气,拿起扫帚打那孩子,令其跳过板凳逃去,俗称跳墙和尚,取逃出佛门之意。之后由叔父或舅父携领,然后蓄发易名。这易名的方式也颇有趣。当孩子逃出后,听到别人第一次叫另个人的名字时,就把那名字作为自己的名字。这就意味着自已有了新名字,已经消解了灾难,不再是原先那个命硬的孩子了。这套仪式虽然颇为繁杂,也未必真的奏效,但民间却一直深信不疑。许多命硬的孩子多用此种方法驱灾避邪。双喜跳过板凳来,恰好听到树林里有人大声召唤小六子,于是双喜便改名为小六子了。

2、张学良:平生无憾事,唯一爱女人

张学良年轻时绯闻不断,他不仅自诩:“自古英雄爱美人,不爱美人不英雄。我虽不是英雄,但在爱美人方面和英雄一样。”张学良曾经自称:“平生无憾事,唯一爱女人。”“九一八”事变后,迫于国内的舆论压力,张学良只得下野出国。当时林语堂主编的杂志《论语》上发表了一首打油诗:“赞助革命丢爸爸,拥护统一失老家。巴黎风光多和丽,将军走马看茶花。”

他的正式婚姻有三次。张学良的元配夫人于凤至,1915年与张学良结婚,当时张学良14岁,于凤至年长他3岁。张学良的第二位夫人谷瑞玉,比他小3岁,1924年10月在天津与张学良结婚,1931年1月与张学良解除婚姻关系。张学良的第三次婚姻,是与赵一荻女士的结合。

张学良张作霖第几个儿子(张学良是张作霖的长子)(1)

赵一荻,出生于香港,家中排行第四,故称赵四。赵四小时候生活在天津,张学良也常在天津厮混。彼时,江西督军蔡成勋常在自己的私人府邸搞Party,赵四跟着自己的姐姐去玩,张学良是受邀嘉宾,两人在舞会上就认识了。

1928年,张作霖被炸死,张学良不得不赶回沈阳。张学良写信约赵四去沈阳。赵四的父亲得知自己的女儿跟一个有妇之夫有一腿,气的差点吐血。坚决反对,把女儿软禁在家里,禁止外出。赵四每日哭哭滴滴,不吃不喝的。这哥哥看在眼里实在心疼,就自作主张把赵四给放出去了。赵四单枪匹马就去沈阳找如意郎君张学良去了。

张学良安排赵四住在北陵别墅,过上了一段金屋藏娇的神仙生活。话说赵四父亲知道女儿私奔后,登报声明,与她断绝父女关系。话说,张学良的原配夫人于凤至也是个有气度的女人,或许是那个年代的女人比较开明吧。于凤至得知张学良在外面有了女人,也没闹,还劝张学良把赵四接到家里来。

于凤至见了年前漂亮的赵四,十分喜欢,亲自安排在大帅府东门外建造了一幢红砖小楼,供赵四居住。这个于凤至心思缜密,他把赵四安排在大帅府门外面,表明赵四非张学良的明媒正娶的女人;在这个楼里又没有设计厨房,赵四的一日三餐,均由大帅府派人送来,这又表明赵四是张家养着的女人。

赵四不在乎明媒正娶,认为能够跟张学良在一起,就好。1936年,西安事变,张学良和杨虎城成了民族英雄,也成了阶下囚。可贵的是四不离不弃,一直跟随张学良,直至终老。(文/杨国华 个人微信doers1978)

张学良张作霖第几个儿子(张学良是张作霖的长子)(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