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嘉县(浙江省永嘉县历为温州州)(1)

永嘉县,中国浙江省温州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浙江省东南部。总面积2674平方公里,人口79万。素有“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泵阀之乡”,“中国纽扣之都”,“中国玩具之都”的美称。

一、历史沿革

1、东汉永和三年(138年)析章安县东瓯乡置永宁县,治今温州市,属会稽郡。三国吴太平二年(257年)后属临海郡。

2、东晋太宁元年(323年)后为永嘉郡治,永嘉名始此。隋开皇九年(589年)废郡,县改名永嘉,属处州(后改括州)。大业三年(607年)改州为永嘉郡。

3、唐武德五年(622年)为东嘉州治。贞观元年(627年)废东嘉州改属括州。自唐上元二年(675年)置温州后,历为温州、瑞安府、温州路、温州府治所。

5、1949年5月以瓯江为界,江南置温州市;江北置双溪县,县治岩头镇;同年9月复名永嘉县,迁治枫林镇,翌年6月又迁罗浮龙桥,12月迁治温州市九山。1958年8月迁治上塘镇。先后属温州专区、温州地区,1981年9月后改属温州市。

二、地名来历

1、隋开皇九年(589)罢天下郡制,以州统县,撤永嘉、临海两郡,改永宁县为永嘉县,“永嘉”作为县名始于此,永,水长也;嘉,水美也。永嘉,水美而长。

2、民国《永嘉县志》卷2《舆地志·山川》:瓯江“在府城望江门外,一名永宁江,一名永嘉江,一名蜃江”。《郡县释名》浙江卷下:“旧志云,瓯郡三江:永宁江、安固江、横阳江,自汉有之,濒江为三监,晋衡山周公疏凿而通之。曰永嘉者,即永宁之义也。”(中国地名语源词典)

三、旅游景点

浙江永嘉县(浙江省永嘉县历为温州州)(2)

1、楠溪江景区。位于浙江省南部的永嘉县境内,景区总面积625平方公里,分为七大景区,计800多个景点。以水秀、岩奇、瀑多、村古、滩林美而名闻遐迩,是中国国家级风景区当中唯一以田园山水风光见长的景区。

浙江永嘉县(浙江省永嘉县历为温州州)(3)

2、古芙蓉村古建筑群。由寨墙、寨门、民居、宗祠、牌坊、庙宇、书院、路亭等组成。村落略呈东西窄、南北长之长方形布局,寨墙由不规则块石垒砌。辟寨门七,其中东门为三间二层之木构建筑。村中建筑多为清代建造。古村落给风景区增添了浓厚的人文气息,赋予楠溪江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建筑史、规划史的研究上具有很高的价值。

浙江永嘉县(浙江省永嘉县历为温州州)(4)

3、金昭牌坊。位于岩头镇上村。据当地《金氏宗谱》载,为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金昭进士及第时所建。金昭(1516-1581),字懋卿,号霞峰,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中进士,官至江西瑞州知府。牌坊为六柱三开间三楼式木构建筑,平面呈横长方形。高7.63米,通面宽9.90米,进深2.35米。柱子用材粗壮,覆盆式柱础,前后置抱鼓石。明、次间均有大小额枋,各施雀替、丁头栱。斗栱粗状规整,制作精致。屋脊用薄砖砌成清水花脊,脊面刻如意花草。明、次间屋脊分别饰龙首吻、凤首吻。

浙江永嘉县(浙江省永嘉县历为温州州)(5)

4、楠溪江宗祠建筑群。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1997年8月,孝思祠、永嘉郡祠列入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1月,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新发现的文岩祠、谷氏大宗、郑氏大宗、谢氏大宗、叶氏大宗、胡氏小宗等11处宗祠列入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与孝思祠、永嘉郡祠合并为楠溪江宗祠建筑群;2013年5月,楠溪江宗祠建筑群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浙江永嘉县(浙江省永嘉县历为温州州)(6)

5、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军部旧址。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谢文锦在永嘉创建了中共温州独立支部,点燃了浙南革命的火种。1930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在永嘉五尺村宣告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