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传》记载: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

三国中关羽是不是最厉害的(曹操抓到武功极高的关羽)(1)

(曹操)

大意是说,建安五年(200年),曹操派刘岱、王忠攻打刘备,却被刘备击败,曹操于是亲率大军出征,刘备败逃。关羽为保护刘备的夫人战败被生擒,被迫投降曹操。曹操待以厚礼,任命为偏将军。曹操曾派张辽问他为什么身在曹营心在汉,关羽说他与刘备有过生死誓言,不能违背。后来关羽执意前去找刘备,而曹操却说:“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既然无法挽留,曹操为什么不杀关羽,还要纵虎归山,让他投奔刘备身边?

第一,曹操爱才惜才,敬重忠勇之士。

曹操被称为“一代枭雄”,不可否认,他颇有谋略。更可贵的是,曹操爱才,他知人善任。关羽有才,而且关羽有的还是大才。甚至在当时曹操的阵营中,除了夏侯兄弟或许堪与关羽一拼,其他如云的武将,和关羽相比,直接秒杀。这样一个带兵、武艺都是绝顶的文武全才,怎能不让曹操欣赏?怎能不让曹操青睐有加。同样,郭嘉、典韦的英年早逝,曹操也常扼腕痛惜。因为曹操佩服的是忠义和智勇之人。所以,即使关羽弃他而去,他仍然送上由衷的赞叹:“事主不忘其本,乃天下之义士也”。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曹操用人的气度和胸襟。

三国中关羽是不是最厉害的(曹操抓到武功极高的关羽)(2)

(关羽)

第二,曹操和关羽惺惺相惜,仿佛从他身上看到了自己。

他们都出生很低,相对草根,但才华横溢。他们从小都有着建功立业的英雄梦,都鄙视士大夫。

曹操虽出身官宦,实际上乃宦官后代。祖父曹腾是大宦官,后来高居九卿之位,却无论如何摆脱不了阉宦之后的身份。晚年更是花巨款买了三公中的太尉,从而更加成为士大夫们口诛笔伐的对象。曹操自然也免不了从生下来就被人鄙视,年轻时他跟在士族子弟后面东游西荡,直到后来成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臣,一切才又重新开始。

三国中关羽是不是最厉害的(曹操抓到武功极高的关羽)(3)

(三国战)

在这点上,关羽也同样出身于无钱无势的贫苦人家,同样看不上士大夫。《三国志》记载:“羽善待卒伍而骄於士大夫。”即是说关羽善待普通士兵却极度瞧不起士大夫。

三、 曹操想收买人心。

关羽降曹操,不是因为刘备已死或投降了曹操,只是因为当时城破失散,和刘备暂时分开,况且关羽和刘备恩义未绝。如果此时杀了关羽,有可能动摇军心,落个妄杀忠良的骂名。不如索性做个顺水人情,恩加厚待,全始全终,对外也好落个千金市骨、求贤若渴的美名。这对于一心想统一全国,成就霸业的曹操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资料:《三国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