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是农历的九月十九,在数字之中,阳数之极为九,故而九月为最大的阳月,九月的逢九之日就是日月重九,谓之重阳。以中旬的逢九之日力量最强,因此九月十九就是大重阳。重阳到底是什么意思?九月“残阳入天门,地户生万物”,“地户”代表着什么?

古人说的出阳是什么意思 九月残阳入天门(1)

何为重阳

天地万物皆“祖”于数,有其数才有其象。数字从一到十,一为开始,十为结束。其中一三五七九为阳,二四六八十为阴,阳数开始于一,终于九,阴数开始于二,终于十,因此阳数有始无终,阴数无始有终。阳为天,阴为地,所以“天无终,地无始”。

九为最大的阳数,十为最大的阴数,于是就有了“九天十地”的说法。比如正月初九为天日,正月初十就为地日。九为阳数之极,也就是阳数的尽头,阳气从少阳到老阳,最终在阳极之时转为少阴,当太阴之气出现之时,阳气就结束了,所以九月就是阳气的结束之处。

立秋之后,火气入未土而生秋金,火气就是老阳。随着金气的增长,隐藏中的火气也在不断消耗而减弱。当隐藏中的火气耗尽之时,金气不再增长,并开始隐藏入戌土。当金气入戌土之后,冬水之气就开始出现了,所以戌土就是火气的尽头,也是阳气的尽头,为火之库。

古人说的出阳是什么意思 九月残阳入天门(2)

九月建戌,霜降节气是九月的中气,位于戌月的最中间。此时火气完全耗尽,火为老阳,老阳耗尽也就是阳气走到了尽头,所以老年人在过寿之时,总要躲开“逢九”的岁数,因为九代表着阳气到头了,也就是岁数到头了,其寓意不好。

九月的逢九之日,也就是阳气的结束之时,其真正的意义在于戌月的戌日,是戌土之力强旺之时。戌为火库,是专门收纳火气的,故而九月纳火。火为老阳,戌土收火,所以戌月戌日火气尽,九月九日的意义也是一样。

这就好比端午节一样,原本是“午月”的三个午日,后来就成了三个“逢五”之日,初五为小端午,十五为大端午,二十五就是尾端午。重阳节也是一样,九月初九为小重阳,九月十九大重阳,九月二十九就是尾重阳,是火气彻底结束之处,之后就进入了冬季。

古人说的出阳是什么意思 九月残阳入天门(3)

残阳入天门

九月为戌,戌土收火,是火的结束之地,也就是阳气的结束之地。此时代表着阳气的大火星从西北戌位落下,也就是大火星入戌库,戌库就是阳气的尽头。那么阳气的尽头也就是阴气出现之地,就为天门,所以戌为天门。所谓“九月开天门,重阳开天门”就是由此而来。

所以残阳入天门,代表着阳气进入戌库,结束了。大火星也就是青龙七宿的心宿二星,此时心宿落入戌库,白虎七宿的参宿就从东南辰位升起来了。心宿也叫商宿,商宿落,参宿升,两者一升一降,永不相见,故而参商不相见。

古人说的出阳是什么意思 九月残阳入天门(4)

那么戌土是阳气的尽头,而辰土就是阴气的尽头,阳极为火,阴极为水,戌为火库,辰为水库。阳极而生阴,阴极则生阴,夏至一阴生,冬至一阳生,夏至的太阳从西北戌位落下,阴气初生,冬至的太阳从东南辰位升起,阳气初生。

所以阳极之位为天门,也就是西北戌位,阴极之位为地门,也就是东南辰位。阳气的增长过程为不断发散和上升,阴气的增长过程为不断收敛和下沉。天门为阳极,地门为阴极,因此天门无上,地门无下。

大地也就是土,土生万物,又是万物之库。所以土生木火金水为四象,木火金水合而为一就是土,为四象归一到太极,因此土为太极,是万物出生之处。所以地门也就是万物出生之地,是五行的出生之地,也就是东南辰位。

古人说的出阳是什么意思 九月残阳入天门(5)

地门生万物

东南辰位为地户,万物皆出于地户之中,所以万物从辰位出现。辰在东南,位于青龙七宿的角宿和轸宿之间,所以阴阳始于辰,万物起于“角轸”。《梦溪笔谈》中说:“天门在戌亥之间,奎壁之分;地户在辰巳之间,角轸之分;阴阳皆始于辰,五运起于‘角轸’者,亦始于辰也”。

那么万物都是由五行之气所组成,五行出于辰,辰为地户,因此以万物出于地户。正因为辰是万物出现之地,因此每年的辰月决定着当年的五行之气。其中甲己之年的辰月为戊辰,乙庚之年的辰月为庚辰,丙辛之年的辰月为壬辰,丁壬年的辰月为甲辰,戊癸年的辰月为丙辰。

古人说的出阳是什么意思 九月残阳入天门(6)

甲己年戊辰为土,故而甲己合化土;乙庚年庚辰为金,故而乙庚合化金;丙辛年壬辰为水,故而丙辛合化水;丁壬年甲辰为木,故而丁壬合化木;戊癸年丙辰为火,故而戊癸合化火。

书云“甲己之岁,戊己黅天之气起于‘角轸’,其岁得戊辰、己巳,干皆土,故为土运。乙庚之岁,庚辛素天之气经于角轸,其岁得庚辰、辛巳,干皆金,故为金运。丙辛之岁,壬癸玄天之气起于‘角轸’,其岁得壬辰、癸巳,干皆水,故为水运”。

古人说的出阳是什么意思 九月残阳入天门(7)

因此《素问》中说:“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丁壬之岁,木运统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戌在奎壁之位为天门,辰在角轸之位为地门,五运皆起于“角轸”,也就是起于东南地户,所以万物皆始于地户,地户生万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