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两千多年以前,一位古希腊学者曾经研究了无数天文地理,可谓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成为一位顶级思想大师,由于这位大师如此神通广大,以至于影响了后世至少两千年,无论是其正确的思想,还是错误的思想!

什么?错误的思想?

物理物体落地的受力分析(若物体受力突然全消失)(1)

对,这位大师级的人物,对物理方面的各种现象也非常感兴趣,因此常常根据自己的感觉和经验直接得出一些人所共见的结论,因其常常贴合人们的观察视角和所闻所见,导致其得出的错误物理结论绵延两千年。

比如说,他曾经说:“物体只有在外力推动下才运动,外力停止,运动也停止”,即“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此错误的物理结论延续了近两千年,没有人觉得是错误的。其理论和方法上的错误还被后来的教会所利用。

一直到两千年后的伽利略,采用了科学的研究物理问题方法,即“实验 推理”的方法,才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这一错误结论。

即:“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

而亚里士多德的结论之所以比较符合生活实际,是因为生活当中存在摩擦力!

后来的牛顿在伽利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学者的结论,最终得出了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

物理物体落地的受力分析(若物体受力突然全消失)(2)

在初中物理教材中,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叙述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从定性的角度上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说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此定律时在理想实验的基础上加以科学推理和抽象而得到的,此定律无法用实验直接验证,其描述的是一种理想状态,即不受外力的状态,或者说所受合外力为零的状态。由其得到的一切结论都经过了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虽然此结论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对于刚刚接触此定律的初二学生来说,却往往在做相关题时出错。

比如说下面这两道题。

物理物体落地的受力分析(若物体受力突然全消失)(3)

上面这道题,很多初学者错选了D选项,他们想当然的认为当空中飞行的足球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后,它就一定会沿着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这其实和初中并不深入研究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有点关系,当然最主要的是没有理解好牛顿第一定律的涵义。

简单来说,当物体所受到的外力全部消失时,其运动状态取决于外力消失之前的那一瞬间状态!如果外力消失前的一瞬间物体速度为零,则外力消失后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速度会一直为零!

物理物体落地的受力分析(若物体受力突然全消失)(4)

如果外力消失前的一瞬间物体速度不为零,则外力消失后物体将保持外力消失前那一瞬间的速度大小和方向一直匀速直线运动下去!即外力消失后,物体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所以说,本题的D选项,在外力全部消失之前,足球的速度方向到底向哪儿呢?很显然并不一定沿水平方向,如上图中,足球做抛物线运动时,其瞬时速度方向时刻在变化,因此,当足球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后,它可能一定会沿着原速度方向,而不一定沿水平方向!

之所以造成这一错误,除了没有真正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对利用牛顿第一定律解决问题不熟练之外,还有一个原因,这些学生以自己的想当然先入为主,觉得足球原来就一直沿着水平方向运动的!

我们接着看第二道题:

物理物体落地的受力分析(若物体受力突然全消失)(5)

很显然,本题答案应该选择C。可是依然有部分学生根据生活经验错选了B,让自己变成了“亚里士多德”!不会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物理题,而是凭感觉、凭经验做题!其实从侧面反映了这部分同学至今没有学会如何学习物理知识!

中学生朋友们,无论是学习物理知识、还是解答物理题,千万不要凭感觉、凭经验!一定要按照物理原理、公式、定律去解答!要养成物理思考方式!记住,物理是最讲理的!万物之理谓之物理,见物思理才能学好物理!

下面这个专栏有助于快速提升初二学生以及初三学生们的物理成绩,其中归纳的各种物理错题,概括了几乎全部初中物理易错题、重难点、必考类型题。每一份中考学霸错题集都是智慧和汗水的结晶

中学生朋友们,养成利用物理思维去解答物理问题的习惯吧,任何时候都不要凭感觉、凭经验做题!为了美好的未来,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