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初伏(10天):2017年7月12日-7月21日;2017年中伏(20天):2017年7月22日-8月10日;2017年末伏(10天):2017年8月11日-8月20日。

今天是8月21日,正式出伏的第一天,长达40天的三伏天结束啦,我们开始进入一年中极为凶险的34天时间,一定要警惕!

出伏意味着什么呢?出伏就是指伏天结束,气象意义上的秋天快要来临。元代的竹蓑笠翁有诗云:“蚕一二眠催出伏,秧三四叶尚忧风”,是古诗文中对出伏的记载。此外,出伏一般与处暑节气时间相近。8月23日(周三)将进入处暑节气,更代表着暑气告一段落,天气应会越来越凉爽。

今年三伏天时间表一起来看看(今天出伏季节交替)(1)

据中国天气网消息,21日至23日(周一至周三),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中东部、华北、东北地区等地将先后出现中到大雨,局地暴雨天气过程。

今年三伏天时间表一起来看看(今天出伏季节交替)(2)

今年三伏天时间表一起来看看(今天出伏季节交替)(3)

一场秋雨一场凉,高温已经“余额不足”,感觉凉凉的日子就要来了~

不过,别高兴得太早!气象专家提醒,虽然已经立秋,但立秋节气并不代表进入气象意义上的秋天,只有达到连续五天的日平均气温在10℃—22℃之间这个标准,才能够称之为气象意义上的秋天,所以今年还是不能忽略了预防“秋老虎”

这段时间早晚温差大,白天依然闷热,人易疲倦、乏力,清热解暑要继续,但也要防秋燥

出伏养生正确姿势,走起!

今年三伏天时间表一起来看看(今天出伏季节交替)(4)

为啥是最凶险的34天?

因为从8月21日开始到9月23日(秋分),这34天是一年中气温波动最大、最频繁的时候。一天中气温跨度最大可能到10多度,早晚凉,午间热,昼夜温差逐渐拉大。老人们常说,“早上凉飕飕,中午热死牛”!

温差逐渐拉大,会带来什么后果?——血压波动,心血管疾病增多!

今年三伏天时间表一起来看看(今天出伏季节交替)(5)

很多人认为夏天气温高,容易出现心血管意外。其实夏秋交替的时间才是心血管疾病的爆发期!人体本不怕炎热,更不惧严寒,怕就怕“一冷一热”这么一折腾。

季节交替,预防疾病不容忽视

专家提示,出伏后,气温波动较大,昼夜温差加大,容易引发呼吸道、肠胃炎、感冒等疾病,怎样预防这些疾病呢?

今年三伏天时间表一起来看看(今天出伏季节交替)(6)

01 感冒

夏秋交替,昼夜温差较大,抵抗力较差的人群和小孩极易患感冒。

支招:夏秋之交需注意防寒,注意室内通风,多吃新鲜蔬果,保证足够的睡眠休息。特别注意不能因为贪吃凉就大吃冷饮、洗冷水澡、久吹空调。

02 腹泻

秋季病菌繁殖快,食物易腐坏,是肠道疾病的多发季节。若有不慎,会出现胃部不适、消化不良,甚至引发腹泻。

支招:夏末秋初,抵抗力较弱的人群,在消暑同时,注意保护脾胃。减少冰镇食物的摄入,以清淡常温食物为主。

03 呼吸道疾病

秋天气候变化复杂,早晚温差开始增大,呼吸道黏膜不断受到乍热乍凉的刺激,抵抗力减弱,给病原微生物提供了可乘之机。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的病人症状也往往会加重。

支招:及时增减衣服,加强户外活动,增强机体抵抗力。老年人锻炼要量力而行,可以进行散步、打太极拳等活动。

04 过敏性鼻炎

秋季天气干燥,各种过敏因素容易“招摇过市”,刺激人的鼻黏膜,引发过敏性鼻炎。如果出现连续打十几个、二十几个喷嚏、鼻塞很厉害、流清鼻涕,并可能伴有头疼等症状,那大多是已经中招了。

支招:预防过敏性鼻炎的发生,首先得知道是自己对什么过敏,然后“敬而远之”。在日常生活中,温差较大时要注意添衣服,加强保暖;房间内空气要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平时少与花粉、宠物等接触;出现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

记住这5点,全年无忧!

01 吃的“润”一点

出伏后,夏季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向秋季过渡,气侯日渐干燥,人体的肺气相对旺盛,因此要吃得“润”一点!

10种滋阴润燥的食物

1. 冬瓜2. 萝卜3. 藕4. 洋葱5. 海带

6. 蘑菇7. 木耳8. 芹菜9. 香蕉10. 苹果

今年三伏天时间表一起来看看(今天出伏季节交替)(7)

今年三伏天时间表一起来看看(今天出伏季节交替)(8)

上面这10种食物除了滋阴润燥,还有稳定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不妨把这个菜单告诉家里做饭人,让全家都吃得健康一些!

02 揉的“勤”一点

早晚温差大,会导致人体血压压差不稳。如果这时勤按揉头颈部,可以防止血压突增。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程凯介绍,当人血压升高时只要去点揉或者是按压风池穴、人迎穴,大概5~15分钟之间,血压就会有下降的趋势

今年三伏天时间表一起来看看(今天出伏季节交替)(9)

▲ 程凯教授示范:风池穴位置

今年三伏天时间表一起来看看(今天出伏季节交替)(10)

▲ 程凯教授示范:人迎穴位置

专家提醒,从出伏后到秋分用这个方法,对于阶段性的、季节性血压问题是很好的。

03 喝的“多”一点

这个阶段,稳定血压除了按揉穴位外,还可以多喝点“药茶”。下面3款药茶,可以说是理气润燥、平稳血压的神器!下面是三款降压药茶。

今年三伏天时间表一起来看看(今天出伏季节交替)(11)

04 睡的“早”一点

出伏后人容易感到疲乏,这就是所谓的“秋乏”。这是因为,经过“昼长夜短”的盛夏,很多人都有睡眠不足的现象,特别是老年朋友。此时如果不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秋乏”更容易出现。另外,出伏后如果睡眠不足更容易出现血压不稳,引发心血管疾病。

最佳睡眠时间

婴儿(0-2岁):11-14小时;

儿童(3-13岁):10-11小时;

青少年(14-17岁):8-10小时;

青年人(18-25岁):7-9小时;

成年人(26-64岁):7-9小时;

老年人(65岁以上):7-8小时。

05 穿的“暖”一点

人们常说“春捂秋冻”,但其实这句话是针对小孩子的,而对于中老年人,特别是老年人,早晚最好要加一件长袖“薄衣”。这样温差对于身体的刺激要小得多,心血管疾病风险也小很多!

今年三伏天时间表一起来看看(今天出伏季节交替)(12)

初秋养生注意什么?

秋季天气变凉,很多人开始注意调理身体,那么初秋都有什么注意事项呢?

今年三伏天时间表一起来看看(今天出伏季节交替)(13)

01 饮食

夏秋交替,不应过分地进补,切忌大鱼大肉。天气干燥,可吃一些清爽润肺的食物;要注意平衡饮食,注意蔬菜和肉类的合理搭配;少吃生冷的瓜果和油腻的食物。

02 穿衣

入秋后,早晚比较凉,昼夜温差较大,要注意及时增加衣服。气温低于20℃,应“不穿单衣”;气温低于10℃,比较冷,要“穿棉衣”。

03 起居

夏末秋初,起居作息应作相应调整。保证充足的睡眠,早睡早起,可比夏天增加一小时睡眠。适当午睡也利于化解秋乏,同时也可以减少“秋困”的出现。

04 运动

秋季运动可选择快走、登山、打球等。对于老年人来说,运动可以“不累”为宜。运动时间选在早晚,中午室外天气仍炎热,要避免这个时间段外出活动。

05 护肤

秋意渐起,阳光没有那么强烈,大家往往会忽略防晒。秋季干燥,补水也是不容忽视。秋季护养肌肤要注意合理饮水,经常饮用一些绿茶,能够预防某些皮肤疾病,如青春痘、粉刺等的发生。

同时,入秋后,角质层大量脱落,不及时清洁皮肤也会造成严重干燥、粗糙,所以要注重皮肤的清洁。

出伏养生八个误区

“可以贴秋膘了,是否要进补呢?”严肃提醒您:“不能随便乱补,后果很严重!”

今年三伏天时间表一起来看看(今天出伏季节交替)(14)

秋天饮食适合吃什么?

秋季饮食调养应遵循“养阴防燥”的原则,饮食宜养阴,滋润多汁。下面是广播君精心为大家挑选的秋季食品。

01 莲藕

今年三伏天时间表一起来看看(今天出伏季节交替)(15)

秋季天气干燥,吃些藕,能起到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同时,莲藕性温,有收缩血管的功能,多吃可以补肺养血。

02 红枣

今年三伏天时间表一起来看看(今天出伏季节交替)(16)

秋食红枣,是滋阴润燥、益肺补气的清补食品,如能与银耳、百合、山药共同煨食,效果更好。

03 山药

今年三伏天时间表一起来看看(今天出伏季节交替)(17)

其特点是补而不滞,不热不燥,不论男女老幼、有病无病、体健体弱,都适合食用。

04

今年三伏天时间表一起来看看(今天出伏季节交替)(18)

秋季空气干燥,水分较少,若能每天坚持食用一定量的梨,能缓解秋燥,生津润肺。

05 苦瓜

今年三伏天时间表一起来看看(今天出伏季节交替)(19)

苦瓜有清热祛心火,解毒,明目,补气益精的作用。

秋天真的要来了,小伙伴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