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楼鉴定费用多少(机关大楼危楼鉴定)(1)

图/新京报网

近日,有媒体关注了“海口市总工会办公楼被假的检测数据鉴定为‘危楼’”并计划原址新建大楼的事件。经查,海口市工会大楼在危楼鉴定中,检测单位的数据造假,但海口工会依然认定房屋是危楼。

报道播出后,海口市总工会回应称,诚恳接受媒体的监督批评,再经权威检测后,不论是否属于危楼,都不计划新建或改扩建办公楼——这与之前媒体报道的“检测数据有没有造假他们不管”“未来大楼会原址重建”的态度,不一样了。

这是个进步。但是,之前的“危楼”造假鉴定如何出笼,还是该有个说法。否则,对当事单位的负面影响恐难消除。

早在2013年7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要求5年内,各级党政机关一律不得以任何形式和理由新建楼堂馆所。严禁以危房改造等名义改扩建楼堂馆所。时间刚过,海口总工会的楼房就成了最严重的危楼。

受质疑之处,还不仅是时间上的“巧合”。当地住建部门发现“危楼”鉴定数据造假问题后,海口市总工会又让同一家鉴定机构找其他公司检测,结果一样:还是最严重的“D”级危楼,须立刻拆除。而租用该大楼商铺的商户们提出,可由他们出资,在政府监督下,请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重新检测大楼的建议,却被海口工会拒绝。

再加上海口市总工会办公室主任的“检测数据有没有造假不管”以及“二期无论是拆还是建,经费都是工会自己出”的表态,种种动作,不禁让人觉得,该单位对“拆危楼重建”的执着。

一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大楼,还不到24年,使用单位便急于进行危楼鉴定,并表现出了明显带有倾向性的“推动”动作,究竟出于何种考量,令人玩味。

尽管该事件最终以“不论是否属于危楼,都不计划新建或改扩建办公楼”而结束,但背后是否存在“隐情”,该向公众、纳税人交代明白。毕竟,这是一个既关乎公共资金,又涉及公共部门诚信的问题,不宜这么简单画上句号。

□马涤明(职员)

编辑 李冰冰 校对 范锦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