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日常生活里,因为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对于老人的养老孝顺问题,肯定是常常被提到的一件事情,而国家现在已经允许生三胎了,许多年轻人也常常被催促生小孩,其中有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有的人恐怕耳朵都要磨出茧子了,那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什么是孝

要知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真正含义,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古代的孝,古代的孝和大家所想的孝其实差别还是很大的,孝道文化是一个比较广义的事情,不像现在理解的仅仅是尽心的奉养自己父母。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什么意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1)

《史记》里说“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于沟淢。”,这里的孝是祭祀的意思;《诗经》里说“靡有不孝,自求伊祜。”,这里的孝是效法的意思,《汉书》里说“故以天子之尊,尊养三老,视孝也。”这里的孝是尊亲敬老等善德的通称,总体来说“孝”是一种规则,并不是仅仅说是对于老年人的奉养。

古人所讲的孝,其实算是古代宗法制社会的一部分,就是说这个孝其实是忠君忠父思想的一部分,这里的忠君忠父不是简单的那种奴才思想,而是老幼尊卑的忠孝,毕竟在秦之后是大地主的世家统治,皇帝不过是士族的代表,因此才会有皇帝轮流做,明天到我家的说法,这里的尊卑其实才是这个孝的本质。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什么意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2)

无后为大

《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孝的本质是尊卑,不仅是皇权对士族的尊卑有序,也是年轻人对于家中老者的尊卑有序,那这里的无后就是重点,到底是没有孩子还是什么其他的事情。

《左传》里说:“孟尝绝嗣无后也”,这里的无后就是没有后代的意思,《理惑论》里说“牟子日:‘道之言导也。导人致於无为,牵之无前,引之无后,举之无上,抑之无下。”,这里的无后是说没有落后的意思,《资治通鉴》里说:“(苏代)对日:‘愿王受之而勿称也。秦称之,天下安之,王乃称之,无后也。’”,这里的无后是不迟的意思。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什么意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3)

《孟子》里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的后面有个解释,就是舜娶媳妇的时候,没有告诉自己的父母,也就是结了以后再告诉其实不迟,显然这是没有尊重自己的父母,而古代的孝,基础就是尊卑,不尊敬父母就是最大的不孝,因此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实际上说的是尊卑问题。

结语

不论是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对别人的尊敬肯定是最重要的,更何况那还是你的父母,只有尊敬父母的人也才是尊敬自己的人,孝顺父母也是必须的,毕竟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需要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