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的电影是《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细节(林恩的中场战事)(1)

这部电影是李安在2016年执导的作品,刚上映时以拍摄技术创新引起热议,时至今日才有机会观看。在小屏幕上观影,几乎感受不到所谓的技术创新,最大的感触就是现实的表演与过去的战场不停的切换。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细节(林恩的中场战事)(2)

这是一种典型的对比手法,意在反映比利在战场受到的创伤,即使回到现实社会仍无法淡忘。如果说电影是反战的,似乎又不完全,毕竟主角最后回归战场也不能说完全不情愿。我个人的理解,导演的意图不是要拍摄一部反战的电影,真正的主题应该是一个男孩的成长,在经历创伤后由惊恐到迷茫再到坚定。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细节(林恩的中场战事)(3)

说了这么多,差点忘记介绍剧情。其实剧情很简单,美国出兵伊拉克,打着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口号,把自己包装成世界和平与民主的守护者,打击恐怖分子,为民众修路建学校搞建设,其真实目的就是石油,电影中的姐姐直接点明了真相。而在当时的社会,包括美国的民众都深信他们国家包装的形象。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细节(林恩的中场战事)(4)

当战事陷入泥潭,当地的百姓纷纷拿起武器反抗美军,政府伪装的形象快要掩盖不下去的时候。一支小部队发生了英雄的一幕,一名士兵也就是比利·林恩冒着生命安全营救了同伴。这一幕刚好被摄像机拍下,视频被传到美国后,举国沸腾,兴奋的民众把他们称为英雄,再次回到相信战争正义性的立场。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细节(林恩的中场战事)(5)

这支小部队应召回美,展开巡回表演,进一步加强民众的信心,激发爱国热情。他们甚至和真命天女一起在橄榄球比赛中场进行表演,但比利在表演中一直在内心回放战场的种种记忆,这就是片名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由来。他在战场的举动,只是下意识的反映,并不是对战争对国家的认同,他陷入迷茫。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细节(林恩的中场战事)(6)

他一开始的参军不是自愿,而是为了维护姐姐打了姐姐的男友,被迫参军逃避罪责。当他回来后,姐姐发现了他的战争创伤,坚决不让他重返战场。但他已经被打上了英雄的标签,还在表演中结识了一名美丽的啦啦队成员。新结识的女友之所以爱上他,完全是被他的英雄光环所吸引,如果做了逃兵爱情也就没了。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细节(林恩的中场战事)(7)

橄榄球俱乐部的老板也看上了这支小部队的英雄故事,想拿来拍一部电影,但只愿意付给大兵们一点点钱。口里说着为他们骄傲,把他们称作英雄,但心里全是生意,对所谓的战争英雄没有敬意丝毫。比利在最后终于爆发了,把老板狠狠地怼了回去,也坚定了重返战场的决心,和战友们互说着love离开。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细节(林恩的中场战事)(8)

比利重返了战场,那么他真正的成长了吗?唯一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歌手鲍勃·迪伦有一首歌叫《答案在风中飘扬》,里面有两句歌词是这样唱的,一个人要经历多长的旅途,才能成为真正的男人?比利经历了战争,经历了荒唐的表演,以及民众对英雄虚妄的崇拜,他真正成长了吗,成为真正的男人了吗?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细节(林恩的中场战事)(9)

电影中他常常与姐姐打趣自己将以处男之身死在战场上了,如果他和新结识的女友发生了关系,不再是处男之身,他就成为真正的男人了吗?我想答案肯定不是的,是否成为真正的男人和是否是处男没有关系。七下南洋的郑和,是一名太监,肯定也是处男,但丝毫不影响他是一个真正的男人,甚至是伟大的人。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细节(林恩的中场战事)(10)

那什么才是真正的男人,要怎样才能成为真正的男人呢?李安在电影中没有给出答案,鲍勃·迪伦在歌中只是说“那答案,我的朋友,在风中飘零,答案随风而逝”,也是没有给出答案。我想也许这个问题就没有答案,真正的男人就是个无法明确定义的概念,更加无法讨论如何成为。在艰难的人生历程中,无论是做了逃兵还是勇敢重返战场都不是标准答案,答案在每个人心中,在其他人口中,更在风中飘零。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细节(林恩的中场战事)(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