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荣耀总裁赵明表示2月份荣耀是国内零售份额第二的厂商,安乎都护府长史 的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在国内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份额的变化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整体来看华为品牌一飞冲天,荣耀品牌稳步上升成为第二品牌的有力竞争者,稳步下降的只有三星,小米的大趋势在下滑但是很多人依然希望它能像几年前一样触底反弹。从市场的表现来看,华为和荣耀双品牌策略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功,这种成功甚至引起了友商的模仿。

双品牌不是华为集团独有的策略,国产四大厂商都有双品牌甚至三品牌战略,但是里面有很多的不同,这里就谈一谈他们的区别。

荣耀与华为手机主要哪块不一样(荣耀与华为关系是什么)(1)

双品牌与子品牌

2011年小米手机1的诞生可以说揭开了中国手机的新篇章,定位年轻人,定位互联网的小米赢得了很多人的称赞,成长也很迅速。小米与传统的手机厂商有很多的不同,后来成立的品牌多数也都是定位年轻人,定位互联网,锤子、魅族如此,最近闹出很大风波的一加也是如此,这些品牌中最成功的应该是荣耀,不过现在的荣耀已经撕下了互联网标签成为线上线下均衡发展的手机品牌。

2013年在中国手机史上是一个神奇的年份,7月31,当时在中国市场如日中天的小米发布全新的子品牌红米系列手机,定位低端市场;同年12月16日,荣耀品牌诞生,这是华为消费者业务旗下与华为并列的双品牌,定位年轻人的互联网品牌;一天后的17日OPPO全资子公司一加手机成立,一加成为OPPO旗下的另一个品牌。红米、荣耀、一加这3个品牌成立的目的不同,定位不同,也导致了后面发展的不同。

如果说小米当年是中国手机的新势力,那"中华酷联"则代表着旧秩序,余承东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得华为手机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但是华为品牌依然较为传统,荣耀品牌的成立则完美的补足了华为消费者业务在互联网和年轻人中的缺失。华为与荣耀的双品牌战略是互补的,红米作为小米的低端产品线品牌,对于小米在传统渠道等方面的缺失是完全没有帮助的,一加与OPPO从功能上来说也是互补的,但是一加的产品线过于单一限制了它的发展。因为定位的不同使得他们的产品线也有很大的差别,我们以小米2018年上市招股书(对应的荣耀,一加产品也是2017年—2018年)的划分条件为标准,如下图所示:

荣耀与华为手机主要哪块不一样(荣耀与华为关系是什么)(2)

可以很容易的看到他们之间有何不同,荣耀的产品线覆盖从高端旗舰机到入门机十分完整,是一个完整的品牌,产品线覆盖范围比红米 一加还要丰富。

荣耀的产品线覆盖很完整,仅从价位来说与华为品牌的产品线也是有冲突的,但是这种冲突因为定位的不同降到了最低,将传统品牌与互联网品牌的互补优势发挥到最大。

独立与共用

荣耀与华为作为华为消费者业务的两个品牌,从最底层的芯片、算法、操作系统,再到通信、材料,最后到终端应用,共享华为集团科技创新。华为集团2019年研发费用支出为人民币 1316.59亿元, 约占全年收入的15.3%,近十年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人民币 6000亿元,全球共持有有效 授权专利 85,000多件,90%以上专利为发明专利。对研发的重视和大笔的投入直接体现在产品的竞争力一年比一年强,这是华为、荣耀双品牌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荣耀与华为手机主要哪块不一样(荣耀与华为关系是什么)(3)

荣耀与华为两个品牌系出同门,他们的独立性主要体现在品牌建设,市场营销体系是相互独立的,所以会有EMUI,MagicUI这样的不同。与荣耀以及华为不同,一加虽然最初是作为OPPO的全资子公司出现的,但是并没有完全使用OPPO的研发体系,导致现在OPPO做的很好的ColorOS也无法成为一加手机的助力,甚至早期在印度市场因搭载CM系统被告上法庭,后来的realme则吸取了这个教训。

红米原本为小米的低端产品系列,与之相似的是魅族的魅蓝,他们的研发体系,品牌建设、市场营销体系等都是相同的。2019年1月红米品牌独立,但是因为红米在成立之初就没考虑过这样的情况,导致红米连名字都没有足够的独立性,无法做到品牌隔离,市场渠道更无从谈起,所以线下有华为专卖店,有荣耀专卖店,小米之家里面依然是小米与红米一起卖,而一加因为产品线单一,体量过小,线下体验店仅持续了一年就开始大量关闭。

与华为共用研发体系及研发成果使得荣耀在产品层面非常有竞争力,比如海思的麒麟芯片。华为在通信领域的深厚积淀使得海思在2019年初推出了全球第一个支持NSA/SA双模的Balong5000,第一个推出集成5G基带的旗舰SoC——麒麟990 5G,搭载麒麟处理器的华为Mate 30系列、荣耀V30系列手机也迅速的占领市场,成为全球5G手机出货量最多的厂商,占到了全球36.9%的份额,考虑到美国的制裁,这个数字原本应该可以更好一些。现在搭载麒麟820、麒麟985的荣耀X10、荣耀30系列,nova7系列陆续上市,市占可能会进一步提高。华为和荣耀是两个并列的品牌,背后是共享的华为技术研发体系,华为的技术研发给这两个品牌带来了极强的市场竞争力,荣耀与华为独立的市场运营和品牌建设也使得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及时的调整策略。

线下与线上

2013年12月12日,又是神奇的2013年,雷军与董明珠当选第十四届中国经济年度人物,"互联网思维"风靡全国。以让小米一飞冲天的手机行业来说,经过多年的发展,线上市场的份额始终无法突破30%(疫情这样的特殊时间除外),OPPO、vivo也凭借着在线下市场的长期耕耘后来居上超过了小米,从线上走向线下是每一个线上手机品牌都要面对的现实。

虽然都开始重视线下渠道的建设,但是各家的情况又各不相同,小米在2015、2016年间遇到了很大的问题,销量大幅滑坡,线下渠道的建设也显得滞后,2017年开始疯狂的开设小米之家,小米专卖店,甚至发明了广被诟病的小米小店模式。一加单一的产品线以及较小的体量无法支撑线下店的运营,2015年就开始大量关闭线下体验店。

反观荣耀,就很早的开始布局线下市场,在2017年初荣耀的线下销售占比已经与线上持平,根据赛诺的数据2017年荣耀超过小米成为国内第一的互联网手机品牌。荣耀总裁赵明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荣耀是线上线下发展最均衡的品牌,事实确实如此。

荣耀与华为手机主要哪块不一样(荣耀与华为关系是什么)(4)

荣耀与华为手机主要哪块不一样(荣耀与华为关系是什么)(5)

从2013年的"互联网思维"盛行到现在的疫情当道,从换机潮到市场饱和短短7年时间,手机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在变化开始之前,便要开始做好准备,不然时代转弯时候,很容易被甩下车。

总结

毫无疑问,华为与荣耀的双品牌策略是成功的,这种成功首先来自于华为强大的研发所带来的产品力的提升,这是道,产品布局,品牌建设以及渠道建设则是术。不管是单品牌还是双品牌甚至多品牌,想要成功需要先在产品上下功夫,需要强大的研发支持。品牌的高独立性使得它在市场转变的时候能够及时的调整策略,不管是线下策略还是产品规划都更加的灵活,丰富的产品线也使得它拥有不错的销售规模。反观红米、一加等都有着这样那样的先天不足,所以荣耀与华为的双品牌战略成功不足为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