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扫墓活动开始(是回望缅怀也是文化熏陶)(1)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扫墓活动开始(是回望缅怀也是文化熏陶)(2)

精健日月,星辰度理。岁岁清明,今又清明。

从零度出发,又开始新一轮回归年运动的太阳,沿黄道运行15度,在春分后的十五日,缓缓驶入了春天的第五站:清明。

水至美则曰清,日月双悬则曰明。天地之间,温暖晴和,一派澄明。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万物生长此时,吐故纳新,皆清净明洁。

清明,这实在是一个家弦户诵,比任何一个节气都众所周知的时候节气。现在放假,古代也放假。在熬过风霜雨雪严相逼的凛冽寒冬,又辞过春分前后那一场场突如其来的倒春寒,人们在一年间气温攀升速度最快的时节,三五成群、成群结队;男女姣服、骆驿缤纷;被发跣足、缓步广庭,逐渐把生活重心从室内移到了室外,听风听雨、放鸢插柳过清明。

清明,又实在是一个参伍错综,充满矛盾的祭祀节日。岁月老人把生命的来去与情感的割舍,同时作用在一个日子,将宏阔广大的自然与生存生活其中的人类糅合纠缠,交织在一起,深情的追思祭悼和着热烈的奔放欢快,充盈在春风拂煦的高天阔地之间。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扫墓活动开始(是回望缅怀也是文化熏陶)(3)

在历史发展的漫长过程中,这个唯一用形容词来定义的自然节气,兼收并蓄,渐渐融会了寒食节的禁火、冷食、祭扫,以及上巳节的踏青、郊游、饮宴等习俗,最终转身演化成了一个哀乐并存、天人合一,意义丰富、涵义复杂的传统节日。

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其实,清明最核心和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扫墓,故清明还有一个名称,叫扫墓节。

古籍载:清明日,男女扫墓,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即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原来扫墓源远流长,且底蕴深厚。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碑文墓志,或墓前的凭吊感言,如韩愈为柳宗元撰写的墓志痛呼,士穷乃见节义;杜甫在诸葛亮祠的喟叹,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岳飞墓阙的楹云,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张溥的五人墓碑记,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都蕴涵炽热的情和永恒的理,成为了千古名言。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更是被选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是国际共运的重要文献。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扫墓活动开始(是回望缅怀也是文化熏陶)(4)

不管风情习俗如何变迁,到墓上祭祀亡灵,承载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印痕的清明节,几千年来为我们悉心保存了一份忠孝仁义礼智信。不管走得多远,一回头总能看到它灿烂而又肃穆的身影。

63年前,阔别故乡32年的毛主席回到韶山。第二天一大早就醒了,对卫士说:我要上祖坟,看望父母亲去。

在父母坟前,毛主席接过卫士在来的路上有心折下的几根松枝,轻轻地插在坟头,深深鞠了三个躬,口里念道:前人辛苦,后人幸福。肃立良久,又说: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党、人民、师长、朋友也。今后我回来,还要看望双亲。身旁有人问:要不要把坟墓修一下呢?毛主席回答:不要,把它填一下就行了。每年清明节请你们代劳培培土。

此前,新中国一成立,毛主席就要他的大儿子毛岸英回韶山看看乡亲们,并代他去给开慧母亲扫墓。此后的1961年,毛主席又要刚结婚的二儿子毛岸青和邵华回老家认认家门,并特地嘱咐,给你们的妈妈上个坟。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扫墓活动开始(是回望缅怀也是文化熏陶)(5)

哀思过往是为了更欢乐的人生未来,融入天地是为了更美好的人间生活。周而复始、循环往复里,渐渐地你就能在一草一木、一石一鸟中观测出自然变化的规律,又能从日月运行、物候变幻间,领悟出简朴而博大的阴阳辩证哲学。

寒暑兮往来相继,兴衰兮循环道理。清明节气的十五天,就天上地下被这种哲理条分缕析为三候——

春令有常候,清明桐始发。清明一候桐始华。春和景明,惠风和畅。今始华者,乃白桐耳。这是风以动之的第一动,其开也烂漫,其落也缤纷。自有一种元气淋漓、朴野酣畅之美。气之动物,物之感人。白桐花既为春之盛景,也预示春事阑珊。蕴含着欣悲俱集、盈虚有数双重性质。

阳春布德泽,园柳变鸣禽。又五日,清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月春光,阴气潜藏而阳气渐盛。不止是鸣叫的鸟换了种类,每一种生命在不同的时序里都有各自的归属。果然,至阴之物田鼠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至阳之物鹌鸟。两种从未有过交集的动物,就这样随着阴强转化为阳壮,相互变换了活法。

清明去踏青,天空见彩虹。再三日,清明三候虹始见。虹为阴阳交会之气,纯阴纯阳则无。春日迟迟,卉木萋萋;时在中春,阳和方起。气温持续上升,雨量逐渐增加。若云薄漏日,日照雨滴,则虹生焉。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便常常可以看到天空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彩虹了。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扫墓活动开始(是回望缅怀也是文化熏陶)(6)

何为死亡?答曰:卿不在了。这样的诀别,阴阳两隔,没有桃花潭水,没有长亭古道。一年一度,哀思感念、慎终追远;一年一度,折柳踏青、漫游赏春。这是一趟趟的回望缅怀,也是一回回的习俗传承,还是一次次的文化熏陶。

人生天地间,有三样东西是无法挽留的,生命、时间和爱。在人类与病毒交手的日子里,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起生命本身;而清明扫墓踏青,会让我们明白一个最寻常的道理:健康活着,就是最了不起的事情——

跑在春风里,专注当下,形神俱养,让身心都洒满爱的阳光,便是护佑生命的良方。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扫墓活动开始(是回望缅怀也是文化熏陶)(7)

来源:七一网 七一客户端

作者:郝 安

制图:邓雪松

编辑:石俊豪 熊冬梅 全丽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扫墓活动开始(是回望缅怀也是文化熏陶)(8)

你“在看”我吗?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扫墓活动开始(是回望缅怀也是文化熏陶)(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