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毛秀璞

毛秀璞悼女诗人伊蕾 毛秀璞悼女诗人伊蕾(1)

▲年轻时的伊蕾

伊蕾对我说……

一一献给战友诗人伊蕾

冰岛不是终点

眼泪让诗人复活

但愿一一

让今天死

让昨天生

(一)

老战友,女诗人,好姐姐,俄罗斯油画收藏家……伊蕾走了。

她说死后归于大海。那么现在我就在青岛海边,写她,思念她!

几天来心神不定。旧病复发。一口气喝了半斤高度白酒。街上,海面,天上。到处都是伊蕾。不,是孙桂珍。

一九八一年夏。原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诗人在泰山脚下举办笔会。叶晓山,谢克强,李武兵,刘金忠,当时老铁诗歌界精英齐聚泰山。

孙桂珍晚到。领导老叶让我接站。当时来自铁道兵某钢铁厂的孙诗人头戴白色太阳帽,很瘦。手拎俩个提包出站。我很自然地选了一个重的拎,以表战友之情。

(此举成了我们美好回忆)

当时我刚过二十五岁。伊蕾差十天三十。

毛秀璞悼女诗人伊蕾 毛秀璞悼女诗人伊蕾(2)

▲右起:谢克强,伊蕾,叶晓山,毛秀璞,刘金忠八一年于泰山

她天天读惠特曼。说笔会犹如坐牢。那天,她过三十岁生日,我们在泰山下喝酒。李武兵端一杯酒,往一块“寿“字石一泼,惹得孙诗人哭了三十分钟。!

她心里苦。后来我才知道。

谁知,半月后,因为我在家乡青岛(当时正反文艺界精神污染)的政治祸端,被好事坏种啰嗦。而事情的结局,是由孙桂珍“押送"我返回老部队。诗人押解诗人。刚好是谈诗大好机会。当时一瓶白酒,一只烧鸡,沿途近千里,“孙押司"也忘记了自己的职责。

之后,音讯两茫茫。

之后,她成了大诗人。

但是,我们仍然是最可靠,最知心的铁道兵老战友!

(二)

后来是一九九五年。我在青岛交通局局长王新春(原铁四师宣传股股长)支持下,策划了“原铁道兵作家、诗人青岛笔会"叶晓山,李武兵,谢克强,刘金忠,宋绍明,孙建军,梅梓样,马正建及沈掌荣大哥等铁道兵诗歌精英悉数出山。

伊蕾一袭长裙,飘然而至。

那时的伊蕾已经是诗歌女神。相当神秘了!她带来了自己的诗集《独身女人约卧室》签名赠送给每位战友。

毛秀璞悼女诗人伊蕾 毛秀璞悼女诗人伊蕾(3)

伊蕾赠毛秀璞珍藏的俄罗斯诗人叶赛宁画像。是的,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文学聚会。除了文友,更重要的是,我们是战友。是和平时期为祖国铁道建设贡献了浩荡年轻生命的铁道兵战友!

在岛城相聚的日子,我们说,我们唱,我们喝!似乎又返回在部队时的难忘岁月。深夜了,我们在一个客房共同难眠。我们共同设想,为这支伟大部队谱写一部不朽的英雄挽歌。

那几天,我已经为操办诗会筋疲力尽了。但伊蕾一直在为笔会费心劳神,每每提前到场,积极发言,与服务人员主动相处。

也就是在这次笔会上,伊蕾亮岀了自己诗歌观点一一她说,每次笔会,大家都想为“诗歌是什么"作个总结,但结果众说纷纭,最后只有说“诗歌什么都不是"但是可以肯定一点,诗歌在高处,在极高之处,往下渗……

一一往下渗!她的诗观让我们如拨云见日。

分手时候到了。

告別时,伊蕾与所有人一一拥抱。包括开车的,守门的,端盘子的,打扫房间的……

到我这儿,伊蕾对我说一一小毛,一,你不要犯法。二,一句话莫说三次。三,你要永远珍惜你温馨的小家庭。

伊蕾我记住了。这句话会让我回味一生!

伊蕾姐姐,我记住了,我的家,除了妻,子,孙。还有诗歌。和你一一永远的伊蕾姐姐!

(三)

再后来,我们互相联系是因为我不经意跨入了俄罗斯题材的创作。那是2000年8月,沉没在巴伦支海底的俄罗斯核潜艇“库尔斯克号”引起全世界目光的注意。但后来救援无果,118名艇员全部遇难。

我刚刚当上专业作家,就被深深震惊。在我十五年军旅生涯,后几年是在海军海南岛部队度过的。我曾经对俄罗斯媒体说,全世界水兵,除了中国,我对俄罗斯水兵的命运格外关注。当时每每午夜醒来,很多天连续失眠。我知道那是诗神缪斯的喚醒。仿佛整个巴伦支海,压在我的头顶。

是曾经旅居俄罗斯近八年的伊蕾,第一个鼓励我把这场心灵震撼用诗写出来。她曾经分析过我写诗的特点,记得她缓缓地对我说:"你敏感,天赋高,来得快,可以往短里写,也可以写组诗。"

只有象她这样了一解我的诗人,才能对我说出这般准备,且在写作时具有指导意义的话。

毛秀璞悼女诗人伊蕾 毛秀璞悼女诗人伊蕾(4)

▲毛秀璞在伊蕾帮忙下完成的的两部中俄双语诗作。

半个月之后,一部由四十五首诗汇成的大型组诗《“库尔斯克号“挽歌》完成了。(几经周折,又被俄罗斯老一代汉学家克拉拉女士译成俄文,并在俄多家报刊发表。我成了俄罗斯文学界悼念那场人类灾难的唯一一位外国诗人)这部作品不仅让我渲泄了积压的情感,更让我由此推开了异域一扇难得的文学窗口。

中国与俄罗斯同属诗歌大国,普希金与李白同是我们的诗歌先贤,血脉相连。后来在俄罗斯“中国年"活动中,俄罗斯政府授予我一枚“国际友谊勋章"对此,我要感谢很多人。

当然包括伊蕾(为了感谢她,《“库尔斯克号"挽歌》组诗中,有一首是专门献给她的)再后来,又是在她的热心鼓励下,我主编了《中国当代诗选一一中俄文对照》主编这部诗选的艰难困苦一言难尽。但有伊蕾这样的

战友加诗人参与,使这部填补中国诗坛某项空白的双语诗选终于顺利诞生。

而且犹如天助,刚好赶上“北京俄罗斯文化中心"开业,伊蕾又帮忙策划了一场高规格的首发朗诵会一一俄罗斯驻华大使馆代办陶米恒,文化参赞梅杰列夫等亲自出席,中方更是高人云集一一时任中国对外友好协会会长.。

陈毅之子陈昊苏(他当时负责出版了《中国诗歌六十首一一中俄文对照》前文化部部长王蒙,俄语专家高莽,李英男,李雅兰,刘文飞,汪剑钊等款款降临。诗人更是高手云集一一林莽,树才,唐晓渡,李小雨(也是铁道兵出身的女诗人。已故)翟永明,梁晓明,潘洗尘,高兴,莫非,冰虹等纷纷捧场。

青岛诗人秋窗,高伟,墨林等专程从青岛飞往北京。青岛市外办,市文联还专门派人协带贺信前往祝贺。

毛秀璞悼女诗人伊蕾 毛秀璞悼女诗人伊蕾(5)

毛秀璞主编《中国当代诗选一一中俄文对照》首发式。右起:翟永明,伊蕾,冰虹,秋窗,高伟,李小雨(已故)二O一三年于北京俄罗斯文化中心写到此,我必须要感谢两位老友,一位是尹建平,一位是孙少力。

建平也是1955年生于青岛,比我小几个月。当年他小小年纪传奇般考入总政歌舞团,

他对艺术的超常付出一直是我努力学习的楷模。那天,他和我的老朋友,也是当年总政歌舞团优秀舞蹈家小郑也来了。可是他们刚到北京俄罗斯文化中心,还没落座,就接到恩师刘英在三O一医院病危的通知。老师弥留之际,不得不马上赶去医院见上最后一面。

少力一九七O年十月与我一起考入铁道兵文工团的“发小"老战友。我们一起在铁政文工团舞台上慢慢长大。她自强,自尊,作为海军潜艇艇长的女儿,她身上有一种天然的人格力量。对我的文学创作一直给予不可替代的鼓励。似乎是我诗歌创作的某种源泉与动力。对此,我为她写的公认的佳作《秋恋》便是最好的诠释。

那天少力也来了。因为我要准备发言与朗诵,事先想好让伊蕾专门陪伴她,因为都是铁道兵。或者:让专程从北京大西头前来捧场的女舞蹈家独坐观众席。

那天我着实辉煌了一把一一不仅受到陈毅之子及俄罗斯人的大加赞扬,还与李立三之女,拥有中俄双母语的李英男大姐一起登台,用中俄双语共同朗诵了我的诗。

活动很顺利。这一切都离不开伊蕾。从事先策划到活动当天,她可谓费尽了脑汁。大家都知道,外事无小事,一旦出差错,后果不可想象。

那是个寒冷的冬日。我们的飞机清晨到达,她已在机场等候许久。重逢自强是兴奋的。她先带我们去吃早餐,路上很快切入诗歌的话题。青岛的诗人向她流露出发自内心的尊敬,而她不经意的一句话,让大家眼前一亮一一她说,世界上,诗人的语言最准确。

这是从诗歌骨头里闪出的光亮!

那天饭后她坚持付款(她没固定工资,让她破费。这事想起来让我至今愧疚)然后再带我们去布置会场,又和小雨,小翟,秋窗,冰虹一起排练开场要朗诵的普希金的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是的,因为她的操劳,她的稳,以及她的诗歌声誉,看得出,与会诗人与俄语专家,都喜欢她,尊敬她一一一位不可多得的中国当代女诗人。

之后,我们曾经构想,在中俄双语诗领域继续拓展,让更多中国当代优秀诗插上俄语翅膀。我们策划的翻译出版计划很大,很周密。但对此,伊蕾她一一出师末捷身先死一一

安息吧,伊蕾!不仅中国诗坛会牢记你,相信你热爱的俄罗斯,也会记住你的诗,与你神秘的诗人肖像!

毛秀璞悼女诗人伊蕾 毛秀璞悼女诗人伊蕾(6)

--------------------------

毛秀璞简历

1955年生于青岛。国家一级作家。(俄罗斯政府“国际友谊勋章”获得者)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青岛市文联专业作家。十五岁考入解放军铁道兵文工团 从事舞蹈专业。十七岁开始写诗并发表。早期作品《天鹅之死》获《北京文学》1981年优秀作品奖。

出版诗集《倒流的时光》《母亲的黑头发》《“库尔斯克号”挽歌——中俄文对照》《一百单八将新诗譜》《你好,俄罗斯!一一中俄文对照》等。

主编大型纪实文学《铁血兵魂》诗选《凝望汶川》《中国当代诗选——中俄文对照》等。

部分作品翻译成俄文、英文、波兰文等发表。

2004年由俄中友好协会授予“俄中友谊勋章”。

2006年由俄联邦政府授予“国际友谊勋章”。(现任诗人外长拉甫罗夫亲笔签署)

2014年受中国作家协会委派,出席42届波兰“华沙之秋国际诗歌节”作品 《辛波斯卡 -- 中波文对照》获最佳作品奖。

编辑:方迎欣《白浪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