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七普全国人口、广东人口数据公布。

今天,七普深圳人口数据也公布了。

深圳常住人口1756万,广东省排第二位,仅次于广州1867万人。

深圳常住人口超1756万人(深圳常住人口1756.01万人)(1)

十年来,深圳人口出现了哪些新变化,有多少年轻人,男女比例是否均衡,哪个区人口最多,人口素质有多高?

这些,刚刚发布的人口数据都告诉你了!

先看一组关键数据一睹为快:

深圳常住人口超1756万人(深圳常住人口1756.01万人)(2)

1、深圳常住人口(含深汕特别合作区)1756.01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数的13.93%。(印证了全国七普提到的人口进一步往发达地区、城市群聚集);

2、深圳常住人口15-59岁人口为1396.60万人,占79.53%。比全国高16.18个百分点,比广东省高10.73个百分点,深圳人口依然“年轻”,还处于旺盛的“人口红利”期。

3、深圳常住人口受教育年限由10.91年提高至11.86年,分别比全国、全省高1.95年和1.48年,人口素质不断提升。

4、深圳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966.52万人,占55.04%女性人口为789.48万人,占44.96%。总人口性别比由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18.23上升为122.43。

5、与2010年比,深圳常住人口增加较多的区为龙岗、宝安、龙华、南山和光明,分别增加209.46万人、183.76万人、114.94万人、70.75万人和61.44万人。

6、2020年,深圳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数为2.25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12人增加0.13人。

01

常住人口1756.01万人

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十年间,深圳人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深圳常住人口(含深汕特别合作区)1756.01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数的13.93%,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42.40万人相比,增加713.61万人,增长68.46%,年均增长5.35%。

深圳常住人口超1756万人(深圳常住人口1756.01万人)(3)

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全面二孩”生育政策,使生育水平有所回升,自然增长人口逐年稳步增加;

2、户籍人口迁入的机械变动促进深圳人口规模扩大;

3、深圳经济活力增强,经济总量位列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吸引了大量流动人口,十年间也沉淀了大量人口。

02

15-59岁人口占比近80%

人口红利继续保持

深圳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65.34万人,占15.11%;15-59岁人口为1396.60万人,占79.53%;60岁及以上人口为94.07万人,占5.3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56.52万人,占3.22%。

深圳常住人口超1756万人(深圳常住人口1756.01万人)(4)

与2010年比,0-14岁人口的比重提高5.14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7.5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提高2.36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提高1.39个百分点,呈“两头增加、中间减少”态势。

分区域来看,光明区15-59岁人口的比重最高,为83.48%。

深圳常住人口超1756万人(深圳常住人口1756.01万人)(5)

深圳15-59岁的人口比重虽然有所下降,不过比全国高16.18个百分点,比广东省高10.73个百分点,说明深圳人口依然“年轻”,还处于“人口红利”期。

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3.22%,离国际老龄社会标准7%还有一段距离,深圳尚未进入老龄化社会。

03

受教育年限11.86年

人口素质不断提升

从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看,与2010年比,全国由9.08年提高至9.91年,广东省由9.55年提高至10.38年。

深圳常住人口15岁及以上平均受教育年限由2010年的10.91年提高至11.86年,分别比全国、全省高1.95年和1.48年,深圳人口受教育程度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深圳常住人口超1756万人(深圳常住人口1756.01万人)(6)

从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数看,与2010年相比,深圳由17545人上升为28849人。

同期,全国由8930人上升为15467人;广东省由8214人上升为15699人。深圳分别比全国、全省多13382人和13150人。

这表明深圳人才引进政策成效显著,人才红利不断提高。高素质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扩大,高学历层次人才不断增多,为深圳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更强动力。

04

“女多男少”逆转

男女比例122.43:100

全国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07,广东省总人口性别比为113.08,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位居第一。

深圳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966.52万人,占55.04%;女性人口为789.48万人,占44.96%。总人口性别比由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18.23上升为122.43。

深圳常住人口超1756万人(深圳常住人口1756.01万人)(7)

分区域来看,男女性别比均衡的区域是罗湖区,其次是福田区。

深圳常住人口超1756万人(深圳常住人口1756.01万人)(8)

从历次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情况看,在2000年以前,深圳人口一直是“女多男少”。自2005年后,这一情况开始逆转为“男多女少”,并逐年加剧,部分区的人口性别比超过130。

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由于深圳产业结构升级,高端新兴产业男性劳动力人口比重较高;

2、光明、坪山、大鹏、龙华等区正处于基础设施兴建时期,施工人员以男性为主;

3、从户籍人口看,2020年深圳户籍人口(不含深汕特别合作区)性别比为98.75,比2010年下降了14.31,呈“女多男少”趋势,深圳作为人口净流入城市,人口性别比提高主要受市外流入人口性别比高影响。

05

龙岗、宝安、龙华

常住人口增加最多

深圳常住人口超过200万人的区为宝安(447.66万人)、龙岗(397.90万人)和龙华(252.89万人),合计占全市人口比重为62.55%。

深圳常住人口超1756万人(深圳常住人口1756.01万人)(9)

与2010年比,人口增加较多的区为龙岗、宝安、龙华、南山和光明,分别增加209.46万人、183.76万人、114.94万人、70.75万人和61.44万人。

主要有四方面原因:

1、高新区域的人才引进,同时拉动家庭人口及相关服务人口的流入;

2、深圳进入了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深圳经济特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叠加的黄金发展期,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流入;

3、十年来随着深圳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及公路、轨道交通的快速拓展和外延,交通更为便捷,缩短了城区间的空间距离,逐步实现区域一体化;

4、深圳户籍人口在市内跨区迁移、离开原户口登记地的数量大幅增加。

06

户均人口2.25人

家庭规模有所加大

深圳共有家庭户642.46万户,集体户106.26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448.07万人,集体户人口为307.94万人。

2020年,深圳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数为2.25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12人增加0.13人。

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1、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家庭少儿人口有所增加;

2、随着人口居住稳定,家庭接入老年人来深共同生活,家庭老龄人口增加,使户均人口有所加大。

深圳常住人口超1756万人(深圳常住人口1756.01万人)(10)

人口是经济的晴雨表。

对买房人来说,人口是不仅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关乎房地产发展、房价走势的重要因素。

买房,短期看金融政策,中期看规划,长期看人口。

值得关注的是,官方在深圳人口七普的解读中提到,十年来,深圳人口总量保持较快增长,人口素质稳步提升,劳动力规模依然庞大,人口集聚进一步增强,但也面临着城市人口承载压力大、性别结构不平衡等问题。

同时,也提醒注意,深圳人口基数已经很大,随着生育意愿的降低、产业结构的升级、高生活成本的挤压、都市圈一体化的加快推进,未来深圳常住人口大体会保持高位运行、小幅微增的态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