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一夜,一场猝不及防的大雪掩盖了北京城的金色秋意。

晚秋原唱黄凯芹(在地坛送别晚秋)(1)

下雪的前一天,小编刚刚踏访了地坛公园的银杏大道,即使天气灰暗阴沉,一棵棵金黄灿烂的银杏树仍在深秋发着光。

晚秋原唱黄凯芹(在地坛送别晚秋)(2)

晚秋原唱黄凯芹(在地坛送别晚秋)(3)

一场雪让秋冬的交替成为瞬间,不禁让人有种恍如隔世之感。虽然已经进入东西冬季,但还是想将北京的秋意留在这篇文章,与你分享。

晚秋原唱黄凯芹(在地坛送别晚秋)(4)

京城有五坛,分别是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和先农坛。地坛是古都北京五坛中的第二大坛,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皇地祇神”的场所,也是我国现存的最大的祭地之坛。来到地坛的南门,红墙大门与内坛的黄色琉璃瓦交相辉映,古代皇家的威严感扑面而来。

晚秋原唱黄凯芹(在地坛送别晚秋)(5)

据地坛公园的官方介绍,地坛公园作为北京最古老的银杏大道,一直以来都是京城秋季不可错过的一道风景,园内的200余株银杏树均栽种于上个世纪50年代末,每到深秋,树下铺满金黄色,漫步在银杏叶铺成的大道上分外惬意,景致也是格外有意境。

晚秋原唱黄凯芹(在地坛送别晚秋)(6)

晚秋原唱黄凯芹(在地坛送别晚秋)(7)

园内一共有三条相互平行的银杏大道,从进入南门后向绕过内坛的墙壁,就可以来到第一条银杏大道。这里的银杏树亭亭如盖,树干粗壮,树冠苍郁茂密,游客们坐在树下的长椅上,静静欣赏着眼前落叶飘飞的晚秋画面。

晚秋原唱黄凯芹(在地坛送别晚秋)(8)

晚秋原唱黄凯芹(在地坛送别晚秋)(9)

在银杏树下还有不少鸽子在惬意的溜达着觅食,别小看这些鸽子,它们也是地坛的老住户。九十年代这里进行了一次腾退拆迁,把公园里的住户、家属院腾退了出去,人走了,但是鸽子没有搬家,一代代繁衍,逐渐形成了著名的“广场鸽群”。

晚秋原唱黄凯芹(在地坛送别晚秋)(10)

晚秋原唱黄凯芹(在地坛送别晚秋)(11)

撕下些馒头渣、面包屑,灰灰胖胖的小鸽子们就会一齐飞过来,丝毫不怕人,可爱的小动物与灿烂的景色让眼前的秋意变得温馨了起来~

晚秋原唱黄凯芹(在地坛送别晚秋)(12)

继续向北走就能看见第二条银杏大道,这条银杏大道上的两排银杏树“高高瘦瘦”,相较于广厚街的银杏大道,这里的游客较少,如果拍照,这里的银杏叶也不会让你失望。

晚秋原唱黄凯芹(在地坛送别晚秋)(13)

广厚街上的银杏大道应该是最热门的了,毕竟,只要从公园西门径直进入,就能来到这片金色海洋。

晚秋原唱黄凯芹(在地坛送别晚秋)(14)

晚秋原唱黄凯芹(在地坛送别晚秋)(15)

用相机定格朱红色的墙、门上的金色铜钉与垂落的银杏树枝……落叶飘零如彩蝶翩飞,落在地上编织了一条大自然的“黄毯”。

晚秋原唱黄凯芹(在地坛送别晚秋)(16)

晚秋原唱黄凯芹(在地坛送别晚秋)(17)

缓缓走在这条银杏叶铺就的道路上,向着地坛深处走去,满眼都是秋天的童话。

晚秋原唱黄凯芹(在地坛送别晚秋)(18)

晚秋原唱黄凯芹(在地坛送别晚秋)(19)

晚秋原唱黄凯芹(在地坛送别晚秋)(20)

其实,不只是银杏叶,地坛的角落里也有许多其它的惊喜。在方泽坛周边,大部分古树的树龄已经超过300年,这些古树长势良好,千姿百态,既体现出饱经历史风霜的古老和苍劲,又表现了顽强的生命力。

晚秋原唱黄凯芹(在地坛送别晚秋)(21)

晚秋原唱黄凯芹(在地坛送别晚秋)(22)

在地坛公园的小广场上,几位精神飒爽的女士身着绚丽的服饰在银杏树下合着音乐起舞,为地坛公园增添了不少人文活力。

晚秋原唱黄凯芹(在地坛送别晚秋)(23)

晚秋原唱黄凯芹(在地坛送别晚秋)(24)

中医药养生文化园是赏花、健身、嬉戏,放松自我,愉悦身心的好地方。

晚秋原唱黄凯芹(在地坛送别晚秋)(25)

晚秋原唱黄凯芹(在地坛送别晚秋)(26)

不仅可以了解一些中医药知识,还可以在花季观赏到别样的绚丽,比如土(脾)区是牡丹园所在地,待到明年春天牡丹开花的季节,不放一起来欣赏地坛公园的姹紫嫣红。

晚秋原唱黄凯芹(在地坛送别晚秋)(27)

今年北京的金秋虽然短暂,但经历过这抹秋色,就已经收集了你的专属金秋记忆。虽然一场大雪送走了北京的秋天,但是不要沮丧,冬日的京城雪景也是一番别样的景色。

晚秋原唱黄凯芹(在地坛送别晚秋)(28)

文/图 | 看秋,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