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十大开国元帅之一。在不断奔涌向前的历史长河中,“林彪”的名字占据着重要位置。2他精于运筹,多谋善战,性格深沉,少言寡语,在战争年代立下赫赫战功,一生有功有过。

很多人了解林彪大多是通过影视作品,几十年来,塑造过“林彪”形象的演员屈指可数。而在大多数观众的记忆中,扮演“林彪”最深入人心的有两个演员,一个是李雪健老师,一个是马绍信老师

他们演绎的“林彪”是让人印象深刻的,但鲜为人知的是,当年他们出演“林彪”这一角色的过程并不容易。

王光美死后追悼会:王光美晚年看话剧(1)

图|林彪

话剧里的“林彪”——李雪健

1980年,空政话剧团准备排演话剧《九一三事件》,需要挑选一位扮演“林彪”的演员。那时候,李雪健才来空政话剧团没多久。

李雪健1954年在山东的一个农民家庭出生,家里有兄妹五人,他是老大。10岁时一家人跟着父亲前往贵州凯里“支黔”,从此他就在贵州凯里上学读书,他乡是故乡,李雪健将贵州凯里也视为自己的家乡。

在校读书时,李雪健就常常哼着歌曲,他唱得最多的就是《十六条就是好》、《东方红》,同学们也爱听他唱歌,这时候就已经凸显出他的文艺细胞。

王光美死后追悼会:王光美晚年看话剧(2)

图|李雪健

1970年,16岁的李雪健初中毕业后,进了中央国企210厂劳动,他依然没有放弃爱唱歌表演的爱好,在踏实干活之余,工友们读坐下来休息,李雪健就给大家唱歌、表演,看李雪健的演出渐渐成为大家的一种精神享受。

厂里举办文艺晚会上,大家不约而同想到的人就是李雪健。他在舞台上扮演《白毛女》中的穆仁智一角,穆仁智是地主恶霸黄世仁的狗腿子,平日里帮地主欺压贫民百姓。

李雪健将穆仁智这个狗腿子的角色塑造地很好,对地主点头哈腰,对百姓颐指气使,他在上面表演下,地下的观众们都恨得牙痒痒,因为把这个角色演得太生动,后来大家干脆直接叫他“老穆”。

在厂里呆了两年后,部队来到贵州凯里征兵,李雪健被选中,成为驻云南二炮某部的一名业余文艺兵,到二炮后,他常常跟部队里文工团,下基层去,给基层群众表演。

他不挑角色,哪怕给他一个龙套角色,没有台词,出场时间只有几秒,李雪健总是乐此不疲,他总是用一丝不苟的态度做好表演准备,哪怕在角落里也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微光。

王光美死后追悼会:王光美晚年看话剧(3)

图|李雪健

1976年,曾任昆明军区文化部部长的鲁威约见李雪健,鲁威很欣赏李雪健的专注与努力,在解放军总后话剧团排演的话剧《千秋大业》中,李雪健分到一个龙套角色,但他依旧全身心地对待,他那种认真的劲头被作为导演的鲁威注意到,鲁威看到了这个年轻演员的潜力。

他写信推荐李雪健去投考空政话剧团,1977年,李雪健如愿被空政话剧团录取,成为空政话剧团的一名话剧演员。

他进了空政话剧团没几年,关于林彪的话剧就开始挑选角色了,剧团里有的老演员是没时间,有的是气质不合适,导致剧团挑了很长时间,演“林彪”的演员迟迟定不下来。

有一天副团长刚好遇到李雪健,觉得他的脸与过去的林彪还有几分相像,副团长建议李雪健去试试“林彪”这个角色。

李雪健不是冲动派,他倒没有一听建议,直奔剧场试戏。他花了好几天时间,去了解林彪,观察揣摩不同时期林彪的表情与动作,当自己与这个角色契合,他这才去试戏。

王光美死后追悼会:王光美晚年看话剧(4)

图|李雪健的扮相

李雪健的头发被剃掉,眉毛也变浓了,军装上身,已经很有“林彪”的感觉了,他一这幅形象出现在众人面前,一下子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导演立刻拍板:由李雪健出演“林彪”。

李雪健二十多岁,身形强壮,但为塑造好“林彪”这个角色,他直接减重二十多斤,他将林彪的照片贴在自己的床头,盯着照片看,研究林彪的眼神、气质,他常常一盯就是好几个小时。

每天清晨,李雪健就穿着“林彪”的军装在院子里溜达来,溜达去,学着林彪的样子讲话;林彪是湖北黄冈人,李雪健寻求台词老师的帮助,借助录音一个字一个字地找准,力求更贴近林彪讲话的口音。

自从确定好要演“林彪”这个角色后,李雪健的眼神、动作、行为、说话都要向林彪看齐,在接下来这几个月的时间里,他要让最大程度地向林彪靠近。

王光美死后追悼会:王光美晚年看话剧(5)

图|李雪健话剧剧照

话剧公演后,李雪健塑造的“林彪”让所有人眼前一亮,那时候林彪已经去世,有观众夸赞他:“要是让李雪健站上天安门城楼,人们还以为林彪‘复活’了呢。”虽然是句玩笑话,但作为一名年轻的话剧演员,李雪健的表演得到许多人的认可与肯定。

这场话剧接连演了400多场。有一次,话剧团给全国政协委员演出,台下坐的观众里就有刘少奇的夫人王光美,她是历史的亲历者,对舞台上呈现的故事有切身感触。

演出结束,大家等上台与演员们握手,王光美一一走到演员们面前,面带微笑表扬大家,慰问大家表演辛苦了。当她走到李雪健面前,收起脸上的微笑,满面怒气地将伸出去的手收了回来,她拒绝与李雪健握手,看都没看他一眼,径直走了过去。

事后身边人也问王光美,一向温婉的她那天为何会做出那样的举动?

王光美表示:“我不是不与李雪健握手,但看到他,我就想起了林彪,我是绝不与‘林彪’握手的。与他握手,过不了我心中的那道坎!”

虽然李雪健当下有些尴尬,不过这也恰好说明,他将“林彪”的角色刻画得很逼真,他也理解王光美的心情。

王光美死后追悼会:王光美晚年看话剧(6)

图|王光美

通过这部话剧,通过“林彪”这个角色,李雪健荣获首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演员李雪健的名字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

之后李雪健不断在表演领域深耕,为观众奉献了很多优秀的影视作品。李雪健老师的演技愈发精湛,获得飞天奖、金鸡奖、百花奖、华表奖等多个奖项。

但许多人再提起李雪健老师时,还是会习惯性想起他演艺生涯伊始塑造的那个角色——“林彪”!

王光美死后追悼会:王光美晚年看话剧(7)

图|李雪健老师

我国银幕上首个“林彪”的正面形象——马绍信

每每提到将“林彪”一角塑造得很成功的演员,都不能绕过的一个名字是——马绍信老师。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许多战争年代的故事被搬上荧屏,让后人不忘血火岁月里艰苦卓绝的战斗史。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央军委秘书长杨尚昆建议:可以拍摄一部关于三大战役的影片。

198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正式成立《大决战》剧本创作小组,电影分为三部,包括《大决战之辽沈战役》、《大决战之淮海战役》、《大决战之平津战役》,与剧本创作同时开启的还有选角工作。

马绍信是黑龙江省鸡西市人,当影片《大决战》开始筹备时,马绍信已经是一名在话剧团工作了数十年的演员,他表演功底扎实,多年精湛表演已经俘获了许多观众的心,在当地小有名气。不过当时话剧表演市场不太景气,作为话剧演员的马绍信工作不多,赋闲在家是常有的事。

王光美死后追悼会:王光美晚年看话剧(8)

图|马绍信

1988年,《大决战之平津战役》的副导演来到东北,希望能挑选几位合适的演员。副导演找到在话剧团工作的朋友,希望这些朋友能推荐一些合适人选,让副导演意外的是,这些人几乎不约而同地给出同一个名字:马绍信。

马绍信是谁?大家为什么都推荐他?副导演立即给马绍信写信,希望他能往八一电影制片厂寄来几张自己的照片。

马绍信收到来信,欣喜万分,他按照副导演的意思,将自己的照片、简历放在信封里,寄往北京八一电影制片厂,并很快收到面试通知。

他从鸡西赶到北京,见到邀他前来的副导演,拍摄试戏片段。马绍信原本试镜的角色是“陈布雷”,《大决战之辽沈战役》的导演杨光远也见到了马绍信,马绍信的外形条件、个人气质让杨光远眼前一亮,觉得无论是形象,还是气质,都贴近“林彪”,导演决定要他试试“林彪”的角色。

王光美死后追悼会:王光美晚年看话剧(9)

图|马绍信剧照

试戏结束后,马绍信返回鸡西,几个月漫长的等待,他都不知道自己到底选上了没有。不过好饭不怕晚,他终于等来那个好消息,“角色已定,如能脱身,速来报到。”收到八一电影制片厂发来的消息,马绍信高兴极了,当天晚上还与妻子饮酒庆祝。

他去图书馆,花了很长时间看关于“林彪”的书籍、资料,他还走访了十余位与林彪接触过的同志,剧组给了他几个月准备的时间,马绍信渐渐对林彪有个全面认识。

1990年夏天,《大决战之辽沈战役》开拍,习惯了在话剧舞台上表演的马绍信第一次走进摄影棚,面对镜头他很紧张,难以进入状态,导演杨光远鼓励他:“没事的,老马,松弛一点就好。”

但或许是因为重任在肩,又缺乏拍摄影片的经验,马绍信始终无法摆脱紧张的状态,以至于连自己与“林彪”相似的气质都没有诠释出来,在前期的样片中,马绍信的表演是肉眼可见的紧张与僵硬。

但这又是马绍信饰演“林彪”一角的首次亮相,等初期拍摄的样片送到指挥组等上级组织后,上边的指示是:缺少神韵,人物立不起来,赶快换人。

王光美死后追悼会:王光美晚年看话剧(10)

图|马绍信剧照

杨光远导演为马绍信争取了一次重新表演的机会,周围一群人围观给马绍信带来演话剧的感觉,马绍信也顺利发挥出自己原本应有的状态,并成功打败要接替自己的另一位年轻演员,保住“林彪”这个角色。

新一期的样片出来后,大家纷纷感叹“林彪”演得很好,东野后勤部政委陈沂看完样片,忍不住称赞:“像,像,这就是林彪。马绍信不愧是老演员,这个角色戳得起,立住了!”对马绍信的表演做出极大肯定。

1991年,《大决战之辽沈战役》、《大决战之淮海战役》上映,1992年《大决战之平津战役》上映,这三部系列电影以宏伟逼真的气势、认真贡献的演出向人民重现了那段恢弘的历史史诗。

马绍信在《大决战之辽沈战役》、《大决战之平津战役》两部影片中都扮演“林彪”,成功塑造我国银幕上第一个关于林彪的正面形象。

王光美死后追悼会:王光美晚年看话剧(11)

图|马绍信剧照

《大决战之辽沈战役》首映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领导人接见了剧组的各位演员们,当时马绍信就站在演员里的后排,杨尚昆在人群中注意到了他,走到他面前,对他说道:“你演得好,很像!”

能得到国家领导人的夸奖,马绍信的内心是激动的、兴奋的。林彪的女儿也专程给他打电话,感谢他通过电影将复杂的林彪形象展现出来。

与马绍信同时出现在这部系列影片中的还有:一生都在塑造“毛主席”的特型演员古月、扮演了数十次“周恩来”的国家一级演员苏林、深受王光美肯定的“刘少奇”扮演者郭法曾......这部影片中的每位演员,不夸张地说,都可以用“无可挑剔”来形容。

从动用的人力、物力,剧组的用心,这部影片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鸿篇巨制。演员们的表演让无数观众看到了当年伟人们真实生活的一面,也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

影片上映后,全国上下一度掀起一股观影热潮,到现在它都被视为“国产战争片的最高峰”,而演员马绍信也因为在《大决战》中饰演“林彪”名气大增,走近观众视野。

王光美死后追悼会:王光美晚年看话剧(12)

几年后八一电影制片厂开始筹备电影《大进军:南线大追歼》,主要讲述第四野战军及第二野战军一部追歼盘踞在湖南、广东、广西等地的白崇禧集团的战斗事迹,马绍信在这部影片中再次出演“林彪”。

他用自己入木三分的表演,将“林彪”这个角色完美呈现于银幕之上,后来人们提起扮演“林彪”的演员,第一时间想到的总是马绍信老师。

2005年之后,马绍信老师渐渐淡出大荧幕。2022年3月,86岁的马绍信老师在鸡西因病逝世。

但时至今日,他在《大决战》、《大进军》等影片中塑造的“林彪”形象,依然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王光美死后追悼会:王光美晚年看话剧(13)

图|于和伟剧照

中国电视剧品质盛典上,主持人问了年迈的李雪健老师一个问题:“从一个演员出发,在你心里,觉得什么最贵?”

“观众最贵!”李雪健铿锵有力地回答,迎来全场雷鸣般的掌声!

今天的荧屏之有许多关于烽火年代的故事,依然有很多的新人接棒前辈老师,塑造“林彪”这一角色,2021年电视剧《大决战》播出,扮演“林彪”的演员是于和伟。

过去的人们已经逝去,但过去的故事并未被遗忘,新生代演员们也将以自己的思索,向无数观众展现出一个不同的“林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