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曾子衣①弊衣②以耕,鲁君使人往致封邑焉,曰:“请以此修衣④。”曾子不受。反⑤,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⑥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⑦子有赐,不我骄⑧也,我能不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⑨其节也。”(选自《说苑•立节》)

曾子辞邑文言文自主翻译(文言短文精讲系列之一百三十五)(1)

【注释】

①衣:穿。

②敝衣:破旧衣服。

③致邑:送给(他)封地。

④修衣:添置衣物。

⑤反:同“返”,返回。

⑥奚:什么。

⑦纵:纵然。

⑧不我骄:即“不骄我”,不对我显露骄色。

⑨全:保全,使……得以保全。

【评析】

孔门弟子中,曾子是人所称道的贤者,被称为宗圣。《论语》中除孔子之外,以子相称的并不多,曾子是一位。这说明他有自己的弟子,同时也表示后世对他的尊敬。

据说《孝经》就是曾子所作,形成了后世“以孝治天下”思想的萌芽。孔子的孙子子思就是他的弟子,包括孟子也间接受到他的思想影响,曾子是后世效法的忠孝楷模。

曾子特别强调做人要坚持原则,不是我应该得到的东西,一丝一毫也不可贪占。故事中鲁君看他生活清苦,就要封给他采邑。但是曾子婉言拒绝了,再送,还是拒绝了。

使者很不理解,埋怨说,这些东西又不是你主动要的,是国君愿意送给你的。言下之意,就是这不会使您的名声受损。曾子的回答是,接受别人馈赠的人,心里就会畏惧无着。送予别人东西的人就会傲慢无礼。

直白地说,拿了人家的东西,说话办事就不会理直气壮了。而对于赠给别人东西的人来说,自认为别人拿了自己的东西,因对别人有恩惠就会有傲慢的态度。再者说,就算是对方诚心诚意赠给我的东西,丝毫没有傲慢的神气,可是我怎么能没有畏惧之心呢?最终拒绝了馈赠。

这就是曾子,安贫乐道,修身养德,坚持原则的曾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