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第1期:版本梳理


《红楼梦》的版本有两大系统:一个是“脂本”系统,一个是“程本”系统。

红楼梦的版本主要有哪些(红楼梦的版本系统梳理)(1)

版本手绘思维导图


一、“脂本”系统

《红楼梦》本名《石头记》“脂本”系统是《红楼梦》最初的流传形式,手抄本,80回,约于乾隆19年到56年间(1754—1791)在社会上流传。书上大都附有署名脂砚斋、畸笏叟等人的评语,因此习惯上称之为“脂评本”或“脂本”。而至于脂砚斋到底是谁,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曹雪芹的叔叔,有人认为是兄弟,有人认为是与曹雪芹关系亲近之人,甚至还有人怀疑他根本不是与曹雪芹同时期的人,脂评乃后人的伪作。但是,目前多数人还是倾向于脂评出自于与曹雪芹关系亲近的熟人之手。

属于这个系统的本子历来不断有所发现,至今已有十多种,主要有:

(1)甲戌本

甲戌本残存16回,题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因第一回正文有“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之语,故得此称。

(2)已卯本

已卯本残存41回又两个半回,题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31回-第40回回目页记有“胭脂斋凡四阅评过,己卯冬月定本”等字样,故得此名。

(3)庚辰本

庚辰本残存78回,题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四册回目页记有“庚辰秋月定本”等字样,故得此称。

(4)甲辰本

甲辰本存80回,卷首有梦觉主人序,末记“甲辰岁菊月中浣”。其中甲辰是乾隆49年,即1784年,已接近于程伟元、高鹗订补至120回之时,这个版本第一次正式将书名题为《红楼梦》

(5)列藏本

列藏本存78回,缺第五、六回,本提名《石头记》。因发现于苏联列宁格勒图书馆,故简称为“列藏本”。

(6)戚蓼生序本

戚蓼生序本,原80回,现仅存前40回,题名《石头记》。戚蓼生是乾隆年间人,因《石头记》卷首有戚蓼生的序,故有此序本名。后民国初年(1912年)上海有正书局石印此序本,故又将此版本称为“有正本”

此外还有孟府本,梦稿本、靖藏本、郑藏本等。

二、“程本”系统

“程本”系统全书共120回,刊印本

乾隆56年(1791),由程伟元高鹗将《红楼梦》的前80回与后40回整合为一个完整的故事,初次以活字排印出来,并将书命名为《红楼梦》,简称“程甲本”

第二年,程高二人对甲本做了“补遗”、“订讹”、“修葺”等工作后再次以活字重新排印,简称“程乙本”。而“程乙本”的印行,则结束了此书的传抄时代,使《红楼梦》得以广泛传播。

以后的各种回本大抵以以上两种版本为底本,不断重印。

《红楼梦》的全书共120回,后40回的文字一般被认为是高鹗续写的,但也有人对此持怀疑态度。高鹗,字兰墅,约生于公元1738年,卒于公元1815年,享年约77岁。祖籍辽东铁岭,汉军镶黄旗人,乾隆60年(1795)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读。后40的艺术水平较前80回虽有一定的差距,但相比其他名目繁多的红楼续书已高出许多。它给这部奇书以一种完整的形态,虽差强人意,但满足了一般读者的需求。因此这一系统的本子成为《红楼梦》的流行版本

题外音:抛去各说之争执,后四十回语言虽不及前八十回之华丽,但对府中凋敝之叙说已然精彩许多,黛玉焚稿、宝玉出家,白茫茫一片真干净,较之前面,这样的情节与震撼带给读者的感动又逊色多少呢?下一节计划梳理《红楼梦》的各种学说与相关代表观点。

话外:文章近期多为内容梳理和自己思考,参考交流。

11/24 2019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2.骆玉明《中国文学史》 复旦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