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癣俗称“脚气”、“香港脚”,是皮肤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每年夏季秋季频发,严重影响患者生活此外,足癣疾病的传染性也常常困扰着部分足癣患者,需要及时治疗,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足癣初期怎么治?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足癣初期怎么治(足癣的防治)

足癣初期怎么治

足癣俗称“脚气”、“香港脚”,是皮肤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每年夏季秋季频发,严重影响患者生活。此外,足癣疾病的传染性也常常困扰着部分足癣患者,需要及时治疗。

❶足癣的形成及发病特点

足癣属“感染性皮肤病”,它的病原为真菌中的“皮肤癣菌属”,这类微生物喜欢潮湿温暖环境,以人类的皮肤角质层为食。由于足部皮肤角质层厚,并且汗腺发达,加之鞋袜的覆盖,导致足部在夏秋季具有“潮湿温热”的特点,易形成“皮肤癣菌”的优良生存环境,因此,足部极易感染“皮肤癣菌”形成“足癣”。也正是由于“皮肤癣菌”喜欢潮湿温热的特性,导致那些足部多汗、长期穿胶鞋、运动鞋,以及那些常年在高温、高湿度环境工作的人们,如运动员、军人及从事体力工作者成为足癣的高发人群。

足癣疾病的主要特点包括:1、发病率极高,在炎热潮湿的南方地区,发病率可高达50%以上。2、大多数患者夏秋病情加重,冬季病情减轻。3、复发率高,如不正规治疗,可迁延数十年。4、具有传染性,可自身传染也可传染他人。此外,足癣可通过接触足癣患者使用过的拖鞋、浴盆、洗脚毛巾等物品间接传播,因此,公共浴池、游泳池、旅馆等都是重要的足癣传播场所。除了人群间的相互传播,足癣也可蔓延至患者的趾甲,形成甲癣(灰指甲),亦可通过搔抓接种在患者的其他部位发生体癣、股癣等疾病。

❷足癣的类型

不同足癣患者的临床表现有很大差异,甚至同一患者的临床表现在不同季节也可出现很大变化。根据临床表现不同,一般将足癣分为三型:

1、水疱鳞屑型:

主要表现为在脚掌、脚侧缘、趾缝间出现小米粒至米粒大小的水疱,水疱清亮或淡黄色,群集或散在;几日后,水疱干燥脱皮。皮损可反复发生、不断扩大。此型常有瘙痒感。

2、浸渍糜烂型:

主要发生于趾缝,尤其常见于第3、4和第4、5趾间,表现为趾间皮肤浸软发白,刮去浸白的角质后可见鲜红色糜烂面,散发出奇臭难忍的气味,常常剧痒难忍。

3、角化过度型:

主要发生于脚掌和脚跟部,表现为皮肤粗糙增厚、干燥脱皮,冬季足底皮肤可出现裂口。此型由于无瘙痒感,常被患者所忽视。需要提醒一点,这3型足癣并非孤立存在,同一患者常常以一型表现为主,几型同时存在,各型之间可相互转化,例如有些患者在夏季表现为水疱鳞屑型,而在冬季则出现角化过度型的特征。

需要注意是,虽然足癣是足部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但并非所有足部皮肤病是足癣。例如足部的汗疱疹、足部湿疹等常被误认为是“足癣”。对于它们的鉴别问题,需在医院的皮肤科门诊中,让经验丰富的皮肤科医生通过观察临床表现和进行必要的真菌学检查进行区别。

❸足癣的预防和治疗

由于足癣具有高发病率及较强传染性的特点,足癣的防治需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预防是防治足癣的重中之重,通过有效的预防手段,可减少皮肤癣菌在人群之中的相互传播。首先应注意个人卫生,不共用拖鞋、浴盆、脚盆、洗脚毛巾等生活用品。其次,由于皮肤癣菌是喜欢潮湿和温热的微生物,因此应穿着透气性和吸汗性好的鞋袜,从而降低感染皮肤癣菌概率。此外,如果家庭成员有足癣、手癣、股癣及甲癣(灰指甲)的患者,应及时治疗,避免皮肤癣菌在家庭成员中的相互传播。

由于足癣疾病具有传染性,需要及时治疗。民间流传的“脚气无法治愈”的错误观念,导致很多足癣患者放弃了对足癣的积极治疗,其实,在目前的医疗条件下,足癣已经能够完全治愈。在皮肤科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选用合适的治疗药物,通过足量足疗程的治疗,完全可以“根除”足癣。一般来说,症状较轻的足癣,可通过外用药物(常见药物有克霉唑、酮康唑、咪康唑、联苯苄唑、特比萘芬、奈替芬等)治疗4-8周,即可治愈。对于顽固难治及外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可酌情加用内服药物(如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治疗,但内服药物的选用及使用疗程需在皮肤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治疗足癣的过程中,需避免一些常见错误:1、尽量避免使用激素软膏(如皮炎平、氟轻松等),虽然激素软膏能够暂时缓解足癣的症状,但当停用此类药物后,足癣会很快复发并加重。2、外用抗真菌药物疗程不足。在外用抗真菌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皮损会变的不明显,但此时如果停用药物,那些已被抑制但尚未被杀灭的皮肤癣菌会慢慢恢复活力,造成足癣的复发。因此,一般建议在外用抗真菌药物治疗足癣过程中,需在皮损消退之后继续使用外用药物2-3周。3、外用抗真菌药物时,涂抹面积不应仅局限于肉眼可见的皮损区,应扩大至皮损外的1-2cm处。因为,这些区域通常也感染了皮肤癣菌,只是尚未出现肉眼可见的临床症状。

总之,为了拥有一双美丽健康的双脚,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足癣患者需要积极进行疾病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