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孝感日报-孝感网】全媒体记者赵彩云 特约记者易飞,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三驾马车三管齐下?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三驾马车三管齐下(三驾马车竞驰骋)

三驾马车三管齐下

来源:【孝感日报-孝感网】

全媒体记者赵彩云 特约记者易飞

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

今年以来,市高新区以“敢快干”的过硬作风,全力以赴“大抓工业、抓大工业、把工业抓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招商引资捷报频传,技改提能方兴未艾,“三驾马车”奔腾向前,涌动起奋楫争先的滚滚春潮。

项目建设加马力

2月28日,走进刚开工的英众超算终端科技产业园项目现场,火热的建设场景直扑眼帘:机械轰鸣,塔吊高耸,施工车辆来回穿梭,近200名工人紧张忙碌。

2月18日,总投资20亿元的英众超算终端科技产业园项目一期6栋单体建筑全面开工,标志着市高新区深度融入武汉“光芯屏端网”万亿产业集群实现一大突破。

“我们人休机器不休,抢抓晴好天气推进建设,目前已完成2个单体建筑基础承台柱浇筑。”总承包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朱辉辉介绍。

在距之不远处,高创智造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亦是一派如火如荼。自项目开工以来,施工方铆足干劲抢抓进度,进度比原计划提前了2个月。目前,5栋厂房和2栋宿舍楼已封顶,其余1栋厂房、1栋16层宿舍楼和1栋综合楼正在加紧进行主体工程施工,一个大型产业聚集基地蓄势起航。

“对项目建设来讲,速度就是生命,必须突出一个‘快’字。早一天开工建设,就能早一天激活工业动能。”市高新区发展改革和项目服务局局长段文仲介绍。

为推动“签约项目早进场、在建项目早投产”,市高新区提供“招、签、建、管、投、融”全过程保姆式服务,实行项目服务秘书制,协调跟进项目进展,及时化解项目建设问题,深入推进项目建设审批制度改革,实行全程代办、容缺审批、“五证同发”等,护航项目建设“加速跑”。

今年以来,市高新区对全区134家重点企业、42个重点项目进行包保服务,深入企业、项目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跟踪服务,问题解决率已达64%;全程帮办代办,倾心服务重点招商项目审批服务事项370余件。

得益于“五证同发”和协调解决指标、土方、环保等问题,协丰高科产业园项目建设快马加鞭,一期10万平方米和二期3万平方米现代化厂房主体工程已封顶,各项配套设施正在建设中;帮助加装临时管道,迅速解决项目围墙处排水渠问题,神鹿汽车部件新材料生产项目建设得以快速推进……

目前,市高新区在建重点项目7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0个,10亿元以上项目7个,一幕幕热火朝天的项目建设场景,勾勒出市高新区只争朝夕的奋斗姿态。

招商引资添动力

开年2个多月,市高新区招商引资捷报频传:

总投资5亿元的铭洛信息化产业及海外业务服务项目签约,市高新区招商引资喜迎“开门红”;

全省最大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落户高新区;

总投资26亿元的喜玛拉雅万台氢燃料电池系统项目花落高新区;……

今年以来,高新区已签约项目10个,总投资额82亿元。

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是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去年,高新区共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0个,合同引资总额272亿元,当年签约项目注册率91%,开工率73%,投产率33%。今年,高新区确立了“跳起来摘桃子”的招商引资目标——实施“比拼跃升”行动,确保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60个,引资400亿元以上。

招商引资的质效是招商成败的关键。“跳起来摘桃子”,要跳起来、尽全力摘“个大多汁”高品质的“桃子”。深谙此道的高新区以优化产业布局入手,瞄准高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光电子信息、大健康四大主导产业精准出击,围绕强链补链延链,深入挖掘以商招商资源,招商“选”资。

正因如此,高新区实现了招商引资工作中引进一个、建好一个、带动一批的“乘法效应”。

以例为证,引进日本小糸车灯之后,日本希革斯电子、日本友成控股汽车模具、三睦汽车等小糸的长期合作伙伴,紧跟小糸落地孝感高新区,就近配套。

而纵观近年来到高新区投资的客商,不难发现,不仅投资者的数量日益增多,更是引发了扎根现象,从扎根现象中不断绽放了一个个项目追加投资的“二期现象”“多期现象”——

落户高新区仅一年多,杭州分分鲜食品有限公司与高新区签订了扩能项目合同,加大投资力度;

米开罗那二期扩能项目投资1.2亿元,新建3栋厂房,成立研发中心、尺寸与理化检验检测中心,新增设备10台(套),拓展生产线;

上海福尔欣汽车线缆二期项目新增生产线即将投入生产,计划2023年产值突破十亿元……

马不停蹄抓招商,用心用情做服务。近年来,高新区积极促成福斯、友成、马瑞利等11家企业投资34.7亿元进行扩能升级,喜人的“二期现象”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技改提能激活力

走进华工高理电子有限公司,车间内,一排排工位上,焊接、组装、调试……工人们有序作业,生产火热。

“去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1.4亿元,利润3亿元,税收1.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7.3%、73.8%、64.7%。”公司董事会秘书、行政副总监任茜茜说。

在竞争日益激烈、疫情形势复杂的环境下,华工高理何以实现销售收入大幅增长?答案是不断突破自己,抢跑“新赛道”。

在占有全球温度传感器70%市场份额的同时,华工高理突破舒适区,默默奔向新的目标——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

在埃贝赫、伟巴斯特等国际巨头占据汽车加热领域垄断地位的情况下,公司潜心攻关,在国内首创新能源汽车PTC加热器,成功进入特斯拉和现代全球供应体系,并实现压力传感器国产替代。目前,国内每10台新能源汽车中有6台PTC加热器来自华工高理,实现新能源汽车品牌全覆盖。

无独有偶。在保留原来五金冲压件等业务的基础上,嘉丰盛精密电子科技(孝感)有限公司紧跟市场需求,不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发力汽车新能源电池盒和FDC柔性线路板生产。目前公司已与比亚迪、东风等汽车厂商达成合作,向高精密智能制造转型,为企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新兴产业通过技术创新扩能抢占新赛道,传统产业也通过技改“老树”发“新芽”。

湖北米婆婆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联通孝感分公司达成合作,投资2.5亿元,建设5G智能工厂,将米酒制作工艺转化成数据,输入智能化系统,实现一键操作,既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又降低了人工成本。

在高新区,企业实施技改提能并不是单兵作战。高新区坚持“改旧”与“育新”两手抓,加大区内企业挖潜改造和科技型企业培育,强力推进马瑞利、良诚、慧硕等企业技改升级;建立技改项目动态培育库,储备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6个,计划总投资72.3亿元。去年,高新区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4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93.7%。

在技改提能上做加法,在发展升级上做乘法,技改“加速器”助推企业高效发展,将存量资产变为增量经济,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本文来自【孝感日报-孝感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