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以为我就是鲁迅。长大后,发现自己是闰土。再后来,发现我其实就是那匹猹,每天迎接我的是那根钢叉。

现在突然明白:原来我只是地里的那个瓜,随时都有可能被用来喂猹!

闰土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发现自己就是闰土瓜田里的某根杂草)(1)

昨天下午,我又去南风广场上晒太阳,想顺便修改个东西。

可惜风太大了,阳光也不怎么好,照在身上也不暖和。

这种情况下,我是坐不安稳的,就四处晃悠起来。

偶然间,看见两个老头儿正在下跳棋呢,就凑过去看了一会儿。

可能是因为自己视力不好,凑得过近了。老头们扫了我一眼,都没说话,我也很知趣地没想着要“指点一二”。

跳棋也是棋,就做个观棋不语的真君子吧!

三局战罢,老头们“中场休息”了,我也就近找了个位置坐下。

闰土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发现自己就是闰土瓜田里的某根杂草)(2)

旁边坐着几个二十出头的大孩子,打打闹闹的很是活跃,说的很多话我都没懂。

倒是听懂了一句,是其中一个笑骂另一个的:XXX,你就是个渣!

另一个随即回怼了过去:别抬举我,我顶多就算是地里的那个瓜,只有被猹啃的资格。

我被他的“精彩答复”吸引住了,就好奇地问他:听见你用的词儿很有趣,我记得是鲁迅的《故乡》里的。现在的语文课本里,还有这篇文章吗?

他俩对视一眼,呵呵一笑:叔叔,这些都是段子,您在网上随便一搜,很容易找到的,抖音上也有……

闰土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发现自己就是闰土瓜田里的某根杂草)(3)

当时,我就把这个梗给搜索出来了,原来也是旧梗,早就不新鲜了。

越看就越觉得,这些年自己真是活得挺“瓜”的,不是被猹啃过,就是被人给切过。

就这都没完,评论区里还有人在“自降身份”:我发现自己就是闰土瓜田里的某根杂草,早晚都有被除的一天,整篇文章没有一个字儿是写我的……

这刀补的,呜呜呜……

闰土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发现自己就是闰土瓜田里的某根杂草)(4)

少年的时候,我们都以为自己是鲁迅,再不济也是《狂人日记》里的男一号。

长大后才看清楚了,我们其实就是先生笔下的圆规杨二嫂,就是麻木苦闷的闰土。

能活成阿Q那样的,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

从当年的《故乡》到现在的故乡,八十多年的时间里,农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然而,鲁迅先生笔下的杨二嫂和闰土们,依然如故地苟活于现代城乡社会的底层。

闰土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发现自己就是闰土瓜田里的某根杂草)(5)

这个社会的本质,就像是一块粗粝无比的砂纸,在每个人身上不停的打磨,将一切有棱角的地方打磨平整,没有人能逃脱得掉。

闰土们可不是生下来就这样的,但他们都没能抗过粗砂纸的反复打磨,才变成了如今这般模样。

其实他们心里也明白,现如今自个儿的瓜怂模样,正是他们当初最瞧不起的样子。

是时也!也是命也!

很多事情,单凭个体的力量是无法翻转的,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努力再努力,狼狈不堪地熬着,同时又心有不甘地等待着某一天幸福会主动来敲门。

你的当下,正在努力拼搏也好,正在得过且过也罢,只要你自认为活的还算开心,就是一种很有意义的活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