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成本是指在面临多方案择一决策时, 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经济学认为,资源都是稀缺的。一种资源,它的用途往往不止一种。例:一块土地,既可以用来耕种(不妨称为“用途A" ), 也可以用来盖房子(“用途B" )。但是这两种用途之间是冲突的,也就是说,你要用来耕种,就没法用来盖房子,反之亦然。因此,你在决定如何使用这块土地的时候,必须进行权衡。本质上讲,成本是一种代价,做一件事的成本也就是为此付出的代价。如果你为了做这件事付出的代价很大,或者说你不做这件事的价值很高,那么你做这件事的成本就很高。所以,经济学认为,没有“选项”就没有成本,没有“机会”就没有成本,一切成本都是机会成本。

资金机会成本例题(资金的机会成本)(1)

机会成本与资源的稀缺性有关。因为资源是稀缺的,我们做任何选择都是有成本的。任何选择都是有代价的。

资金对于每个人来说,可以看做是稀缺的,你的钱用在一个地方是以牺牲另一个地方的收益为代价的。

资金的无风险收益率有以下几种情况:1.活期存款。基准利率0.35%。2.定期存款。三年期2.75%。3.长期国债。当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3.2%左右。

这是当前市场上能够获取的无风险收益率的几种类型,我们做投资决策时一般会以长期国债作为衡量标准,因为国债是以国家信用作为背书的,所以可以看作是没有风险的。

如果一项投资的预期收益率高于长期国债,我们就可以进行投资,如果低于长期国债,我们就选择买国债。所以,长期国债的收益率(一般选10年国债)可以看做资金的机会成本。

当然,投资不一定是无风险的,反而常常是有风险的,这时候我们做出决策就要给自己加一个安全边际。比如,我们投资股票时,这个股票是贵还是便宜,就应该拿它的预期收益率(预期每年能赚的利润/当前市值)与长期国债比较,看看哪个高。因为,股票是有风险的,一般以2*长期国债收益率为比较基准,给自己留个安全边际。股市上,一般用市盈率来衡量股票的估值,长期国债可以看做是利润增长率为0、市盈率为30(年化收益率为3.2%的倒数)的股票。因此,我们也可以拿股票的预期市盈率(不是当前市盈率)与30(注意:随着长期国债收益浮动而变化)进行比较,当某个股票的预期市盈率高于30时,我们可以认为它偏贵了,应该卖出;低于30时,我可以认为它偏低了,应该买入。当然,投资股票,没有这么简单,我们还要考虑利润的真实性、预期利润的确定性、企业的增长性等等,也与资金可用时间长短、个人风险偏好、认知能力水平等相关。通过历史数据表明,沪深300指数的长期年化收益率约等于名义GDP(实际GDP CPI),如果个人可以保证资金长期投资(一般3至5年以上),并且具有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那就可以把沪深300指数基金纳入比较的范围。更进一步,如果你具有分析个股的能力(确保长期年化收益率大于沪深300指数),那就可以进一步提高你的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的思维方式告诉我们,投资就是比较。而你有多少可选择的空间,则取决于自身的能力和认知水平,所以要想获得更高的收益,要做的就是不断学习,提高认知水平,扩展能力圈。在没有独立投资能力前,投资国债(无风险)和沪深300指数基金(有风险)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