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内经》第四天,打卡,继续,大家一起啊,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黄帝内经阴阳五行?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黄帝内经阴阳五行(162天读懂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阴阳五行

读《内经》第四天,打卡,继续,大家一起啊!

《素问 金匮真言论篇》(4)

原文:黄帝问曰:天有八风,经有五风,何谓?

岐伯对曰: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脏,邪气发病。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四时之胜也。

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

故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支。

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

故冬不按跷,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胁,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飱泄而汗出也。

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此平人脉法也。

故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

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所以欲知阴中之阴、阳中之阳者何也?为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皆视其所在,为施针石也。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

帝曰: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乎?

岐伯曰:有。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其数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故病在五脏。其味苦,其类火,其畜羊,其谷黍。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脉也。其音徵,其数七,其臭焦。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宫,其数五,其臭香。

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故病在背。其味辛,其类金,其畜马,其谷稻。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其音商,其数九,其臭腥。

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谿。其味咸,其类水,其畜彘,其谷豆。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

故善为脉者,谨察五脏六腑,一逆一从,阴阳、表里、雌雄之纪,藏之心意,合心于精。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

翻译如下:

黄帝问:自然界中有东南西北及东南、西南等八方之风,侵袭人体经脉后导致了肝风、心风等五脏风证,这是什么道理?

岐伯回答说:八方不正之邪风之所以形成五经风证,是因为袭扰了五脏而发病的。所谓的四时之间的相互制约,就是春气可以克制长夏(农历六月)之气,长夏之气可以克制冬气,冬气可以克制夏气,夏气可以克制秋气,秋气可以克制春气,这就是所谓的四时制约的关系。

东风生成于春天,如果其中的邪气侵入人体就会引起肝经病变,针灸时腧穴就要取自脖颈;南风生成于夏天,如果其中的邪气侵入人体就会引起心经病变,针灸腧穴应取胸胁;西风生成于秋天,如果其中的邪气侵入人体就会引起肺经病变,针灸腧穴应取在肩背;北风生成于冬天,如果其中的邪气侵入人体就会引起肾经病变,针灸腧穴就应取腰股;中央(指长夏)对应五行中的土,其时的邪气如果侵入人体就会引起脾经病变,针灸腧穴应取脊部。

所以,因春气中的邪气造成的病变多出现在头部,夏气中的邪气造成的病变多出现在五脏,秋气中的邪气造成的病变多出现在肩背,冬气中的邪气造成的病变多出现在四肢。

所以,春天时最易患上受寒鼻塞或鼻中出血,仲夏时容易胸胁部位出现病症,长夏时容易发生严重泄泻,身体内部受寒的病症,秋季时容易发生风疟之症,到了冬季则容易发生四肢麻木逆冷之症。

所以,冬季时不做按摩之类的活动扰动筋骨,到了春天时就不会发生鼻塞、鼻出血的病症,颈项部位也不会发生病变,仲夏时胸胁不会发病,长夏时不会出现完谷不化的重度泄泻、身体内寒之症,秋天时不患风疟,冬季时四肢不会麻木、厥冷,重度泄泻、出虚汗等问题。

阴精,是人体的根本,能够好好养护阴精的人,春天时不会患上各种温病。夏季暑热但却出不来汗的人,到了秋季就会形成风疟。

所以说,阴中有阴,阳中有阳。比如从日出到中午,是天之阳,阳中之阳;从中午到黄昏,是天之阳,但却是阳中之阴;从天黑到鸡叫时,是天之阴,阴中之阴,从鸡叫到日出,是天之阴,但却是阴中之阳。人体的阴阳也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应与天之阴阳合拍。

说到人体的阴阳,就整个人来说,外部为阳,内部为阴;就人的躯体中的阴阳来说,背部为阳,腹部为阴;从人的脏腑中的阴阳来说,脏为阴,腑为阳,肝、心、脾、肺、肾这五脏都属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这六腑为阳。所以想知道阴中之阴、阳中之阳是什么道理?冬气所致的疾病在阴(肾),夏气所致的疾病在阳(心),春气所致的疾病在阴(肝),秋气所致的疾病阳(肺),都要根据阴中之阴、阳中之阳的道理根据其所在的部位来施以不同的针药。所以背部为阳,阳中之阳就是心脏;背部为阳,阳中之阴就是肺脏;腹部为阴,阴中之阴就是肾脏,腹部为阴,阴中之阳就是肝脏;腹部为阴,阴中之至阴就是脾脏。这些都是阴阳、表里、内外、雌雄彼此呼应相辅相成的,所以它们也和自然界中的阴阳相应。

黄帝问:人的五脏和四季相应,那四时之气又对应哪个脏器呢?

岐伯说:有。东方是青色之气,进入人体后与肝脏相通,外现的窍是眼睛,精华则藏在肝脏中。如果发病,就可能让人惊惧不安,所生成的味道为五味中的酸,类别为五行中的木,五畜中的鸡,五谷中的麦。在四时之气与天上五星的关系中,对应岁星,所以春气及所带来的疾病多在人的头部。在五音中对应角,成数为八,它所造成的疾病也多在筋脉方面,所发出的气味是臊气。

南方是赤色之气,进入人体后与心脏相通,外现的窍在耳朵,精华藏于心脏,心是五脏之主,所以如果发病五脏都会受累。赤色之气所生成的味道为苦,五行性质是火,对应五畜中的羊,五谷中的黍。在四时之气与天上五星的关系中,对应荧惑星,所以造成的疾病多在血脉中。对应的五音是徵,成数是七,所发出的气味是焦味。

中央之气为黄色,进入人体后与脾脏相通,外现的窍在口,精华则藏在脾脏中,所以发病多出现在舌根部位。黄色之气所生之味为甘,五行性质是土,对应五畜中的牛,五谷中的稷。在四时与天上五星的关系中,对应镇星,所以可以知道它所造成的病变多在肌肉中。对应的五音是宫,成数是五,所发出的味道是香味。

西方之气是白色之气,进入人体后与肺脏相通,外现的窍在鼻子,精华藏在肺脏中,所以如果发病多出现在背部。白色之气所生之味为辛,五行性质是金,对应五畜中的马,五谷中的稻。在四时与天上五星的关系中,对应太白星,所以可以知道它所造成的病变多在皮毛之上。对应的五音是商,成数是九,所发出的味道是腥味。

北方是黑色之气,进入人体后与肾脏相通,外现的窍在前印和后阴,精华藏在肾脏中,所以如果发病多出现在四肢关节处。黑色之气所生之味为咸,五行性质是水,对应五畜中的猪,五谷中的豆。在四时与天上五星的关系中,对应辰星,所以知道她所造成的病变多在骨骼中。对应的五音是羽,成数是六,所发出的味道是腐臭味。

所以擅长诊脉的人,会细致谨慎地探查五脏六腑,气血顺逆、阴阳、表里、雌雄的详细情况,牢记在自己心里,并与心中所思考的相互印证。不是合格的人选不再教习,不是立志于医学的的人不予传授,只有这样才能将医学的精华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