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有养羊专业户吗?南通双羊做给农民看(1)

芦笋,一种高档而名贵的保健蔬菜,《神农本草》将其列为“上品之上”,世界卫生组织也列其为“十大健康蔬菜之首”。在江苏如东的曹埠镇,有一家公司,硬是通过几年来的艰苦创业,打造了一条集种植、加工、销售、培训于一体的芦笋产业链条。在这里,芦笋实现了由“蔬菜之王”到“保健之王”,再到“致富之王”的“三级跳”,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助农增收“金钥匙”。推动芦笋“华丽转身”的这家公司,就是南通双羊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南通有养羊专业户吗?南通双羊做给农民看(2)

一、成效篇:小芦笋撬动大格局

撸起袖子加油干,聚焦富民奔小康。起而寻策,难就难在聚焦一个合适的“支点”。南通双羊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创业实践告诉我们:小芦笋,足以撬动全面小康的大格局。

产业“龙头”悄然崛起。依托芦笋“种、加、销”产业链,一个龙头企业迅速成长壮大;借助芦笋加工龙头企业,又进一步拉长了芦笋产业链,加快推进了芦笋产业化进程。南通双羊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从2009年成立芦笋种植农民合作社起步,2015年开始,在传统种植业的基础上,投入榨汁设备、浓缩设备、杀菌设备、无菌灌装、烘干设备和超微粉碎设备,开始进行芦笋的深加工,与国内知名保健品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建立公司网站和淘宝店,浓缩芦笋汁和超微粉碎芦笋粉两个主打产品迅速进入人们的视野。企业迅速跻身“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江苏省五好合作社”“江苏省菜篮子基地”“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南通市先进单位”“如东县农业龙头企业”行列。如今,步入“双羊公司”,400多亩标准大棚“白浪潮涌”,2000多亩连片带动气势恢宏,1000多平米的精深加工生产线更是一派繁忙景象,项目规模效益和生产技术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中国农业合作社》《南通日报》以及中国农业网、中国江苏网、新华网等频频聚焦、纷纷报道。2016年3月21日,成功举办了全国性的芦笋产业发展交流现场会,来自全国的部分省级农科院及高校的专家教授、全国18个省的芦笋规模种植基地、芦笋加工企业代表及香港、马来西亚等地客商共一百五十多人参加了活动。

南通有养羊专业户吗?南通双羊做给农民看(3)

农民“口袋”日渐鼓起。南通双羊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芦笋串起农民致富链,真正“做给农民看,带领农民干,帮着农民赚”,着实充实了种植户的钱袋子。近五年来,“双羊公司”以“大户带小户,示范户带农户”的方式,先后培育近40名示范户,带动700多个芦笋种植户,每年人均收入近7万元,且农户每年收益都有稳步增加。让农民“钱袋”鼓起来的,除了辐射种植收益,还有土地流转、打工就业等收益。农户将自家的土地流转给基地,再在芦笋基地打工,除了土地流转费,基地每年每亩地按收成给他们发3000元至4000元的工资。凭着精湛的技术和真诚的服务,“双羊公司”带领农民走上了一条“低投入、易管理、高效益”的共同致富之路,彻底改变了农民原来的生产生活。

农村“支柱”异军突起。南通双羊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小芦笋上做大文章,将传统的三大产业理念注入到芦笋产业内循环之中,在大力发展基地种植的同时,着力补齐精深加工、市场消费等“短板”,以“三产融合”有效拓展了芦笋的价值链效益链。以“双羊公司”为龙头,由一“点”带动一“线”,由一“线”影响一“片”,为农业增值、农民增收、财政增效擎起了一根产业“支柱”。目前,双羊公司自有芦笋基地核心示范区400亩,试验区50亩,其他种植区100多亩。同时还辐射到周边及曹埠镇以外的环镇、栟茶、通州、海门、启东等地,辐射种植面积5000多亩。芦笋种植及产品深加工产业不断做大做强,小小芦笋,成为了曹埠镇现代农业特色项目,在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进程中,有效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二、创业篇:小芦笋加出大产业

张晓虎,一个曾在化工企业工作过的电气专业大学生,如今的南通双羊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2009年,他毅然回乡创业,从曹埠镇甜水村流转了400亩土地,建立800多架钢架大棚,引进美国Grande F1芦笋种子进行种植,并建起了芦笋深加工企业。回眸“双羊公司”的创业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基于芦笋的一个个“ ”号。这些“ ”号,在不断激活富民“密码”的同时,也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打造着“动力源”,演绎着“加速度”。

“无公害 ”,闯出“绿色生态”致富路。为引领笋农走出一条可持续的致富坦途,南通双羊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始终坚守“纯天然”的信诺,在漫长的求索历程中,不断做深做好“无公害 ”的文章,特别是从提高芦笋的品质和“身价”入手,着力培育绿色芦笋生产基地,引导笋农实行无公害、标准化种植,芦笋市场占有率越来越大,立体彰显了生态品牌的魅力、绿色发展的效益。近年来,“双羊公司”紧扣“绿色生态”主线,重点实施了三大策略。策略一,“零化肥”种植。基地采用“生物肥 微生物菌肥”取代传统种植中使用的化肥,将从附近养殖户收购的羊粪和马来西亚进口的微生物菌肥一起施入大棚,不仅肥力效果倍增,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土壤板结,降低了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策略二,“防虫灯”诱杀。基地每张棚外都悬挂多盏防虫灯,利用害虫较强的趋光、趋波、趋色等特性,以频振式高压电网进行触杀。策略三,“一体化”滴灌。采用先进的滴灌设备灌溉,实行水肥一体化管理。基地将微生物菌肥溶于施肥罐中,做成液体肥料进行灌溉,使肥料准确地运输到芦笋的根部,实行均匀的缓慢施肥。得益于“三大策略”,“纯天然蔬菜”名副其实,企业先后获得农业部无公害绿色蔬菜、江苏省无公害产品产地等认证,曹埠的绿芦笋凭借上乘的质量,打响了基地品牌,保证了种植户的产品销售“后顾无忧”。

南通有养羊专业户吗?南通双羊做给农民看(4)

“创新链 ”,走出“转型升级”创富路。在南通双羊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聚力创新”与“聚焦富民”得到了深度融合。一条新品种、新设施、新技术、新机制的创新链,不仅推动了“双羊公司”的转型发展,更让“富民能级”以乘数效应快速倍增。面对种植环节中的“瓶颈”,基地科研人员全力攻关,从土壤的选择到防治土壤退化到改良土壤有机基质栽培,从苗床的合理准备到钢架大棚的最优化调整,从有机肥到微生物菌肥到光碳核肥的试验及大面积投入,从应用生物农药到杀虫灯和防虫网无害化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的应用,从沟灌到滴灌到水肥一体化循环利用的种植管理方法,从芦笋采摘后的分级处理到保鲜包装技术更新等等,取得了一系列自主创新成果,形成了研究、试验、示范、推广的良性循环。面对下脚料处理的“难题”,与江南大学食品学院产学研合作,利用芦笋采摘的下脚料,成功开发出浓缩芦笋汁和超微粉碎芦笋粉,同时购置、安装了304食品级果蔬榨汁设备和低温浓缩塔,通过计算机等网络终端设备对生产过程和芦笋汁浓度进行自动化的精确控制,提高了基地芦笋深加工产品的智能化制造水平。浓缩芦笋汁投放市场后,深受保健品厂家和食品厂家亲睐。面对基地管理的“挑战”,创新了以“三个统一”为核心的“基地 公司(合作社) 农户”运营模式。坚持统一供种,精选优质芦笋种子,产量高、色泽好、口味纯正、抗病虫、抗旱能力强;坚持统一技术指导、培训,从播种、田间管理到采收储藏都有技术跟踪服务;坚持统一加工销售,先后与上海、北京、南京等芦笋加工企业和蔬菜批发市场签订芦笋收购合同,实现了产、供、销一条龙服务。

南通有养羊专业户吗?南通双羊做给农民看(5)

南通有养羊专业户吗?南通双羊做给农民看(6)

南通有养羊专业户吗?南通双羊做给农民看(7)

南通有养羊专业户吗?南通双羊做给农民看(8)

“互联网 ”,拓出“线上线下”通富路。南通双羊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以传统的方法向上海、北京、南京等大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绿色芦笋销售的同时,吸纳了一批有志于农村电商事业的年轻人,组建了电商团队,建成公司网站及淘宝店。电商团队将种植的绿色芦笋和黑色杂粮以“碧墨园”品牌包装,通过快递直接发往千家万户的餐桌,北至黑龙江、内蒙古,南至海南,西至新疆,周边城市上门直接购买者更是络绎不绝。同时将农场内种养的其它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及全镇特色农副产品推广到网站。“互联网 ”,让“双羊生态农场”网络知名度迅速提高,同时也引导农民、农业从“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致富渠道不断拓宽。

三、愿景篇:小芦笋描摹大手笔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蓄势待发的南通双羊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又开始以大手笔,描摹更好更快的发展道路。

实施“品牌化战略”,让富民实力更强大。围绕“绿芦笋茎秆废弃物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及新产品开发”重点科技项目,聚焦核心技术和新产品研究形成一批产品专利,加速推进浓缩芦笋汁、超微芦笋粉、芦笋和马铃薯重组脆片品牌化发展,以此破解芦笋下脚料和茎秆废弃物行业商业化应用瓶颈,实现芦笋下脚料和茎秆废弃物在高效、节能条件下品质精确控制。计划新建三条高品质示范生产线,年度解决芦笋废弃物超万吨,仅此单项可为农户新增收入400万元,为富民增收夯实产业支撑。

打造“绿色生态农场”,让富民动力更持续。立足400亩绿色芦笋生产大棚,拓展延伸100余亩果树林区,建设双羊绿色生态农场。生态农场将按照纯生态模式,散养鸡、鹅、羊等,不喂精饲料,拒绝添加剂和激素,保证家禽及其蛋类味道醇正。同时,扩大黑色杂粮种植区,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无公害的青仁黑豆、富硒黑花生、血糯米和玉米、小麦及谷物麸皮杂粮等养生价值极高的安全食品。以种、养、餐融合发展的循环经济产业基地,打造持续富民新亮点。

建设“电商物流园区”,让富民后盾更坚强。充分放大“双皇冠级店铺”优势,纵横并举,凝聚一批信赖“双羊”服务的铁杆粉丝、认可“双羊”产品的优秀群体。横向方面,充分发挥“双羊”电商团队的人才优势,大型冷库的资源优势,组建区域电商物流园区,集聚本区域范围内的特色农产品进行托管销售。纵向方面,围绕主打产品,依托百亩农庄,延伸产品体验、休闲、消费一条龙客户端服务,拟建双羊会员农场将规划建设鱼塘、莲池以及烧烤、露营、卡拉OK、露天电影等项目,以此吸引众多粉丝朋友前来观光,亲身体验基地原生态环境和安全放心的加工流程,使他们认知、认同、认可“双羊”,确保业绩持续稳定增长,为富民增收打造坚强后盾。

南通有养羊专业户吗?南通双羊做给农民看(9)

四、启示篇:小芦笋呼出大思维

解析南通双羊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富民“密码”,从中可以得到许多深刻的启迪。要把“小芦笋”打造成强县富民的“大产业”,必须确立运筹帷幄的大思维,这是前提,也是保证;这是战略,也是战术。

既要遵循市场需求,又要尊重农民意愿。一样的土地,不一样的种法,就有完全不一样的收获。“要想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增加造血功能,必须着眼市场需求,立足现有土地,发展绿色富民产业。”芦笋,一种多年生植物,一次栽种,可以有多达10年以上的收获。2009年,那时的芦笋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还是一种陌生的蔬菜,“芦笋是个啥?都没人知道的东西种了能挣钱?”面对农民的疑惑,基地就通过发放宣传册、组织芦笋种植培训、开设网站专栏等方式,让农户从知晓概念,到思想接受,再参与种植,特别是注重示范引领,通过对比小麦、水稻等传统作物,农民了解到项目特点和优势,参与种植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既要苦练“内功”,又要善借“外力”。善借外力者,事半功倍;不善借外力者,事倍功半。富民增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同样需要“内外兼修”。近年来,“双羊公司”面对芦笋产业发展的机遇“风口”,在苦练内功上下工夫,努力把企业品质做好,把服务体验做好,把品牌树立起来,特别是将人才培养放在首位,夯实和提升了带动引领农民致富的能力。同时善于用足用好外部资源,走出了一条借力发展的捷径。比如,借科研院所之力。先后与农学院、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等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专家与农民、科技与生产有效对接。又如:借党委政府之力。专门建立由一把手任组长,农副业、科文卫、教育三方面负责人为成员的基地工作领导小组,在相关政策、土地流转以及建设资金等方面,对基地给予大力扶持。2013年以来,先后投入300多万元,先后建成基地中心水泥路和基地硬质沟渠,配套完善了道路基础设施。再如,借社区教育之力。与社区教育中心签订合作协议,打造基地建设双主体,利用教育资源,大力开展集中培训、现场培训、上门培训,每年参加活动的农民2000多人次,接待农户咨询200多人次,发放各种资料3000多份。获得2016年度江苏省教育服务“三农”高水平的示范基地称号。

既要重视品牌打造,又要注重市场开拓。在市场条件下,“种什么”十分重要,如何能“种得好”“销得出”才更关键。只有品牌打造与市场开拓并重,好产品才能融入全国大流通。南通双羊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小芦笋”撬动富民增收“大格局”的背后,就是这一思维的具体实践。芦笋种植初期,为打开销路,张晓虎和他们的团队,频繁外出考察市场,一年的汽车过路费就花掉了三四万。打开市场后的“双羊公司”,仍然坚持“精品”生产思路,在天气不利导致效益降低的情况下,始终严格按照标准加工、包装好芦笋,运往大中城市销售,一直保持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进入电商时代,他们又积极探索“生鲜”农产品网上保鲜销售的新路,将如东优质农产品逐步融入全国大市场和大流通,全方位延伸了农民增收致富的触角和空间。

公司简介

南通双羊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地处江苏省如东县曹埠镇,前身是2009年成立的南通双羊蔬菜专业合作社,公司自建大棚芦笋种植基地400多亩,带动周边农户种植2000多亩,已成为如东县高效农产品种植标杆产业。

南通双羊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先后获得如东县现代农业龙头企业、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江苏省菜篮子基地、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证书及国家级示范合作社等荣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几年来,该公司成功从单一传统的大棚种植芦笋转变成种植、加工及线上乡下销售为一体的一二三产融合循环经济模式。

目前,该公司注册了“碧墨园”商标,先后开发出鲜榨芦笋汁、浓缩芦笋汁、超微芦笋粉和芦笋茶叶等芦笋深加工产品。2016年底又投资了国内先进的生榨、低温提取及超微节能粉碎等加工设备,扩大了生产加工能力,优化了生产工艺,提高了产品质量,充分保留了芦笋特有的香味和宝贵的营养成分,深得国内外保健食品及饮料厂商的青睐。今年与江南大学产学研联合,成功申报了江苏省科技项目。

南通双羊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运用先进的生物技术工艺提取出芦笋的有效成分,加快芦笋深加工产品的研究开发,把芦笋产业做得更细、更深、更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