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陈芋汐和张家齐夺得东京奥运会女子双人10米跳台冠军后,两位花样少女笑得比花还好看。千里之外,陈芋汐位于上海游泳馆旁边的家中,挤满了来道贺的人。父母陈健、董春华在接受所有人的祝贺同时,念叨的却是孩子一路走来的不容易。

陈健是上海市徐汇区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的体操教练,董春华则是上海体育学院的副教授。“我们觉得女儿在学习上很有灵气。而搞专业体育太辛苦了,要出成绩也实在太难了。我们就劝她,要么就走学习的路线。结果,她却特别坚持,后来我们还是决定尊重女儿的选择。”陈健告诉红星新闻特约记者。

的确,体育人才知道其中的艰辛。而被陈芋汐视为“偶像”的同门师姐吴敏霞,当晚也特意来到她家中观看了比赛,并寄语她要休息好,准备8月5日的单人赛。“她是首次参加奥运会,双人赛比完了,就要放到一边,因为在双人赛已经感受到了奥运赛场的氛围和压力,熟悉了,接下来就要认真备战单人赛了,到时候‘气场’要跳出来,争取精彩的表现。”

陈芋汐家人平时训练 女儿在学习上很有灵气(1)

陈芋汐(右)和张家齐夺得东京奥运会双人10米跳台冠军 图据IC photo

练体育太苦了

父母曾想让陈芋汐放弃跳水

2005年出生的陈芋汐,今年还没过16周岁生日。出生于体育世家的她,3岁就跟着父亲到体操房。“身体不好,我就想让她跟着练练。”陈健说。练了没多久,上海跳水界的前辈史美琴来找陈健挑选两个体操苗子转跳水,“结果我一看,这个小小孩儿太不错了,在体操房内什么动作都敢做,特别聪明有灵气的样子,我就问他这孩子是谁,结果是他女儿。”如今被陈芋汐叫“外婆”的史美琴,提起这段往事,就很开心。

陈芋汐家人平时训练 女儿在学习上很有灵气(2)

陈芋汐父母

董春华回忆道,其实陈芋汐小时后的身体很差。“有一次她在操场上升旗,班主任给我们打电话说她晕倒了,发烧。所以无论是之前的体操,还是后来的跳水,我们就把它当作锻炼身体。”6岁的时候,董春华觉得陈芋汐的体能练体操太难了,想到史美琴的话,她决定让女儿“玩”跳水,于是小芋汐又跟随金晓峰教练开始了跳水生涯。

许多练体操的孩子转到泳池后,往往会怕水,可陈芋汐却非常顺利地切换了模式。“她可不刻苦!小家伙不怕跳台,表现得很有灵气,但很有脾气,一被教练批评,就耍小性子不练了,回体操房找她爸爸去了。我们后来也有了经验,教练一找不到她,就找她爸爸要人。”史美琴笑着告诉红星新闻特约记者。

众所周知,父母搞体育其实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走同一条路,因为他们知道要付出多少艰辛。陈芋汐的父母也是这样考虑的,“我们都是搞体育的,原本设想她走学习这条路。而且在幼儿园大班的时,她就开始学数学,比如说求面积、求体积,还有乘法口诀表,她都倒背如流。”但是有些意外的是,陈芋汐却要坚持学体育。“她3岁的时候,和我们一起看2008年奥运会,就说她的梦想就是2020年自己要去参加奥运会。我们就商量,如果是女儿不放弃,我们就支持她。”即便知道从事体育很辛苦,但父母还是很尊重陈芋汐的选择。

陈芋汐父母的尊重是实打实的。原本,陈芋汐家住在新江湾城,为了孩子能够在上海游泳馆训练跳水,换了旁边的房子,训练馆、光启小学都在家旁边。“后来她大了点儿,我们当时跟她讲得很清楚,会遇到什么困难。在每个关键节点,比如进二线队、一线队的时候,我们都会跟她讲。结果,她一直坚持,那我们也就全身心的支持和鼓励了。”

天赋极佳

但背后陈芋汐付出了很多努力

史美琴也是吴敏霞的恩师,而对于自己退休前在体操队挖到的宝贝陈芋汐,她赞不绝口。“现在的孩子真是太聪明了,训练中你得跟她斗智斗勇。她爸爸那时候和我们配合得非常好,人不在了,找她爸就行了。到最后我们也就形成了每周六、周日,叫她爸爸练体能。训练确实苦,她又不像吴敏霞那样刻苦训练,爸妈给她说多了,她就不理了,但‘外婆’的话还是听的,我都是讲好话,不批评她。想到她前面去了,她就能服你,继续好好练。”

陈芋汐家人平时训练 女儿在学习上很有灵气(3)

陈芋汐父母与吴敏霞(左五)以及陈芋汐的教练

在陈芋汐的跳水启蒙教练金晓峰看来,陈芋汐真的太不容易了。“她和其他孩子不同,往往练习一个星期,她就会发烧,有时要休息3个星期,对她的训练必须要更科学。”对于陈芋汐的训练,金晓峰非常谨慎,每一个环节都是循序渐进地给她增加难度、加大挑战,每个阶段的衔接都很不错。陈芋汐虽然训练量不算大,但天赋极佳的她进步神速。进入上海跳水队仅仅一年后她就取得了全国冠军,第二年在世锦赛上更是取得了世界冠军

但是,这背后承受了非常多的压力。在看了纪录片《走出荣耀》,你会发现所谓的天赋背后,有多少努力在支撑。这支由著名的《人间世》团队4年前打造的纪录片,记录下了冠军炼成的艰苦过程。2017年5月底,纪录片《走出荣耀》摄制组前往上海游泳馆,拍摄上海跳水队训练的素材。在一次拍摄中,被教练严厉训斥的陈芋汐引起了摄制组的注意。导演凭着职业敏感,拍下了那天她高台跳水训练的全过程,并在之后的一段时间进行了跟踪拍摄。这个年龄的孩子,由于无法预见其中的哪一个会成为最后的冠军,很少有人去关注、跟拍这些孩子的训练生活情况。纪录片中这段画面也成了这位年仅15岁的奥运冠军成名前仅有的珍贵影像资料。

拍摄期间,陈芋汐正在练习的动作是10米跳台207C,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这组动作是上海跳水队的看门动作,所有想要入队的运动员,必须先过207C这一关。然而,这个动作却是个名副其实的高难度动作,难度系数达3.3。当时,陈芋汐刚来跳水队试训不久,还不是跳水队正式成员。初跳207C对她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纪录片中,可能是对于自己能力的不自信,陈芋汐最初几次试跳的落水很不理想。随后,她的教练余晓玲特地把她叫到身边“训”了一番,鼓励她去克服恐惧,冷静完成动作。但是,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在下一跳中,小姑娘依然“砸”在了水中……但是付出终归会有回报。两个月后,当摄影机镜头再次对准陈芋汐时,她的207C已经初具水准,可以以正确姿势入水。这次,严厉的教练和紧张的小芋汐终于都笑了。

为长个子苦恼

年纪轻轻肩扛重压

在领奖台上,陈芋汐比搭档张家齐高了半头。其实她刚去国家队的时候,她还比张家齐矮了半头。“这孩子在2019年世锦赛后开始发育,在2020年一年,经历了一个生长发育的高峰。但后果是动作非常不稳定,身高高一点,体重多一点,她空中翻转的感觉、开腿早晚都受到非常大的影响。”陈健告诉红星新闻记者。

董春华在一旁补充道,“回来吃饭,我给她烧了好几个菜,结果她只吃了几口蔬菜。她很谨慎,一是怕肉菜里有不安全的成分,二是想控制住自己的体重。”这是职业运动员的习惯,如此自律让父母既是心疼,又是安慰。“我觉得这次比赛她一下成熟了很多,出发前一个星期,她小关节还受伤了,但她瞒着我们没说,只告诉了‘外婆’,说自己会配合保障团队尽快恢复,”陈健坦言道。

陈芋汐家人平时训练 女儿在学习上很有灵气(4)

陈芋汐得过的奖状

毫无疑问,2020年是陈芋汐最困难、最低谷的时候。“那时候就像她自己说的,只有在背后拼尽全力,才会看上去毫不费力,这也是她发自内心的一个表述。她在体育这条路上,一直是坚持的。虽然我们经常把走这条路要遇到的苦难给她说,但是她从来都很坚持自己的选择。”

这次参加奥运会前,父母也有过与陈芋汐的沟通。“我想和她聊一聊,但是又害怕影响她。恰好看到今年的高考有个题目和她现在的面临的情况很像,我就发给她。隔了一会儿她写了一段文字给我,说她是把这个看成一个过程,就是要不断地去努力。因为人生中肯定是成功与失败交替,所以说一定需要不断的坚持。看她这样回答,我心里就有底了。”

作为陈芋汐的师姐,奥运冠军吴敏霞7月27日也特意来到陈芋汐家中观看了比赛。她点评说:“作为一名小将,她今天跳得真不错!心态特别放松,发挥得很完美。我也希望接下来她休息好,单人赛一场一场拼好!把‘气场’跳出来!”对于8月5日的单人赛,她寄语师妹要休息好,“她是首次参加奥运会,双人赛比完了,就要放到一边,因为在双人赛已经感受到了奥运赛场的氛围和压力,熟悉了,接下来就要认真备战单人赛了,到时候‘气场’要跳出来,争取精彩的表现。”

红星新闻特约记者 陈宏 红星新闻记者 任宏伟 实习生 王祖曦

编辑 欧鹏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陈芋汐家人平时训练 女儿在学习上很有灵气(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