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改变优柔寡断的毛病 所有的优柔寡断(1)

坐火车去旅行的时候,恰巧无事翻开随身带的几本书,书中有一段是这么说的:如今生活越来越好了,但日子过得越发的拧巴,似乎每件事都值得我们去计较,去浪费精力…

而文章的最后,作者借助了西奥多•罗斯福的一句话结尾,引人深思,就拿它作为本篇文章的开头语吧。

“情况越是烦乱,思路清晰的人瞬间便越会脱颖而出!”

有人说,生活就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校园的铃声按时响起,工厂的机器依旧扯着嗓子嘶鸣着,发出猛兽一般的怒吼声。

每天都是一个样儿,又好像每天都不一样,但无论如何,我们都不得不面临每天的各种劈头盖脸的问题,似乎每一个问题都值得我们去仔细琢磨和推敲。

明天是周末,假期该如何安排,是做个宅家帅哥辣妹打网游,还是三五个人组团去野炊,不然来个说走就走的短行,这都少不得我们好好的考虑一番,而这,毫无疑问的很费神。

打网游会不会失去和朋友联络感情的机会?野炊谁负责地点,人员,食品安排?短行的话,装备,路线和安全问题?

当你的生活足够丰富多彩,那么你要面临决定的事情就更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更多。

越是看起来普通、平常的问题,越是需要思路清晰,因为它通常不像看起来的那样容易解决并且快速完美。

这就需要我们头脑中有一个系统的解决方案,并挖掘出一个最棒的也是最简单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在我们的印象里,是如何解决一个问题的?

找出问题→给出答案→作出选择→最后敲定

大部分人都习惯这四个步骤,但其实,也应该如此,那么,这篇文章也该到此结束了。不过,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单单在「找出问题」这项,一百个人就有一百个思维,而受众最多的思维有两种:直觉主义和经验至上。

怎么才能改变优柔寡断的毛病 所有的优柔寡断(2)

拿育儿来说,老一辈就总愿意用经验来带娃,面对年轻父母的质疑,他们惯用“我吃过的盐比你走得路都多”来让对方闭嘴,彰显出自己丰富的经验。

新一代的年轻父母,在遇到自己不熟悉的育儿问题时,通常会根据自己曾经的道听途说印在自己头脑中的主观意识,也就是直觉来判断,从而选择一个自认为正确的,更快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但其实,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清晰的定义问题,列出可能性方案,并且找出最简单的方法!

找准最简答案前,你真的清楚了问题的本质?换言之,这个问题是否有且只有一个答案。

遇到问题,毫无疑问,我们急于找到解决的办法,往往是盲人摸象——瞎着急,弄清最简答案,要紧的就是搞清问题的本质。

通常一个问题似乎只有一个常规答案,这样来讲并不严谨,例如“1 1=2”,它就是一个限制性解答,理论上,1 1这个问题,只有2这个唯一的答案。

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并不全是限制性问题,它们大多以开放式的姿态展现在大家面前,简单来说,就是一个问题,可能会有N 1个答案供你选择。

最常见的:今天晚上吃什么;你想选择什么类型的工作;你喜欢怎样的工作方式等等。

你可以吃海鲜拌饭,当然也能烧烤大排档,不然就是一盘花生米,二两酒,随你喜欢。

限制性问题,最好解决,因为答案必然是中规中矩的具有唯一性的回答。对于非限制性问题,才是我们该绞尽脑汁的重笔墨的地方。

解决非限制性问题,首先要让自己变成“十万个为什么”,不停地提问,是快速分析问题的最佳途径。

对于提问,建议从两个双面入手,一个是自问,另一个问别人。

自问:

没有人比你更了解你自己,最快探听到你内心的声音就是自问:

每一个新的自问都是上一个自问的递进,也就更接近你追求的最简单的答案。

怎么才能改变优柔寡断的毛病 所有的优柔寡断(3)

举个例子:你考虑是否定个鲜花?

按照上面的自问模式,解读方式将会是这样:

“我订鲜花的意图?”

由此你可以看到,你之所以考虑订花,并不是非要它不可,而是你想提升生活情趣,改变室内格调,彰显自己的品位,这就是问题的核心。

通过这点你就可以了解,你已经不用再白费力气去考虑选择什么样的花束,什么品种,而是需要把精力集中在如何提升生活情趣、改变室内格调、彰显品位这些关键点上面。

了解了自问的魅力,解决问题对你而言就变得游刃有余,各种问题对你而言,或许没那么复杂乃至摸不到脉络。

很多时候,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它变成一个一个的小问题,直击的你内心的真实需求。

不要让思维困在笼子里,发散思维逃脱思想的禁锢,才能抓到最简单的答案。

马戏团有一只大象,不训练的时候,就被拴在一根矮木桩上,它可以轻而易举的挣脱开,但是这只大象从来没有这么做。

原来大象小的时候,就被拴在一根木桩上,虽然木桩很矮,但是小象的它,拼劲全身力气也无法挣脱开。

所以,小象长成了大象,但是思维没有变,它一度觉得自己无法挣脱开这个枷锁,所以便不再尝试。

这就是对自身的思维限制,这种思想一旦存在,就会束手束脚,无法获得更多的机会,所以一定要避免“小象思维”。

问出去:

就像塞涅卡说的那样:遇到不懂的事情时,最聪明的办法就是从一开始就承认自己不懂。

有时候,自己看起来一团乱麻的事情,可以把问题转嫁出去,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而且,将问题转嫁,还可以避免走进自己的思维胡同。上个世纪30年代,著名学术理论家卡尔·波普尔曾经说过:“我这辈子只看到过白色的天鹅,所以我得出结论——天鹅都是白色的!”

这样的结论不得不说极其荒谬,先不说个人眼界的宽窄,若有人发现一只黑天鹅,那么这个结论就会不攻自破,可见这个结论根本站不住脚。

问题抛出去就会大大避免出现如此可笑的结论事件,也能让你更清楚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

明确的方向感,来自于准确的抉择,清楚进度和方向再实行。

如果你已经跟着前面的步伐走到了现在,你就会知道,此时摆在我们眼前的答案不止一个,该如何作出正确的判断,我们继续讨论。

面临选择时,你会采取什么方法取得结果,是掷硬币、抓阄、还是把选择权发放出去?

比起老生常谈的办法,今天我们不如跟着军迷学习一个新的技能——来自美国军方的卡佛矩阵

首先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卡佛矩阵的背景:

在作战训练时,士兵在面对多个目标的时候,总是不能决定该打哪个靶子,因此军方便设计了卡佛矩阵。

而对于我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都可以利用它来帮助自己选择最佳答案。

当你遇到非限制性多答案问题时,你可以这么做:

关键度:这个目标究竟有多重要:

实现度:实现这个目标究竟有多容易?

确认度:实现该目标所需要的信息是否容易获取?是否容易判断自己是否实现了该目标?

脆弱度:该目标是否过于简单?

影响:实现该目标在多大程度上会影响你的生活?

可恢复性:如果没有实现该目标,你为此所白白失去的时间和精力有多少?

了解了上述条件,那么下面我们就卡佛矩阵来做一道练习题。

首先我们不妨把这些条件绘制成一个表格,在左侧尽可能多的列出自己的目标,然后给每个目标每一项分别打分,你可以选择均值7分,最高7分,最低-7分。

当然如果你感觉拿捏不准,或者实在没有头绪,那么大可以空着。

提示:如果你感觉某一项实现起来会特别费精力或者费时,应该尽量打低分数,反之亦然。

当所有数值均填写好后,将每一项的得分相加,就可以得出最终的总得分,便是卡佛分值。

我们可以练习一下,肖晓怀孕了面临是否工作的问题,对她来说,可以有三个选择:回家安胎,继续工作,换一份清闲的工作。

不过哪种选择最好呢,肖晓用卡佛矩阵的结果如下:

怎么才能改变优柔寡断的毛病 所有的优柔寡断(4)

 根据这个矩阵图,“继续工作”得分25分,应该是肖晓目前最好的选择。

写在最后:其实我们中的很多人都优柔寡断,一遇到事就心里就变得七上八下,总也拿不了一个决定,有的人好像很果敢,看问题也很独到但就是不行动,拖拖拖,到头来还是什么结果也没有。

想改变吗,那就停止“想”这个动作,快去行动起来!

最后用托马斯·杰斐逊的一句建议跟大家说再见吧:想知道自己这辈子究竟能成多大事吗?别想太多,做就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