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岁,老汪新学了两首琴歌,《南风歌》(那南风吹来清凉|《南风歌》)与《招隐》(夏日炎炎|归隐山林)。这两首琴歌都是由无锡琴友若遗兄整理,歌词取自古人,曲调也改编自古谱。两首琴歌收录于若遗兄的琴歌集《卿云歌》中,近日正式出版了。

《卿云歌》是若遗兄的琴歌集《元音弦歌》系列的第四辑,收录的琴歌歌词,上自上古黄帝时代,下迄魏晋南北朝时期。琴歌的曲调,有些是古谱原本配的曲调,有些是用古谱改编所配,有些是今人谱曲。

此集共收琴歌七十三首,其中六十五首配有录音,是各地琴人所弹唱,录成五张光碟,以经折装的方式成一册附录,十分精美。

浮生为卿歌琴谱(日月光华琴歌集卿云歌)(1)

《卿云歌》封面

浮生为卿歌琴谱(日月光华琴歌集卿云歌)(2)

《卿云歌》光碟

若遗兄根据老琴家査阜西先生提出的唱琴歌要用“乡谈折字”(即用方言歌唱,令字音更好配合曲调)理论,将此集中的《沧浪歌》《关雎》《兰亭序》等歌曲用吴语中的无锡方言弹唱。另外《涉江采芙蓉》用潮州方言,《凤求凰》有四川话吟诵,《归去来》有中州韵吟诵,独具特色。

与之前的琴歌集一样,每首琴歌都有若遗兄撰写的解题,说明琴歌的思想内容、词曲来源、整理过程、曲调特点等等,内容翔实,读之颇能增长见闻。例如前两周发的琴歌《兰亭序》一文(琴歌-《兰亭序》 | 《卿云歌》),就是此集里《兰亭序》的解题。

浮生为卿歌琴谱(日月光华琴歌集卿云歌)(3)

《卿云歌》解题

在解题之后,是“《卿云歌》弦歌谱”,收录了六十五首琴歌的双行谱(即简谱、减字谱配合),以及八首琴歌的减字谱。双行谱便于读者照谱弹唱,十分好用。

彼时,若遗兄第一次跟老汪说到新琴歌集名《卿云歌》时,老汪就觉得这名字很美。此歌的歌词,见于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八十三,郭茂倩是整理自《尚书大传》。《尚书大传》是解释经典《尚书》的一篇文章。歌词如下:

卿云烂兮,乣(jiū)缦(màn)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明明上天,烂然星陈。日月光华,弘于一人。

日月有常,星辰有行(háng)。四时顺经,万姓允诚。于予论乐(yuè),配天之灵。迁于贤善,莫不咸听。鼚(chāng)乎鼓之,轩乎舞之。菁华已竭,褰裳(qiān cháng)去之。

卿云,即庆云,祥瑞的云气。烂,光彩明丽。乣,即纠,缠绕。缦,丝织品。纠缦缦,形容天上云彩流动。旦复旦,一天又一天。陈,列。弘,发扬光大。常,规律。行,次序。经,常规。允诚,诚信。迁,转移。咸,都。鼚,鼓声。轩,起舞。褰裳,提起下衣,指隐退。

全诗是说天上的云彩灿烂,瑞气缭绕流动。日月的光辉,一天又一天都如此。光辉灿烂的上天,群星璀璨。圣王的功德,如那日月般光辉。日月按秩序运行,星辰按次序排列。四季按规律交替,百姓质朴诚信。和我讨论音乐,用高妙的音乐祭祀上天神灵。禅位给贤德的人,大家都听从这样的改变。鼓声阵阵,舞姿翩翩。我为了治国已经竭尽才华,是时候提着衣裙离去了。

浮生为卿歌琴谱(日月光华琴歌集卿云歌)(4)

《卿云歌》琴谱

这首歌是一首君臣唱和歌。在《尚书大传》里,“卿云烂兮……旦复旦兮”这几句是舜帝唱的,“明明上天……弘于一人”这几句是大臣们唱的,剩下的几句都是舜帝一边跳舞一边歌唱的(说明舜帝很有才艺)。整首歌,辞藻华美,气魄宏大。

这首歌的主题是,舜帝歌颂自己国家的美好,大臣歌颂舜帝的政治清明,舜帝赞叹国家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良好有序,自己为了治国已耗尽精力,就应当功成身退,让位给贤者。这首歌因此被认为是舜帝将禅(shàn)位给大禹时所唱。

浮生为卿歌琴谱(日月光华琴歌集卿云歌)(5)

《卿云歌》琴谱

今天的人对上古的禅让制(即把君主的位置让给有才能的人,而不是传给儿子)颇为怀疑,因为确实有些朝代更替,表面上是禅让,实际上是武力逼迫,比如西晋的开国皇帝司马炎,就是逼迫曹魏的皇帝曹奂禅让而来的皇位。

所以今人认为,像舜帝这样的禅让,可能也是被大禹武力胁迫的。这其实是一种误解。舜帝的时代,距离西晋大约有两千五百年,我们不能因为后世的西晋是假禅让,就认为上古的禅让政治是假的。

毕竟,西晋与舜帝相隔的时间距离,相当于我们今天与先秦春秋时代(孔子那个时代)相隔的距离了,这中间人类社会会发生多少变化啊!

浮生为卿歌琴谱(日月光华琴歌集卿云歌)(6)

《卿云歌》琴谱

根据典籍的记载,舜帝时代的禅让制度,应该是一种多个政权联盟的类似于今天联邦制的民主政治,所以在选拔新君主时,也是一种公推、公选制。古人说这是“五帝官天下”,就是说天下是公民的,不是一家人私有的,最高的统治者也是一个选举出来的官员而已。

大禹之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君主之位,建立了夏朝,这是中国政治上父子相传的世袭制的开始,古人说是“三王家天下”。一个家族,把国家作为自己的私产,从政治上讲,是一种倒退。后世君主权利不断集中,就形成了君主集权的专制。

浮生为卿歌琴谱(日月光华琴歌集卿云歌)(7)

《卿云歌》琴谱

所以后来的读书人,特别怀念上古开明的政治,把这段历史记录在典籍里,《尚书大传》是西汉初年的典籍,就记录了舜帝和大臣们的这首体现禅让制的歌曲。

直到民国初年,或许因为这首歌所体现的民主思想和对民主制度的期望,这首歌成为了国歌。根据史料记载,民国八年(1919)十二月四日,教育部成立了国歌研究会。次年十月,国务会议决定以《卿云歌》为国歌,民国十年七月一日教育部根据头一年的国务会议决定,把国歌研究会给《卿云歌》配的曲谱、《卿云歌》歌词颁布给各省施行。当时的学生都要学唱。

读者可以网上搜搜这首民国初年国歌听听~我们这里放若遗兄琴歌集《卿云歌》里的《卿云歌》录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