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临夏免费景区(甘肃省甘南临夏州5A)(1)

炳灵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

甘肃临夏免费景区(甘肃省甘南临夏州5A)(2)

炳灵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位于永靖县城西南35公里的大小积石山。积石山虽然地处西北高原,但风景独好。炳灵寺石窟就开凿在黄河右岸的小积石山的大寺沟西侧的崖壁上。炳灵寺所在的积石山山岩的地质结构系细黄沙岩,易于开凿雕造,但不耐风化潮解。由于该地气候干燥,加之峭壁的高处,岩层往往突出如屋檐,对部分窟龛起着遮蔽风雨和太阳曝晒的作用,因而许多窟龛造像虽经千百年的岁月,至今仍得以相当完整地保存着。

甘肃临夏免费景区(甘肃省甘南临夏州5A)(3)

炳灵寺的所在地理位置,地处古代中西交通要道“丝绸之路”陇西段的一条支线上。佛教徒在炳灵寺建寺开窟及造像活动,在西晋时便已开始。十六国时期,鲜卑族乞伏部贵族所建立的西秦政权,崇信佛教,一时内地及西域高僧云集于此,译经传法活动十分活跃,西秦境内的小积石山大寺沟,即炳灵寺石窟一带,便成了当时佛教一大胜地。

甘肃临夏免费景区(甘肃省甘南临夏州5A)(4)

“炳灵”,是藏语“十万佛”的音译,意译相当于汉语的“千佛山”、“万佛洞”。炳灵寺石窟的正式营建始于西秦建弘元年(420年),后历经北魏、北周、隋、唐,不断进行开凿修造,元明时期仍有修妆绘饰。现存窟龛183个,共计石雕造像694身,泥塑82身,壁画约900平方米,分布在大寺沟西岸长约200米,高60米的崖面上。

甘肃临夏免费景区(甘肃省甘南临夏州5A)(5)

石窟以位于悬崖高处的唐代“自然大佛”(169窟)以及崖面中段的众多中小型窟龛构成其主体,其中唐窟占三分之二以上,共计20窟,113龛。北朝的代表性作品如169窟的泥塑观音,125龛的石雕释迦牟尼和多宝佛等,均为炳灵寺石窟的艺术杰作。

临夏和政万兽谷景区

甘肃临夏免费景区(甘肃省甘南临夏州5A)(6)

和政县万兽谷景区有桦林古动物化石埋藏原址馆、地质剖面和地质公园主碑广场三个主要景点,是探秘远古生命的绝佳窗口。万兽谷景区群山环抱绿树四合、田园纵横、村落点缀、炊烟缭绕,令游客置身于人间仙境,是观赏自然生态、领略田园风光、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甘肃临夏免费景区(甘肃省甘南临夏州5A)(7)

万兽争辉的九山怀抱,气势恢宏的主碑广场,象征生命回响的桦林古动物化石埋藏馆尽收眼帘,远处田园纵横,炊烟缭绕,空濛的田园风光一览无余,它们共同组成了万兽谷风景状丽的景观,如同神来之笔,令人流连忘返。

临夏和政法台山景区

甘肃临夏免费景区(甘肃省甘南临夏州5A)(8)

临夏和政法台山景区:甘肃法台山景区位于甘肃省和政县松鸣镇,毗邻国家AAAA级风景区松鸣岩,是甘肃省唯一集冬春冰雪运动、夏秋避暑度假为一体、四季皆宜的休闲度假胜地。 法台山景区自2018年推出高空漂流项目后,近日又相继推出5D玻璃吊桥、高空秋千、神秘喊泉、彩虹滑道等新型娱乐项目,深受游客欢迎。

甘肃临夏免费景区(甘肃省甘南临夏州5A)(9)

法台山景区注重标准化、专业化旅游服务,夏秋休闲采摘漂流、冬春考古滑雪嬉戏,该景区已打造成了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全域四季文化旅游综合体。

积石山大墩峡景区

甘肃临夏免费景区(甘肃省甘南临夏州5A)(10)

积石山大墩峡景区: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大墩村地处甘青两省交汇地带,大河家镇以西2.5公里处,西与孟达天池相近,北与积石雄关相连,是该县“保安三庄”之一,保安族人口占全村人口的95%以上,保安族历史悠久,民俗文化浓郁,村内有多处保存完整的保安族古民居,保安族口头语言保留完整,村中心保留有大墩古城墙遗址。

甘肃临夏免费景区(甘肃省甘南临夏州5A)(11)

村西的大墩峡是国家AAA级景区,峡内群山叠翠,灌木丛生,奇花异草满山遍地,石壁犹如刀削斧砍,石峰间青松倒挂,姿态各异,谷底清溪潺潺,流泉飞瀑遍布其间;植物茂盛,景色秀丽。在盛夏季节,这里的温度也只有15至22度之间,是休闲避暑的好地方。

甘肃临夏免费景区(甘肃省甘南临夏州5A)(12)

大墩峡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大河家镇西6公里,拥有区位优势、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三大优势。区位优势是甘青两省五县的交汇处,依黄河而生,东临黄河三峡,南面是保安三庄之一的具有浓郁保安族风情的大墩村,西靠AAAA景区孟达天池;景区由叭口沟、湾架山、注洼沟三部分组成,峡内群山叠翠,灌木丛生,奇花异草充满山谷,谷底清溪潺潺,山间飞瀑遍布,更有奇特古老的变质岩景观;大禹文化、保安族民俗文化是其人文优势。

临夏市八坊十三巷景区

甘肃临夏免费景区(甘肃省甘南临夏州5A)(13)

临夏市八坊十三巷景区:八坊十三巷位于临夏回族自治州首府临夏市,是临夏民族风情的古街区。临夏古称河州,临夏市内的回民又称“八坊人”。“八坊”和“河州”同时成为了临夏的别称从唐朝至今,围绕着八座清真寺形成了八个教坊、十三条街巷,故称为“八坊十三巷”。它融合了回族砖雕、汉族木刻、藏族彩绘,集民族特色、休闲旅游、绿色生态、人文科教为一体,呈现出穆斯林的生活画卷,是河州民族民俗文化名片,民族建筑艺术“大观园”。

和政松鸣岩风景区

甘肃临夏免费景区(甘肃省甘南临夏州5A)(14)

和政松鸣岩风景区:松鸣岩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和政县城南23公里处的太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距兰州市110公里,距临夏市45公里康临高速下接临康和二级公路直达景区,交通十分便利。景区顶峰海拔2736米,总面积33平方公里。景区与太子山逶迤相连,小峡河奔腾于峡谷之间,青峰接云,古松参天,四季云雾缭绕,终年流水潺潺;每当山风劲吹,松鸣石壁,似千军万马奔腾于峡谷之中,经久不息,松涛声震荡峡谷,故名“松鸣岩”。

甘肃临夏免费景区(甘肃省甘南临夏州5A)(15)

景区由西方顶、南无台、鸡冠峰三峰构成,突兀挺拔状似笔架。相传神笔马良每次做完画之后,便把他那支神笔搁置于此,故又称此山为“笔架山”。景区内有多处景点,在南无台悬崖上有一段人凿横道,因其险峻而称“天桥”。“天桥”之上于悬垂的石崖间有一形状奇特的马尾松,被称作“万年松”。过“天桥”向北数十米处便是“一线天”胜景。从“一线天”拐“之”字向南为仰天池,池水自石崖渗出,清澈见底,常年不竭。在松鸣岩观音殿,还有一处非常奇特的景观—神泉。相传,此泉乃观音菩萨玉净瓶中甘露所化,自莲花宝座下渗出,盈而不溢,涸而不竭,水质清冽。饮之,遂心愿,驱百病,润心神。数百年来,民间争相饮之,从者甚众。

甘肃临夏免费景区(甘肃省甘南临夏州5A)(16)

另外,松鸣岩景区景点还有:幽寺钟声、拜殿秀色、大殿雄姿、松鸣飞瀑、百鸟朝凤、小康之家、鸳鸯湖、松鸣塔、夫妻树等。松鸣岩国家森林公园是临夏州最大的一片原始森林,这里的古松千奇百怪,各具风姿,有的如孔雀开屏,有的似掠鹰腾起,还有状似葫芦的葫芦松、独松迎客的迎客松、凄美感人的同心松、虬根交错的“群龙赴会”、通根相拥的连理松;更有那令人顿悟禅理的千佛手,雍容富贵的华盖千年,高耸入云、挺拔傲立的擎天柱等奇异景观。景区内云杉、冷杉、马尾松遍布山野,古树参天,四季苍翠,故有“须弥翠色”之景名,列“宁河八景”之首。阳春三月,这里鸟语花香,流水潺潺;炎炎夏日,这里绿荫浓浓,凉风习习;金秋十月,这里漫山红遍,层林尽染;寒冬腊月,这里雪山青松,相映成辉!

永靖黄河三峡风景区

甘肃临夏免费景区(甘肃省甘南临夏州5A)(17)

永靖黄河三峡风景区:甘肃省永靖县黄河三峡风景名胜区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临夏回族自治州北部,距省会兰州市44公里,西与青海接壤,东北与兰州相连,贴近欧亚大陆桥和兰青线,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素以刘家峡水电站、炳灵寺石窟闻名于世。黄河呈“S”形流经县域107公里,形成了炳灵峡、刘家峡、盐锅峡三大峡谷景观,构成了黄河三峡风景名胜区,总面积214平方公里。境内自然风光俊奇秀美,名胜古迹星罗棋布,古今文化交相辉映,是一处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旅游胜地。

甘肃临夏免费景区(甘肃省甘南临夏州5A)(18)

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炳灵寺石窟;有“黄河明珠”之称的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三座水电站,是我国水电事业的摇篮,2004年刘家峡水电站被列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炳灵湖、太极湖、毛公湖是西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淡水湖,水域面积达158平方公里,占景区面积的73.8%,形成了西北黄土高原特有的“高峡平湖”风光;以炳灵石林为代表的丹霞地貌面积达30多平方公里,在我国西北地区十分罕见,被古人誉为“天下第一奇观”;太极岛是黄河中上游最大的人工湿地,灰鹤、白鹤、釉顶鹤等26种2万多只珍禽在这里栖息;境内挖掘出的恐龙足印群化石地质遗迹规模大,种类多,遗存完整,堪称世界之最,2001年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黄河两岸有遗存丰富灿烂的仰韶文化、齐家文化和辛甸文化,被称为“彩陶之乡”,出土的“彩陶王”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甘肃临夏免费景区(甘肃省甘南临夏州5A)(19)

景区内花儿、傩舞、贤孝、财宝神等民俗和民间文艺多姿多彩、淳朴独特,被联合国非物质遗产保护组织列为“临夏花儿采集地”。

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

甘肃临夏免费景区(甘肃省甘南临夏州5A)(20)

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是国家二级博物馆,成立于2003年,位于和政县城关镇梁家庄新村。该馆分一期馆和二期馆两个部分,占地面积65亩,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馆藏各类古动物化石30000多件,分三纲8目150个属种,其中一级品50多件,二级品180多件,三级品350多件。

甘肃临夏免费景区(甘肃省甘南临夏州5A)(21)

该馆现有基本陈列“和政四大古动物群化石展”和“和政四大古动物群生态复原展”,共展出四大动物群不同时期代表性的1500多件精品古动物化石。其中,“和政四大古动物群化石展”荣获第十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开馆以来,该馆共接待观众100多万人次,相继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甘肃省绿色单位建设环境教育示范基地、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政科研基地。

甘南尕秀藏寨文化生态旅游区

甘肃临夏免费景区(甘肃省甘南临夏州5A)(22)

甘南尕秀藏寨文化生态旅游区:尕秀村,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毗邻国道213线,距碌曲县城23公里,平均海拔3000米,被誉为"行走的帐篷城"。这里属高原湿润气候,旅游资源丰富民俗文化深厚,是一个融自然风光、民族文化、民间传说、人文景观为一体的特色生态村。

甘肃临夏免费景区(甘肃省甘南临夏州5A)(23)

走进尕秀,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拔地而起的藏家民居、一座座独具特色的藏式门楼、一条条通畅整洁的水泥村道、一处处错落有致的休闲广场。

甘肃临夏免费景区(甘肃省甘南临夏州5A)(24)

目前,尕秀村不仅完善了村庄的整体布局和设施功能,在住房特色化及旧街风貌改造时,完整保存了敦克尔古城风貌,突出了尕秀村生态人居的优越环境,同时房屋标准统一,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条件齐全。

碌曲县则岔石林景区

甘肃临夏免费景区(甘肃省甘南临夏州5A)(25)

碌曲县则岔石林景区:位于碌曲县城南52公里处的拉仁关乡则岔村,是一处由石杰岩组成的地貌景观。景区全长22公里,面积2万多公顷,是我国少有的集森林、草原、石林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则岔石林全长10公里,是一处由地壳变化上升造成的硅灰岩石景观,经过长年累月的风雨剥蚀和流 水的侵蚀,形成各异的奇峰怪石,巍然屹立,远远望去,如一片岩石森林,有猴子窥月、玉女老妪、将军峰、和尚石等星罗棋布的奇峰怪石。壁立千仞的石峰间有长近百米的“石门一线天”,宽仅容一驮畜经过,潺潺流水穿石门而过,石门内修有百米的木栈道,供游客出入,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是进入石林的必经之路。

甘肃临夏免费景区(甘肃省甘南临夏州5A)(26)

壁立千仞、刀壁斧削般的则岔石林,以其鬼斧神工的奇特造型和森林茂密的秀丽景色,具有峨嵋之秀、华山之险、泰山之雄、黄山之奇的特点,可与昆明石林媲美,与四川九寨争秀。这里是造山运动地块抬升后,经流水侵蚀、风雨剥蚀而形成的大面积硅灰岩石林在则岔石林的峰顶及岩洞中,有大量古海洋生物化石。在藏族人民的心中,则岔石林的每一座山峰,都与藏族人民的英雄之神格萨尔王的故事有着密切联系。

甘肃临夏免费景区(甘肃省甘南临夏州5A)(27)

洮河南岸溯则岔石林向南,山青水绿,奇花异草飘散幽香,珍禽异兽出没林间。远远望见耸立的石壁组成的天然屏障,雄伟奇险。行至石林脚下,则见一条石峡訇然裂开,则岔河从中奔腾而出。相传此“一线天”为藏族史诗中的英雄格萨尔一剑劈开,成为进入石林的唯一通道。如今,石壁上还留有马蹄印痕,相传为格萨尔坐骑所为。 则岔石林景区共有三道石门,“一线天”为头道石门,越往里则越险,风景也越奇,尚有人迹未到之处。

舟曲县拉尕山景区

甘肃临夏免费景区(甘肃省甘南临夏州5A)(28)

舟曲县拉尕山景区:拉尕山景区位于昆仑山支脉岷山腹地白龙江上游33公里处,景区总面积2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600米,山上亚热带、温带和寒带森林植被垂直分布明显,山上有“赤壁神窟”、“碧海青天”、“转经亭”、“勇士布阵”、“桦树坪”、“拉尕山天池”、“神羊径”、“日月潭”、“黄花天池”等大小景点31处,是甘南地区一处广受好评、集会议、休闲、避暑、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旅游度假区。

甘肃临夏免费景区(甘肃省甘南临夏州5A)(29)

拉尕山,在藏语中意为“神仙喜爱的地方”,山中旅游资源聚藏寨、溪流、草地、森林于一身,融北国的雄浑磅礴与江南的婉约秀丽为一体,有“拉尕仙境”之美誉。每逢农历五月初五,白龙江两岸的藏族同胞都聚集到拉尕山,举行隆重的祭山仪式。

合作市当周草原景区

甘肃临夏免费景区(甘肃省甘南临夏州5A)(30)

合作市当周草原景区:当周草原风景区位于合作市郊南山脚下,距市中心2.5公里,地形起伏缓和,植被完好、空气清爽洁净、日照丰富。夏季,绿草如茵,各种野花争奇斗妍,绚丽悦目。森林、草原、公园融为一体,自然与人工景观的完美结合,构成了旅游区优美的风景园林景观。

卓尼县大峪沟景区

甘肃临夏免费景区(甘肃省甘南临夏州5A)(31)

卓尼县大峪沟景区:大峪沟景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木耳乡大峪沟,距县城12公里,总面积105214.6公顷,洮河水系支流大峪沟从北向南贯穿全境70公里,为迭山山脉的北坡,流水成韵、青山滴翠。大峪沟共有9条支沟,依次为云江峡、旗布峡、桑布沟、阿角小沟、阿角大沟、燕麦沟、扎崖它沟、巴什沟、涅座沟等,分布在大峪沟东南,仿佛一把遗落人间的巨形扇子,扇面浓墨重彩,描绘出无数奇山异水。景区迭山主峰扎伊克嘎海拔4920米(秦岭最高峰),沟口海拔2500米,相对高差达2400米,因此景区内生物垂直分布差异大,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色彩斑斓,对比鲜明。

甘肃临夏免费景区(甘肃省甘南临夏州5A)(32)

景区辐射木耳和纳浪两个乡镇,包括西尼沟、纳浪沟、博峪沟和木耳沟以及洮河南岸丰富的觉乃藏族民俗文化。景区与九寨沟齐名,有”南有九寨沟、北有大峪沟“之美誉。

临潭县冶力关景区

甘肃临夏免费景区(甘肃省甘南临夏州5A)(33)

临潭县冶力关景区:冶力关,藏语称“拱郎囊”,位于临潭县城东北部,距县城112公里,正西沿合冶公路距甘南州府合作90余公里,北距省会兰州160公里,是省内理想的度假避暑旅游胜地。该景区山水秀美、风景如画,被誉为“兰州的后花园”、洮河之滨的“瑞士绿岛”。

甘肃临夏免费景区(甘肃省甘南临夏州5A)(34)

这里也是驰名陇上的洮州花儿的发祥地,一年一度的花儿盛会蜚声中外。冶力关山奇水秀,风光旖旎,气候宜人,四季分明,交通便利,通讯畅通,是一个正在开发建设的新型旅游小镇。冶力关景区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这里的自然带谱完整,山势险峻,风光秀丽,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甘肃临夏免费景区(甘肃省甘南临夏州5A)(35)

境内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莲花山、景色秀丽的冶木峡,风光旖旎的天池冶海,形态逼真的千年睡佛,峰峦叠嶂的石林风光,鬼斧神工的省级地质公园赤壁幽谷,神奇绝伦的镇关雄柱,绿涛茫茫的黄捻子国家森林公园,构成了险、峻、奇、秀、幽的自然景观,成为典型的高原丘陵型森林旅游胜地,位列甘南十大王牌旅游景点。

甘肃临夏免费景区(甘肃省甘南临夏州5A)(36)

辖区内还有具有历史意义的农牧民起义遗址—泉滩,及水池县古城、巩令城、石关堡、新城堡、石峡堡、洪家庄堡、石城堡、石庙堡等多处古城堡遗址。紧张的工作、生活之余,逃离喧闹的都市,来到冶力关风景旅游区,在青山绿水之间,观赏山林野趣,融入自然风光,沐浴新鲜空气,调节身心,陶冶情趣,一定会让你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期。

拉卜楞寺

甘肃临夏免费景区(甘肃省甘南临夏州5A)(37)

拉卜楞寺: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藏语全称为:“噶丹夏珠达尔吉扎西益苏奇具琅”,意思为具喜讲修兴吉祥右旋寺。简称扎西奇寺,一般称为拉卜楞寺。拉卜楞寺是藏语“拉章”的变音,意思为活佛大师的府邸。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被世界誉为“世界藏学府”。鼎盛时期,僧侣达到4000余人,1980年对外开放旅游。2018中国西北旅游营销大会暨旅游装备展上,入围“神奇西北100景”榜单。

甘肃临夏免费景区(甘肃省甘南临夏州5A)(38)

1982年被中国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临夏免费景区(甘肃省甘南临夏州5A)(39)

寺主是第六世嘉木样呼图克图,其他领导人包括八大堪布、四大赛赤。拉卜楞寺在历史上号称有108属寺(其实要远大于此数),是甘南地区的政教中心,拉卜楞寺保留有全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1982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寺庙现存最古老也是唯一的第一世嘉木样活佛时期所建的佛殿,是位于大经堂旁的下续部学院的佛殿。

郎木寺

甘肃临夏免费景区(甘肃省甘南临夏州5A)(40)

郎木寺:郎木寺,地处甘、青、川三省边界。郎木寺为藏传佛教寺院。创建于公元1748年。其创始人即第一任赤哇嘉参格桑,11岁受戒出家,27岁前往拉萨学法,投拜名师潜心学法,成为出类拔萃的大学者,年届55岁时,任西藏噶丹寺赤哇八年,期间他广弘讲说。公元1747年,年届70岁的他经第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的允准,返回故里弘扬佛法,创建了郎木寺院。 “郎木”为藏语“仙女”之意,因其山洞中有石岩酷似亭亭玉女,民间谓为仙女所化,故名。

甘肃临夏免费景区(甘肃省甘南临夏州5A)(41)

寺后林荫深处有一虎穴,藏语称“德合仓”,故该寺之名可译为“虎穴中的仙女”。郎木寺与四川境内的格尔底寺隔白龙江相望,早年曾盛极一时。1969年被毁,现得以逐年恢复。郎木寺是一个幽静脱俗的古镇,主要景点有尕海、郎木寺、白塔、辩经、后山、格桑花、红石崖、天葬台、晒佛、格尔底寺、纳摩大峡谷、仙女洞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