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主李煜降宋后,被幽禁在汴京,封号“违命侯”,还拜为左千牛卫将军,多么讽刺!这个官职在唐朝可是正经的从三品大员,在北宋不过是无职无权的散官罢了。

李煜学不来刘禅的“乐不思蜀”,也没能享受到同等待遇,深受痛苦郁闷的折磨,在朝不保夕的危机之下,只能将满腹心思尽付一曲曲《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悲歌中去。

用自己的认知评价李煜的一生(李煜追忆逝水年华)(1)

闲来读诗词,今日一起走进“绝代才子薄命君王”李煜的亡国之痛与囚徒之悲:

浪淘沙·怀旧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浪淘沙”是唐代教坊曲名,又叫“卖花声”。相传写下这首词后不久,李煜便郁郁而终,享年42岁整(生日、祭日皆是七夕)。阶下囚的生涯不满三年,李煜含泪写下诸多感人肺腑的不朽华章。

词的上阕以一场春雨开篇,清晨醒来的李煜面对残酷的现实,回想深夜的梦境,痛苦倍增:

用自己的认知评价李煜的一生(李煜追忆逝水年华)(2)

门帘之外,淅淅沥沥的雨声未曾断绝,浓郁的春光即将步入衰败残破的境地,李煜醒来之时只裹着一件薄薄的绸缎被子,实在难以抵挡清晨寒意的侵袭。回想梦里仿佛忘却了自己被幽禁在汴京的囚徒身份,在南唐华美的宫殿中贪恋着片刻的欢娱,载歌载舞的情景。

有人说,假如没有享受过幸福的喜悦,便不会知道痛苦的深度。自小锦衣玉食的李煜过了30多年高高在上的幸福时光,如今不到3年的囚徒日子,比起普通百姓来说自然算好,但跟当初相比,云泥之别,难以适应也是情理之中。

用自己的认知评价李煜的一生(李煜追忆逝水年华)(3)

从梦醒之初,转入回忆之中,身处残酷现状,贪恋往日年华,只能让自个的心情更加跌入谷底。“阑珊”二字意为衰残,在李煜的心里,衰残的何止是春光,更是自己的人生。

词的下阙移步换景,李煜不敢独自凭栏望江山,生怕触景伤情,难见故国,徒增无限酸楚:

独自一人还是不要站在高楼凭栏远望了,见到眼前山河秀丽,便会想起从前拥有的无限江山,心中遗留下来的只有无限的伤感。分别时那般容易,如今想要再见一面何其艰难!如同流逝的江水、被风雨摧残的落花,春天马上离去了。对比往日与如今,一个是天上,一个是人间。

用自己的认知评价李煜的一生(李煜追忆逝水年华)(4)

只有真正经历过,才能有切身的体会。李煜曾写过“无言独上西楼”,如今不愿独自凭栏,因为深深地知道那只会平添痛楚,因为看不见“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说的不仅仅是故国江山,还有李煜旧日的时光与故人。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叹息春天的归处,其实也在思考自己的去处。

前文言说春意衰残,末尾答曰天上人间。

梦境与现实,春去也,人亦去,魂归何处?

用自己的认知评价李煜的一生(李煜追忆逝水年华)(5)

李煜多数反映亡国之痛的词作,通常哀婉动人,意境深远,轻易带给读者无尽的想象,细读让人回味无穷,而且一首更比一首凄凉,动人心魄。

(本文原创,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