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戏,讲究的是人戏合一,让人产生共鸣代入感强,而唱歌除了得感情拿捏到位,最基本的至少有一点就是不能破音。而在歌曲《开到荼蘼》中王菲则偏偏唱到破音却大受好评,因为这是王菲首次运用破音技巧,用来体现出一种恐惧爱情的绝望心态。

林夕谈王菲(林夕最满意的一首词)(1)

每只蚂蚁,都有眼睛鼻子

它美不美丽,偏差有没有一毫厘

有何关系

每一个人,伤心了就哭泣

饿了就要吃,相差大不过天地

首先被这首歌吸引是因为它的歌名,“花开荼蘼”觉得很唯美又有点悲。后来专门去查了资料看看歌名是否如我所理解。

林夕谈王菲(林夕最满意的一首词)(2)

荼蘼,蔷薇科,落叶小灌木,攀缘茎,茎上有钩状刺,羽状复叶,小叶椭圆形,花白色,有香气,夏季盛放.荼蘼过后,无花开放.因此人们常常认为荼蘼花开是一年花季的终结。宋代王淇《春暮游小园》诗:''开到荼蘼花事了'',和这个意思一样。

开到荼蘼是出自《红楼梦》的,全句是「开到荼蘼花事了」,在《红楼梦》中是女仆麝月抽到的花签,荼蘼花在春季末夏季初开花,黄白色有香气,夏季才盛放,所以开到最后的花是它,凋谢后即表示花季结束,所以有完结的意思。而「开到荼蘼」的意思就是花已凋谢,一切结束。

林夕谈王菲(林夕最满意的一首词)(3)

《开到荼蘼》是林夕最满意的歌词,说实话,就算不是是听,而是拿着歌词慢慢琢磨,尽力附会,也不知道歌词到底是什么意思。而整首歌对于我个人来说最有感慨的,其实只有一句:“最后剩下自己,舍不得挑剔;最后对着自己,也不大看得起”……这真是我现在经常心情的写照……

林夕谈王菲(林夕最满意的一首词)(4)

但我想,别人也许这句不懂,而对其他另外的句子却很喜欢。也许,那种明白无误的歌词,其实很傻?暧昧或含混,其实也是词的必然属性,诸如分行,不断抛弃意向和场景的线性关系,语境的离奇,都是原因吧。而今天看不懂得,也许需要等到明天。

林夕谈王菲(林夕最满意的一首词)(5)

《开到荼蘼》这首歌是在1999年发行,而在21年之后,王菲的唱腔听起来依旧如此独特;C.Y.Kong的编曲现在听起来依然前卫;林夕的歌词依旧像软刀子毫不留情地在心上划出一个口子,尖锐得毫无90年代特有的那种只关情爱的软绵绵的老气。

第一次听这首歌是在自己失恋了之后消沉的那段时间,当时自己也一直在思考究竟当我们在谈论爱情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为什么爱情结束的时候连自己都不大看得起自己。后来走出失恋在听到这句歌词的瞬间,突然有种顿悟的感觉:每一个人,碰到所爱的人,却心有余悸

林夕谈王菲(林夕最满意的一首词)(6)

所有事情都没差,包括心底的惊涛骇浪,包括开到荼靡的爱情。心有余悸,这也是爱情的一部分,开到荼蘼也是爱情最后的结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