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花开月正圆孙俪74大结局了(那年花开月正圆)(1)

时下,荧屏热播《那年花好月正圆》,该剧以周莹、吴聘、沈星移三人的爱恨情仇为主线,展示了清末女首富周莹的传奇人生,也彰显了秦商的大义与诚信。剧中女主周莹的扮演者是大家熟悉的甄嬛娘娘孙俪,以其如水的温柔和如冰的坚韧,演绎了一位传奇女性的悲情而多彩人生,让人不觉耳目一新,不忍罢屏。

周莹,本名周玲,1869年生于陕西三原,是中国古代杰出军事家李靖的同乡。她是三原富商周梅村的养女,靠瓷器发家的周梅村捐过官,所以周家也可勉强算是官宦人家。周梅村虽然有钱,却不是为富不仁的“周扒皮”,而是遇见贫困无助者即助之,生平无邪行的“活财神”。只是死的早,其子,也就是周莹的兄长经营不利,家道渐衰。不过,周梅村的善行在周莹幼小的心灵上种下了济困扶危的种子。可见,周莹的出身绝非剧中虚构的江湖艺人。

据说,周莹过门的第三天(另说是一年),吴聘便撒手西去了。但还有一说,周莹入门后三年,吴蔚文外出途中遇难,本就深染沉疴的吴聘闻讯,病体支离,不久就死了。周莹曾为吴聘生过一个女儿,不幸夭折了,只能过继吴家中院的侄子吴怀先为养子。从此,曾经风光无比的吴家东院再无其他男丁,家族重担全部落在周莹一个小女子身上。那时的她刚进吴家,没有子嗣,娘家势弱,孤苦伶仃,受尽了族人的排挤。

但是,倔强的周莹并没有屈服,她身上潜藏的秦商气质在一次次的重压下复活了,如深沉高亢的秦腔一样回荡在中华大地上。

周莹以过人的智慧和勇气博得了吴家东院管家、账房等人的支持,这些人个个多谋善断、经营有方。周莹对他们恩威并用,处处倚重,知人善任,很快就顺利接管了吴氏家族的商号、店铺、土地、房产等商业资本,正式成为吴家东院的掌门人。

之后,周莹开始巡视吴氏商业王国。当时,支撑吴氏商业半壁江山的成都山货药材店――川花总号总理和扬州“裕隆全”盐务总号总理想趁原东家去世将商号据为己有。周莹获悉后,对此展开了暗中调查,掌握了大量证据,在与两位总理交锋的过程中,如山的铁证和义正词严的申斥让两位总理相继败北。随后,她提拔店中诚实守信的伙计做两家商号的经理人。

周莹不仅用好自己人,而且还能够发现和引进人才。如她对邓监堂的信用,堪称佳话。邓监堂本是泾阳茶业中有名的经营人才,自己也曾开过茶店,不慎在与泾阳大茶商马合盛的竞争中败北,流落街头。周莹闻讯后,不惜重金聘请邓为吴家“裕兴重”茶号的经理。哪知邓监堂在出任经理后的很长时间里,一斤茶叶都没卖出去,每天只是喝茶下棋。伙计们都认为周莹用错了人。周莹不为所动。不久,泾阳茶市行情突变,茶价飞涨,邓监堂将屯积的茶叶迅速出手,一次就赚了上万两银子,使“裕兴重”一跃成为泾阳最大的茶号。

周莹的商业模式延续了秦商“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优良传统,终其一生都将商人的信誉视为生命。如她卖粮,亲自动手拣杂挑沙过土;卖布亲自复尺;卖茶叶也要亲自品尝。

那年花开月正圆孙俪74大结局了(那年花开月正圆)(2)

清末,天下动荡,匪盗丛生,民不聊生。在如此危局之下,坚守商誉的商家少了,部分商家甚至干起了缺斤少两、哄抬物价的勾当,但周莹却不以为然。她千里贩粟亦不加价,为民解困,获得民众一致赞扬,却招致一些不法粮商的痛恨,骂周莹砸了他们的饭碗。周莹听到后笑道:“民以食为天,你若为谋取暴利无所顾忌,真正砸破碗的人就是你自己。”诚信经营虽然会吃亏一时,但终究赢得了顾客的信任,周莹坚守秦商的优良传统,最终换来了越来越多的回头客,吴家商号的市场越做越大。

此后,经过多年商战,周莹深谙经商之道,熟练运用市场规律,顺应市场变化,作出科学预测。这也成为她的致富法宝。

某年秋天,棉花大获丰收。但是一些不良商家却联合起来压低收购价格,令棉农很不满。周莹不受其影响,坚持按照往年的价格收购,这样一来棉农的棉花大都卖给了她,使得西安棉业的龙头老大也因缺货不得不求助于周莹,高价从周莹手中购买棉花。周莹特意用此案例给吴家伙计们传授了“以丰补歉”的商业规律:棉花今年丰收了不等于明年丰收,陕西丰收了不等于全国丰收。聪明的商家应本着三丰一歉双平年的农作物生长规律,及时调整经营战略,成为市场的前瞻者。果然,第二年棉花歉收,市场紧缺,只有吴家有大量棉花库存。凭着这些库存,周莹轻松战胜了同行。在此后短短几年里,吴家商铺每年进出的棉花由3千来担跃升至11万多担,由小打小闹的棉花散户成为关中地区交易大户,赚了个钵满盆溢。这与邓监堂所说的商品“贵极反贱,贱极反复贵”的价格反弹定律如出一辙。

那年花开月正圆孙俪74大结局了(那年花开月正圆)(3)

周莹还进行了“改制”,让伙计参股,完善吴家式易堂的商业体系。比如小伙计一年20两银子,可从柜上支10两用于生活,剩下的10两可参股分红。不仅如此,她还推行了阳俸和阴俸,老伙计们干不动了,可以拿退休金,死后其家人还可以继续领退休金。用周莹的话说,她不是只为了自己和吴家,而是希望和她一起干的伙计们都能过好。如此有情有义的安排,增强了伙计们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他们把吴家的事业当成了自己的事业,而且几代人都愿意为吴家效力。中国最早的“股份制”初试牛刀,便显示了巨大威力。

周莹和吴家商铺上下一心,终于使衰败的吴家再度兴旺起来。她先后在上海、四川、陕西等地设淮盐总号分店,在甘肃设立以经营药材为主和在湖北设立以经营布匹为主的商号、店铺。在吴家事业达到顶峰时,各大商埠、码头都有吴家的生意,南通北达,连成一气。至于泾阳县城内,山门角以西两边都是式易堂的房产,足足占了半条街道。吴家商号在全国设有108家分店,涉及淮盐、布匹、药材、米粮、油坊、典当等行业。民间曾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吴家的伙计穿州过县,不吃别家的饭,不住别家的店。”其经营范围之大,资本之雄厚,可以想见。

有了钱的周莹做起善事来更是当仁不让。她将陕西境内吴家土地仅保留了安吴堡附近600多亩水浇地,其余全部交给原佃户管理,由佃户自负盈亏,纳税之后每亩地每年象征性缴纳斗粮做租金,如遇歉收或灾祸当年租金免收,在双方自愿基础上签约,即日生效,20年不变。在中国历史上,把土地几乎无偿让佃户耕种,可谓开天辟地头一回。她还宣布取消所有佃户房舍租金,无偿将佃户们所住房屋划归各户所有,并对损坏的房屋进行修葺。

周莹做的善事还有许多,如面对关中地区出现的饥民大潮,她毅然开仓放粮,设置粥厂,赈济灾民,使大荒之年泾阳周边无有饿死者。她还捐银兴办义学,建设义仓,甚至还在泾阳城打了几十眼深井,解决了两万多人、数千头牲畜的用水困难,并把原郑白渠引进高陵县和泾阳接壤处,并在泽泊处挖出排水渠,引地下盐碱积水入渭河,降低了地下水位,减少了盐碱浸蚀。因此,周莹赢得了乡民爱戴,成为远近闻名的“活菩萨”,大家常说:“寡妇婆咋说咱就咋弄。”

那年花开月正圆孙俪74大结局了(那年花开月正圆)(4)

而让周莹享誉全国的事还是她和慈禧太后的母女情缘。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当时中国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仓遑逃至西安。沿途很多权贵和富商对慈禧避之唯恐不及,周莹却在慈禧最困难的时候伸出了援手,又是送好吃的,又是大把送银子,还特意将一架珍贵的楠木屏风献给慈禧,让这位主政中国的铁娘子深受感动,而且两人同病相怜的命运更引起了慈禧的共鸣(两人都因为丈夫早逝而成为女强人)。慈禧收其为义女,并封其为一品诰命夫人。周莹成为慈禧唯一的汉人义女,这使她的名头响彻中国。周莹这么做,与她支持变法的养子有了分歧。不过,在饱经沧桑的周莹眼里,中国很大,治理不易,而当时能够维系中国命运的只有慈禧,她支持慈禧就是支持中国统一,恐其陷于混乱之中,用周莹朴素的话说就是“这个朝廷不在了,国就不在了,家也就不在了”。

周莹有了一品诰命的头衔,自然可以将自己的豪宅盖得更上档次些。为彰显大气,她专门派人去北京,查看紫禁城的格局,然后仿建了三进四合院,偏正共四院,称之为吴氏庄园。庄园内极尽奢华,仆役人数多达200。

周莹如此优秀,加上青年居孀,自然会有很多爱慕者。于是,剧中便活脱脱地跳出个小鲜肉沈星移死缠烂打。可惜周莹要打理诺大的商业王国,要养育吴家后人,只能牺牲自己的儿女情长,把所有的辛苦都压在心底,却将乐观、开朗、坚强、潇洒的一面展示给别人,正如欢脱而倔强的孙俪一样。而周莹的养子吴怀先也从她的言传身教中学到了诚信和侠义,学到了尊重每一个人,一点都没有大少爷的架子,还常到厨子的炕上去聊天。

42岁的周莹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如同她的婚姻一般,她死后也是不幸的。纵然当时占地50亩的吴氏陵园内柏树林立,石马、石碑、石坊尽显庄严与气势,但却容不下一个没有子嗣的寡妇。据说,她最后被埋在距离吴家祖坟200米处东北方向的地下,现如今她的坟墓已了无踪迹。

周莹死后的几十年,中国社会风云动荡,这给秦商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曾贵为护国夫人的周莹也未能护住她的家族生意。但不管怎么说,周莹生前所经营的吴家商号,都是秦商没落道路上的一大亮点。

毗邻唐德宗李适陵寝,抱山环水的吴家庄园在此后的岁月中起起伏伏,见证了关中大地的风云变迁。抗战爆发后,吴怀先将其捐给共产党举办安吴青年训练班,数以千计热血青年怀揣着抗日救亡的理想在此接受红色教育,成长为忠诚的抗敌勇士。朱德曾到此讲课,胡乔木曾任青训班副主任,刘瑞龙任教务处处长。至此,秦商重镇吴家庄园成为闻名遐迩的红色圣地,实现了华丽的转身。

搜索historytalking 关注

想看轻松有趣的历史?

想了解正史中的八卦事?

想知道历史中的各种稀奇古怪?

时拾史事读者群号 304283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