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第二篇专项应急预案:第二篇专项应急预案?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第二篇专项应急预案:第二篇专项应急预案

第二篇专项应急预案:第二篇专项应急预案

1 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1 适用范围

使用于生产车间区域、办公室、机修房以及电气设备场所等发生的火灾事故,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是对综合预案火灾方面的强化与补充,主要用于应对火灾专项事故。

1.2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1.2.1 应急组织机构

本公司根据生产情况设置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指挥部由以下人员组成:

总 指 挥:张光志

副总指挥:周建华

应急指挥部成员:(纺纱分公司)母翠华、(印染分公司)余楚粱、陈志平、韦才国、曾建、唐芳、赵勇江、魏晓君

发生事故时,以应急指挥部为中心,负责本公司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如总指挥不在时,副总指挥全权负责应急救援指挥工作;在总指挥和副总指挥不在情况下,按照应急机构组员排名顺序由应急指挥部成员全权负责应急救援指挥工作。

应急指挥部下设应急办,应急办设在安委办,主要职责是负责企业安全生产事故

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修订;成立本公司各应事故救援队伍,并组织培训和演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应急救援指挥部成立疏散警戒组、应急抢险组、后勤保障(调查)组、通讯联络组、医疗救护组五个小组负责处理应急救援事宜,见下图。

图 1.2-1 应急组织网络图

1.2.2 职责

1.2.2.1 总指挥

(1)负责公司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全面协调、指挥、制定和实施正确有效的突发

事件应急抢险方案,并亲临现场指挥,组织人员对物资、设备进行救援处理,有效地减少事件损失,防止事件蔓延、扩大。

(2)负责宣布应急状态的启动和解除。

1.2.2.2 副总指挥

(1)协助总指挥负责救援具体工作。向总指挥提出救援过程中生产运行方面应考

虑和采取的安全措施。

(2)当总指挥不在现场时,全面负责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1.2.2.3 各组职责

(1)疏散警戒组

组长:陈志平

成员:罗光清、罗斌、陈天祥、刘吉成、曾运才、龚继平

职责:

1)接到应急抢险指令后,全体组员应迅速到达抢险现场,设置安全警戒区,阻止

无关人员进入抢险现场,保障现场抢险人员、车辆和抢险物资进出畅通,保证抢险工作安全顺利进行。

2)负责保护事故现场,画出隔离区。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

析、调查;事后将事故情况形成书面材料,并对事故提出处理意见或建议。

(2)应急抢险组

组 长:(纺织分公司)韦才国、(印染分公司)曾建

副组长:(纺织分公司)章燕飞、(印染分公司)王云

成 员:(纺织分公司)黄万明、祝九清、鲁小奎、李方平、李艾军、刘 星、陈万斌、赵劲松、秦红亮、邓利雄、唐志全 、赵德华、 唐芳、徐文霞 、王艳平、罗利群、涂双红、刘 君 、罗 仪 、雷志如、涂建容;

(印染分公司)杨骞、罗先林、郑强、黄小林、杨建军、杨家平

职责:

1)接到事故抢险命令后,总指挥要立即向本组成员下达抢险指令,并亲临现场指

挥救援抢险工作,做好灾情调查,制定抢险方案。及时将灾情性质、程度、范围报应急指挥部和上级有关部门,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抢险和恢复。

2)全体成员应迅速赶赴抢险现场,各负其责,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抢

险工作;技术负责人和专业人员负责抢险、抢修以及采取应急措施,尽快恢复生产,降低损失,确保生产经营活动正常。

3)负责组织指挥人员安全快速地撤离、现场人员的抢救,重要物品的转移,并保

证外部救援车辆的畅通。按人员疏散图的要求,准确及时地指挥所有的员工撤离现场,

在指定地点集合并进行人数清点,在政府专业救援队伍未到达时,负责所有的交通指挥,并引导消防车、救护车到达出事地点,防止车道受阻。当政府专业救援队伍到达后,所有的指挥权交由专业机构负责。在指挥官的指挥下,有序高效地进行灾害处理的各项工作,如灭火、堵漏等,并对伤员进行紧急抢救与转移。

(3)后勤保障(调查)组

组长:唐芳

成员:韦才国、曾建、王云、杨骞、章燕飞、涂建容、唐志全、陈再兴

职责:

1)查明事故经过,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情况。

2)查明事故原因和性质,提出事故调查报告。

3)确定事故责任,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4)配合政府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

5)提出防止事故发生的措施和建议,对事故应急处置工作进行评估。

6)负责事故善后处置工作;做好受伤员工和家属的思想情绪稳定工作。

(4)通讯联络组

组长:赵勇江

成员:胡空军、张元烈

职责:

1)报道联络组负责随时掌握突发事件应急抢险信息,向上级部门汇报灾情情况和

抢险情况,接受媒体采访,组织新闻发布,以防止和避免因媒体报道工作的夫真、失误给应急抢险工作所造成的消极影响。

2)接到应急抢险指令后,全体组员应及时到达抢险现场,工作地点要悬挂标志。

通过多种途径取险情和抢险信息,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审定后,作为回答媒体采访的依据,召开新闻发布会,回答媒体记者提问,一般情况由新闻发言人统一回答,其他人员不得随便发表言论。全体组员要认真坚守岗位,做到抢险信息灵通,力求上传下达准确无误。

3)负责内外部信息的联络沟通。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及时报警,详细告知公司的

详细地址,灾害发生的位置,并及时与公司值班领导联系。当有人员受伤时,应立即拨打 120,与当地医疗急救中心进行联系。在紧急抢救的全过程中,负责内部与外部信息的联络沟通,并确保所有信息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当发生紧急情况时,由公司调度中心按照事故事件通报程序报告公司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主要领导。

(5)医疗救护组

组长:魏晓君

成员:刘兵、杨敏、王建红、张勤燕、刘丽霞、何艺婷

职责:

1)负责组织抢险物资和后勤生活物资的供应,组织车辆运送抢险物资和人员。

2)负责对受伤人员实施医疗救护,提供运送车辆,联系确定治疗医院,办理相关

手续。

3)购置和储备应急救护需要的医疗器材和药品以及消防器材。

4)负责应急车辆的完好工作,保证出现事故后,能随时、迅速地将应急领导小组

人员接送到现场。

1.3 响应启动

1.3.1 信息处置

最早发现险情者应立即向本部门主管、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报警。报告内容:

a 报警人姓名;

b 事故时间、地点(区域);

c 人员及设备、设备伤害(损毁)情况;

d 现场事故程度简单描述;

e 选择的初步应急响应行动(如:关闭电源、使用现场灭火器材扑灭初起火灾等)。

1.3.2 应急处置

1.3.2.1 响应分级

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本公司将火灾事故分为三个等级:

3 级:对本公司的生产产生较大影响,依靠班组的力量可以控制和处理,一般突发事故;

2 级:对本公司的整个生产影响很大,甚至停产,不会对周边企业、居民造成危害,可以依靠本公司的力量控制和处理,较大突发事故;

1 级:对本公司的生产影响很大,对周边企业、居民造成危害,不能依靠本公司的力量控制和处理,需外部力量援助,重大、特重大突发事故。

1.3.2.2 响应程序

(1)应急指挥部在接到事故报警后,对警情做出判断,确定相应的响应级别。如

果事故不足以启动应急救援体系的最低响应级别,响应关闭。应急响应级别确定后,按确定的响应级别启动应急程序,各种应急救援人员开始应急救援行动。

(2)当事故大小为 3 级响应条件时,事故发生班组按照本公司制定的异常事故处置措施进行处置,并时刻注意事故发展态势,事故有发展趋势时要及时上报本公司应急指挥部,请求启动 2 级应急预案。

(3)当事故大小为 2 级响应条件时,启动本应急预案。应急指挥部在宣布预案启动时,要明确启动时间、集合地点、事故发生点等内容。并制定应急抢险方案,报告政府及有关部门。

各应急救援小组根据总指挥的指令和本组具体负责事项开展应急救援行动,具体如下:

①疏散警戒及通信联络组在最短的时间迅速组织撤离、疏散现场作业人员和其他非应急救援人员到安全地点,并在事故影响范围拉起警戒线封锁事故区,禁止行人来往;同时负责指挥部、各救援小组的联络及对外通信联络任务,保证信息及时、畅通。

②应急抢险组要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内到达事故现场,在现场领导的统一指挥

下,按照事故处置程序正确进行现场事故处置,防止事故扩大和引发次生事故,减少损失和人员伤亡。

③后勤保障组要准备好必须的救援物资及应急资金;并根据总指挥的命令进入事故现场,对伤亡人员进行紧急救治,联系医院向医院转移伤亡人员,并穿戴好相应的防护用品,防止在救援中自身受伤。

(4)应急指挥部要时刻注意事故发展态势,如果事态得不到有效控制并有发展趋

势时要及时上报青神县应急局等相关政府部门,请求扩大应急。

(5)当事故大小或发展态势达到 1 级应急响应条件时,应急指挥部应立即启动本应急预案,对事故进行初期处置、尽力控制事态发展,同时要扩大应急响应,迅速向青神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报告,请求启动政府应急预案,进行应急救援。

1.3.2.3 响应流程

应急响应的过程可分为发现警情、报警、应急启动、应急抢险、扩大应急、应急终止和后期处置等步骤。

各类型突发事件应按照现场应急程序的要求实施应急处置,当突发事件的事态无法有效控制时,应按照有关程序向上级部门请求扩大应急响应。

1.4 处置措施

1.4.1 应急处置原则

(1)事故处置应遵循先救人再救灾的原则;

(2)发生事故后,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告,应同时拨打 119 报

警;

(3)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根据接到的报告或监控设备收集到的情况判断,及时向厂

应急指挥部报告。指挥部根据事故大小启动相应事故救援响应、必要时请求当地社会机构的支援及事故上报。

(4)生产现场发生火灾事故,应先采取措施截断电源,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

使用现有设备进行火灾扑救。

(5)应急抢险救援小组赶到现场,抢救受伤人员,积极采取措施,控制事故蔓延

和次生事故的发生,布置警戒,疏散群众,保护现场。

(6)事故调查小组根据调查分析结果,作出结论意见,按照事故处理“四不放过”

原则,提出处理建议,并将事故调查、分析结果、处理建议上报。

1.4.2 一般火灾的应急处置措施

(1)任何人员一旦发现火情,依据火情的严重程度进行如下操作:

1)局部轻微着火,不危及人员生命安全,可以马上扑灭的立即进行扑灭。

2)局部着火,可以扑灭,但可能蔓延扩大的,在不危及人员生命安全的情况下,

应组织周围人员参与灭火,防止火势蔓延扩大,并向现场管理者汇报。

(2)对火势蔓延扩大,不可能马上扑灭的进行如下操作:

1)立即进行人员的紧急疏散,制定安全疏散地点,清点人数,发现有缺少人员的

情况时,现场最高领导或消防队员立即向厂领导汇报。

2)拨打消防报警电话“119”,通报火场信息:单位名称、单位地址、着火地点、着火物资及火势大小,并安排人员到路口接应消防车。

3)发现有人员受伤,现场紧急救护处理,立即送往医院或者拨打救护电话“120”与医院联系。

(3)根据物质燃烧原理和实际救火实践,可采用如下方式处理:

1)窒息灭火法

现场人员采用不燃或者难燃材料覆盖燃烧物或封闭孔洞;用水、惰性气体、氮气等不利于燃烧的物质冲入燃烧区域内;利用建筑物原有的门、窗以及生产储运设备上的部件封闭燃烧区,阻止新鲜空气流入,以降低燃烧区域内氧气含量,窒息燃烧。此外,在迫不得已且灭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采用水淹没(灌注)的方式扑灭火灾。

2)冷却灭火法

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燃烧物体上,使可燃物质的温度降低至燃点以下,终止燃烧。

在必要的情况下,可用冷却剂冷却建筑构件、生产装置、设备容器等,防止建筑构件变形造成更大的损失。

3)隔离灭火法

将燃烧区域附近的可燃、易燃、易爆和助燃物质转移到安全地点;关闭门窗等,阻止气体、液体流入燃烧区;设法阻拦流散的易燃、可燃气体;拆除与燃烧区相毗邻的可燃建筑物,形成阻止火势蔓延的间距区域等。

4)抑制灭火法

使灭火剂参与燃烧反应过程,使燃烧工程中产生游离基消失,从而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的游离基,促使燃烧反应停止。

1.4.3 电气设备着火处置措施

(1)电线、电气设施着火,应首先切断供电线路及电气设备电源。

(2)电气设备着火,灭火人员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消防设施,装备器材投入灭火战斗。

(3)及时疏散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及抢救、疏散着火源周围的物资。

(4)着火事故现场由熟悉带电设备的技术人员负责灭火指挥或组织抢险组进行扑灭电气火灾。

(5)扑救电气火灾,可选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不得使用水、泡沫灭火器灭火。

(6)扑救电气设备着火时,灭火人员应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防毒面具等措施加强自我保护。

(7)公安消防队到达后,协同配合公安消防队灭火抢险。

1.4.4 办公室火灾扑救

(1)取就近干粉灭火器对准火焰跟部喷射灭火;

(2)情况趋于严重时,通知启动消防水泵,迅速取附近消防箱水带连接消防栓,用水枪喷射灭火;

(3)如用水灭火,必须切断办公的一切电源,以防触电;

(4)根据情况,尽早转移重要物资至安全地带。

1.4.5 具体要求

(1)应急指挥人员应迅速达到事故现场,据现场需求,组织调动、协调各方应急救援力量到达现场;指挥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2)应急小组成员根据现场应急指挥部的安排做好抢险救援工作;

(3)现场应急指挥人员应根据火灾现场的处置情况和人员中毒、伤亡情况,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请示并落实指令;

(4)应急指挥部根据灭火现场应急处置动态情况,向地方政府、友邻单位求援;

(5)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后,做好生产恢复工作。

1.4.6 注意事项

(1)进入事故现场的所有抢险人员必须佩戴好安全帽,登高人员要系好安全带。

(2)救援的车辆要听从指挥,防止碰撞事故。焊接切割时,注意周边人员。

(3)在救援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应急预案和处置方案进行,对于新出现的险情,要立即采取果断措施进行控制,防止事态扩大。

(4)事故现场被困人员在自救或互救时,不要擅自蛮干,要听从有经验的人员指挥,不要盲目乱动。在救援行动中,应急组织的所有成员应做到沉着冷静,各尽其职,服从指挥安排,行动要有组织,有秩序,忙而不乱。

(5)应遵循“先救人后报告”的原则,抢救人员要迅速果断。无论受伤者伤害程度如何,应以最快的速度直接送到医院抢救,如果受伤人员较多,必须分开送至不同地方抢救,以提高抢救效果。

(6)应急救援结束后,要认真排查是否还有险情,按照程序清理事故现场,防止次生事故的发生。

1.4.7 后期处置

(1)认真做好事故伤亡人员家属的思想工作,妥善处理事故善后事宜。切实做好事故后场所、设施、设备、器材、物品、用具等的清洁卫生处理,净化室内外环境。

(2)医疗救护组要积极协助安全、消防、公安机关勘察事故现场及调查取证。按照安全事故“四不放过”(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原则,调查原因,核定事故损失,查明事故责任人;写出调查报告,提出对事故的处理意见。

(3)组织全体员工抗灾自救,抢修设施、设备,尽可能在较短时间内恢复生产经营,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1.5 应急保障

1.5.1 通信与信息保障

(1)应急办负责电信设施的配备维护,负责建立各单位负责人和主要应急人员通

讯录便于大家联络;定期确认各联络电话,遇人员或通讯方式变更及时更新,保障通讯畅通;

(2)岗位、人员负责维护配备使用的电话确保完好;

(3)公司应急小组成员或主要应急负责人手机必须保持 24 小时开机,号码如有变更,应及时通知应急办进行更新;

(4)应急办负责建立政府部门应急救援机构联系电话。

应急指挥部及应急队伍通信联系方式见附件。

外部救援及上级部门联系电话见附件。

1.5.2 应急队伍保障

(1)根据人员的实际变动情况,每年适时调整应急救援队(应急指挥部)成员,

确保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的落实,保障应急状态,各小组有效、迅速的完成其职责。

(2)有需要时,公司应急指挥部负责随时协调、组织临时的应急救援队伍。

(3)外部应急队伍:公司周围相关工业企业也较多,并与其保持良好合作关系,

在发生事故时,周围企业均能够给予公司运输、人员、救治以及救援部分物资等方面的帮助。同时也能够依据救援需要,提供其他相应支持

1.5.3 物资装备保障

(1)应急办负责实施后勤保障应急行动,负责灭火器材、药品的补充、交通工具、

个体防护用品等物资设备的调用。

(2)公司配备一定的应急设备和防护用品,以便在发生事故时,能快速、正确的

投入到应急救援行动中,以及在应急行动结束后,做好现场洗消及对人员和设备的清理净化。

(3)公司建立了应急器材物资台帐,应急物品主要集中放置在公司生产现场。所

有应急设备、器材均指定专人管理,定期检查,保证完好、有效。应急响应结束后,应急救援指挥部各救援小组应对应急装备器材进行清理、除污和维护,对损坏的装备器材进行更新,对使用的应急药品等,应及时补充;对应急响应过程中发现存在的器材装备缺乏,应制定补充计划,以确保应急器材的适应性。

具体物资、装备的配置有消防水池、消防水泵、喷淋泵、喷淋系统、室外消火栓、

室内消火栓、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推车式干粉灭火器、急救箱、半过滤式防毒口罩等,

详见附件。

1.5.4 其他保障

1.5.4.1 经费保障

(1)公司财务部负责准备突发事故的应急救援资金。主要用于采购劳动保护用品、

员工的教育培训、应急救援演习、应急人员培训、安全设备、设施的维护、更换、购买消防器材、增添警示标志等方面。

(2)为工人购买工伤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为应急响应安全生产事故的善后工作

提供基本保障。按照规定标准提取,在成本中列支,专门用于完善和改进公司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应急救援物资采购、应急救援演习和应急人员培训等。

1.5.4.2 交通运输保障

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公司应急指挥部根据救援需要及时调整交通运输力量,提供交通运输保障。厂内交通运输力量不足时,及时向镇人民政府或有关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提供交通运输支持。

1.5.4.3 治安保障

本公司设有治安人员,24 小时值班巡逻。发生事故后,主要负责事故区域的治安警戒工作。

1.5.4.4 医疗卫生保障

本公司配备有相应的应急药物,提供应急所需。并与当地人民医院及其他附近的医院密切联系,一旦发生事故,主要通过医院给予保障。

1.5.4.5 后勤保障

本公司购置和储备有相应的应急物资,供事故之需。

⑴应急电源、照明保障。

⑵保障制度:为了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准确、有效地进行处理,做好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对全体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应急救援常识教育,落实岗位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同时还建立以下相应制度:

①值班制度:建立 24 小时值班制度,遇有问题及时处理。

②培训制度:结合“三级”教育制度,每年对应急救援人员至少进行一次培训,每年对全公司职工至少进行一次应急救援知识培训;做到四懂(懂得火灾的危险性、预防措施、安全处置、逃生方法),四会(会报警、会使用灭火器、会扑救初期火灾、会逃生)。

③应急救援装备、物资、药品等检查、维护制度:在公司组织安全生产检查时,同时检查应急救援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④例会制度:公司每月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会议。在安全生产会议时,同时布置、检查应急救援工作,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

⑤演练制度:坚持应急预案每年演练不少于一次,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