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4 07:38 | 钱江晚报

苏越歌曲(黄土高坡曲作者苏越因病去世)(1)

资料图

《黄土高坡》《血染的风采》《对你的爱越深就越来越心痛》……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这些歌曾唱遍大江南北。

8月22日,这些经典作品的创作者、著名音乐人苏越因胆囊癌去世,享年63岁。

这位才子的离去,在华语音乐圈引发了不小的震动,包括高晓松、杭天琪等在内的多位音乐人,都在微博上对苏越表达了追思之情。

如今,回溯他的一生,前半生的才华横溢,到后半生的身陷囹圄,令人嗟叹。

87版《红楼梦》晴雯是他前妻

也是演唱《黄土高坡》的第一人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

52岁的杭州人老罗,至今还记得第一次听到《黄土高坡》时的场景,“差不多1988年还是1989年的样子,电视里凡是像样点的晚会,都会有人唱这首歌。”

当时,苏越33岁,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早在1986年就写好了这首歌,但一直没有勇气发表。后来,还是安雯鼓励他,并率先唱了《黄土高坡》。那时,安雯因出演87版《红楼梦》中的晴雯,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也让《黄土高坡》迅速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成为内地乐坛被女歌手们翻唱得最多的一首歌。

《黄土高坡》的诞生,还有一个小插曲。当时,陈哲已经写好了词,而且已经谱了一个版本的曲,苏越听了后说“这歌词不错,曲一般,要不我来试试”。后来陈哲也同意了,就让苏越放手写,最后谁的曲好就用谁的,这才诞生了这首经典作品。

苏越才华横溢,但他的音乐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因为做音乐无法养活自己,苏越做过建筑工人,卖过红薯,在不懈的努力下,他终于考进总政歌舞团。

1987年,苏越决定前往日本进修音乐,虽然当时已经小有名气,但还是穷得叮当响。要知道,当时《血染的风采》只卖了36元,《黄土高坡》卖了76元。两年后,《黄土高坡》在香港得了大奖,苏越还是靠朋友资助的旅费,独自去香港领了奖。

乐评人科尔沁夫告诉记者,在内地乐坛,苏越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创作的风格很多元化,而且旋律好,这也是为什么他写的那么多歌,都能被广为传唱。”

带有民族元素的作品,是苏越创作的一大特点,像《黄土高坡》里表达的那种豪气、开阔甚至带点苍茫的感觉,就是当时所谓“西北风”音乐(借用西方流行音乐器乐编排的同时,加入大量中国民歌的元素)最典型的气质。而《血染的风采》《热血颂》等正能量的歌曲,也是苏越的一大擅长,“对旋律的精准拿捏,总能让你听得热血贲张。”科尔沁夫说。

正儿八经的流行歌曲,苏越也是信手拈来,当时黄格选原唱的《对你的爱越深就越来越心痛》,后经由张学友翻唱而大红,这也是张学友第一次采用内地音乐人的曲。

后来成为苏越妻子的安雯,也有另一首歌,是当年的点播热曲,就是苏越为她写的《月满西楼》,婉约而古典。两人的感情在演艺圈也堪称佳话。

曾引领流行音乐风向

却一步踏错身陷囹圄

朋友眼中的苏越,儒雅、睿智,还是一个非常愿意分享自己的资源、提携后辈的人。

彭激扬曾是杭州著名的DJ、主持人,也是苏越生前的好友。1993年他们第一次见面认识,是苏越带着黄格选来杭州做歌友会。

据彭激扬回忆,那次歌友会放在教工路上的一个歌舞厅,当时因场地问题,自己和黄格选产生了一些分歧。临开场前,艺人死活不愿意上台。当时作为黄格选老板的苏越,表现得很冷静,用不容置疑的语气对黄格选说“你赶紧先上台,其他问题唱完再说”,成功化解了尴尬。

“除了写歌,他其实很有推广头脑,算是内地乐坛流行歌手包装的第一人。”彭激扬评价。换句话说,就是一个眼光非常准、又包装有道的“伯乐”。

上世纪90年代初,苏越从日本回来后,成为中国推行歌手签约制的第一人。

像大陆最早的偶像组合“兄弟”(楚奇楚童),还有高枫、谢东、黄格选、张行、酒井法子等人,都是苏越一手推起来的。

苏越深知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1992年,包装黄格选的时候,苏越还让安雯在家拿着话筒扮演记者,反复演练“采访”黄格选,教他如何面对媒体。可以说,苏越是当时带领中国流行音乐产业的先行者之一。

但就是这样一个才华与能力并重的人,却因一步走错,让人生急转直下。

2000年以后,苏越打算在电视剧行业大干一场,有传闻称他在2004年到2005年间,一共投进去三四个亿。谁知市场风云骤变,他投拍的电视剧大量滞销,公司出现上亿亏空。

最后,苏越铤而走险,伪造承接北京奥运会演出活动的资格,签了假合同,诈骗金额高达5746万余元,最终判刑15年。

曾有媒体披露,苏越在看守所内一直坚持写歌,还教授看守所内的未成年人唱歌。

苏越被捕后,安雯曾“卖房救夫”,并复出赚钱还债。前天她最先在微博上公布苏越离世的消息,总共打了41个流泪的表情,并配文“今生至此缘了,爱过无悔无求……”

一个金曲傍身的音乐才子,一个中国流行音乐的先行者和推动者,他的故事,至此烫下了句号。

(原标题:《一生跌宕,这般落幕 但内地流行音乐发展,绕不开他》作者:陈宇浩 编辑:李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