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声中的部编版教材

部编版教材从2016年开始由部分地区试用到如今全国普及,已经经过了多个学年的磨练,这套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教材,自问世以来,就一直争议不断,前些年网上还掀起了给部编版教材“找茬”的热议话题,然后就有了很多的问题:

最好看的语文教材插图:花里胡哨模糊不清(1)

最后,我们这套教材的主编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教授温儒敏出来对部分问题做出了解释,不管温教授的解释大家是否能够听的信服,就给部编版教材找茬这件事来看,虽然有些家长是借机“开涮”,但是不得不说有些质疑是值得探讨的。温主编则表示,教材是公共知识产品,大家可以批评指正。但最好不要炒作,甚至进行无端的人身攻击。

最好看的语文教材插图:花里胡哨模糊不清(2)

温教授给我们编这套教材时候已经70多岁了,我们应该十分的尊敬他,但是对于教材中的的确确存在的问题,我们也不能因为尊敬他而忽略掉,这一次我们就来看看部编版教材中的插图问题。

部编版语文教材中插图问题

插图是小学语文教材中重要的教学资源,借助插图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借助插图可以渲染课文的学习氛围,通过插图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图中人物的表情,或者感受图中景观的样子。可以说小学语文课本中插图是十分重要的。

封面奇异的设计

最好看的语文教材插图:花里胡哨模糊不清(3)

部编版这套教材的封面上的插画是著名动画导演、绘本画家景绍宗绘制的,封面图片都与课本中相应单元或课文对应,确实是非常有代表性,但是此插画外的封面设计,让人却摸不着头脑,看不懂的一条一的竖线和封底丐帮衣服补丁样式的色块,封面设计者是要表达什么意思,与我们语文课程又有什么关系。

插图的模糊

最好看的语文教材插图:花里胡哨模糊不清(4)

插图的模糊是这套教材中的一大缺点,比如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中,第一课《古诗三首》中的插图,在古诗《三衢道中》旁边的插图,模模糊糊(笔者用的是正版教材),而且看不到与古诗中的场景有什么特别紧密的联系。

最好看的语文教材插图:花里胡哨模糊不清(5)

再如第12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写的是《清明上河图》,课文中着重写了街上热闹,和桥头骑马人和轿子要相碰的情景,很多同学拿着模模糊糊的课本插图问老师,到底课文中是描写的画上的哪部分。可以说一幅精湛的古画就因为插图模模糊糊,给学生留下了这幅画并不像课文描写的那般好的印象。

插图并不能帮助理解课文

最好看的语文教材插图:花里胡哨模糊不清(6)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中,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配图中,采用的是那种暗淡的水墨画,整个色调都偏灰暗,既无法让人感受到”无穷碧“,也无法让人欣赏到”别样红“。

最好看的语文教材插图:花里胡哨模糊不清(7)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荷花》,是叶圣陶的作品,期中第2自然段写了荷花有的含苞待放,有的眼里绽放,有的似开非开,边读可以边想象出满池荷花的美景,然而,课文的插图,却一下子将这种美好的意境打破了,从插图中,我们感受不到任何的美感,学生也会发出这样的疑问,插图上的荷花并没有课本上描写的那么好看吧。

为了插图而插图

最好看的语文教材插图:花里胡哨模糊不清(8)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我们奇妙的世界》,整篇课文在一种蓝黄交织的背景中,模模糊糊地看出个太阳,月亮和星星,但是真的与课文有多少联系呢?

最好看的语文教材插图:花里胡哨模糊不清(9)

再看这一册第8课《池子与河流》看看这一课的插图,美感?与课文的联系?我们已经无力吐槽了!

写在后面

最好看的语文教材插图:花里胡哨模糊不清(10)

之所以插图会出现这么多情况,据网友说是现在的出版社已经没有了插画师,所有的课本插画都是外包给其它公司,所有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相对来说部编版教材还是新生的教材,虽然改革的力度很大,有很多优秀之处,但是其中还是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教科书的编者不应该讳疾忌医,应该倾听一下来自一线的教学反馈,来自家长的质疑,来自学生的困惑,把我们的教科书编写的更加优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