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成长的记忆中,有没有听过这首歌:,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你们有多久没吵过架了?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你们有多久没吵过架了(求求你们不要再吵了)

你们有多久没吵过架了

你成长的记忆中,有没有听过这首歌:

美丽的西双版纳

留不住我的爸爸

上海那么大

有没有我的家

爸爸一个家

妈妈一个家

剩下我自己

好像是多余的

这是90年代歌手李春波在电视剧《虐债》的主题曲,小时候只会哼着小曲,听不出作词者的伤感、无奈及对云南知青孩子的关注与用心,长大后当我们为人父母,内心有了最牵挂的人,才深刻体会到童年有一个幸福稳定的家,对一个孩子,如同外在有了不断抵挡住侵扰的厚厚的保护伞,也是内心最终回归和诉求的终点。

这首歌也唱出了多少像刘学洲寻亲少年的酸楚心声,“妈妈一个家,爸爸一个家,怎么就没有我的家”,很多人不理解,他和亲生父母连面都没见过,怎么能有感情呢,干嘛好端端的非得去找他们啊?自己把命都搭进去了。

因为他们无法理解那些内心一直渴求有个温暖的家,从童年开始就带着无限的期盼、挣扎、遗憾、行走至今的人,这也是他们对世界唯一的眷恋。

然而现实中,我们看到的是,热恋的情侣每天都恨不得腻乎在一起,等走进婚姻,柴米酱油盐的琐碎,磨平了激情,撕破了脸面,欣赏变成指责,吵架变成家常便饭,而家里的小孩成了最无辜的牺牲品。

在持久的家庭环境的影响下,孩子的性情会发生很大变化,要不变成惧怕权威、自卑胆小、说话吓吓叽叽、不敢表达;要不容易暴躁极端,自控力差,攻击性强,这些干扰也让他们变得心智不成熟,无心学业,容易受外在的诱惑与依附他人。

  • 愿意成长及改变的父母

  • 在我受理的一对夫妻情感修复中,两人是从大学相恋走进婚姻,感受过浪漫甜蜜,但因过早的结婚彼此都没有认识到婚姻的责任与意义,激情褪去后,由争辩、吵架到日常冷战,冲动下选择离婚。

    因为本身两人都有感情,最重要还有孩子,走到离婚并不是第三者或其他不能修复的境地,在修复二人情感中,两人都认识到自身问题,主要是男方都好面子,觉得女方对男方的关心不够,不关心他的爱好等等;而女方觉得男方有时就是个妈宝,以为有父母在,自己可以什么都不管,对孩子和小家的关心不够。

    我这个情感调节员,在一系列的走访、调解中,让双方的心声都得到了释放,情绪平稳后,再一次询问对方是否要感情修复?二人得到肯定回复。我问了一个问题,“能说说你们的孩子吗?你们是怎么看她?”

    “我女儿今年9岁,小名叫丁丁,小学三年级,挺聪明的,性格挺好的,她喜欢画画.....”父亲一边说着,脸上能看出的喜悦,“孩子学画画,你去送过吗?她的功课你给辅导过吗?”妈妈在一旁又开始机关枪打开抱怨模式,“你也别说我,丁丁都是我妈管,你和人家真上心的妈妈比差远了。”果不然刚刚说好要修复的二人又开始互相指责,“停,看看你俩刚刚签好要修复关系的保证书,如果没有真正想要改变的决心,我也没有精力和你们二位耗费!”瞬间,两人都不说话了。

    我拿出一份关于孩子的问卷,“你们一个是孩子的父亲,一个是孩子的母亲,孩子最亲的人,看看能完成多少?”这对夫妻在完成问卷中,不经意的表情、身体动作,显示出内心的不安,她们并不是很了解自己的孩子,这是一个很好的内省信号,或许在日常习以为常的好胜争斗吵架中,我们忽视了家庭中另外一个重要的成员,——丁丁,她的感受?

    我给父妻二人留了一份成长作业,在这周末家庭出去玩时,能不能多去观察下自己的孩子?看看以第三视角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没过几天,妈妈就打电话,分享她的新感悟:“丁丁以前出门挺吵闹的,我有时都觉得挺烦人的,我和他爸离婚,虽然没告诉孩子,但这阵子和她爸分居,我估计她应该有些察觉,整整一天在外面变得异常听话,一点不像平日话那么多,因为老师让我多观察孩子,我就发现她有偷偷的看我,或看她爸,但我一看她,她就低头,问什么,只是说”嗯“,也不再多言,就害怕自己哪没做好,惹我们不高兴。那一刻,我心里特别难过,我不希望自己女儿变成讨好型人格,我希望丁丁还是那个无忧无虑、快乐的女孩子,我以后再也不在孩子面前吵架了。”

    父亲虽然没有打电话去交流,但从妈妈口中得知,父亲也在反思自己的过往中开始改变,主动关心女儿在学校的情况,有意识陪丁丁一起做作业。

    真的很让人欣慰,这是修复成功的情感案例,最终夫妻二人破镜重圆,丁丁也是幸运的,她的父母虽然都不完美,也有很多缺点,但都愿意为了彼此,愿意去成长为有责任和担当的父母,丁丁最终又展现出昔日的快乐。

  • 在指责中面目全非的父母

  • 然而现实中,我们能看到有很多的父母是开心的时候,就会拿钱去满足孩子、不断用物质去填充孩子的内心与欲望;不开心的时候,从不会顾忌孩子,在孩子面前,夫妻二人互相指责、对骂、甚至大打出手,亲情在此时变得软弱无力,孩子脆弱的心灵也被父母的各种面目狰狞、各种粗暴语言蹂躏得千疮百孔。

    最为残酷的是,当夫妻二人反目成仇,开始上演争夺孩子的大戏,在孩子面前狠狠讲述对方所有的不好,“她不配当妈的,你还是跟着爸爸吧!“,”你记住了,从今以后,你就没有爸了,就咱娘俩了。”这些为人父母的只顾着自己负面情绪的肆意宣泄,不曾想这一字一句针针扎肉刺痛孩子的心,也许从这一刻开始,孩子内心开始变得紧闭、变得忧郁、变得不再相信大人、也不再相信任何情感。

    令人可笑和无奈的是,许多夫妻为了各自利益开始争夺孩子抚养权,各种威逼利诱无辜的孩子,可过后没多久,又都开始各自幸福生活,谁又都不愿意接纳孩子,只好把孩子硬塞给老人。步履蹒跚的老人自己的生活都成问题,看看自己的孙子/孙女,都是自己的孩子啊?但又有心无力。

    有家的孩子是块宝,没家的孩子像根草,这些被父母随意丢弃的孩子,在心智中慢慢改变自己,或者用暴力去征服周围人,或者用讨好乞求周围人怜悯,而父母悲剧也在她们身上不断上演.....

  • 分手 仍教会孩子爱的父母

  • 当一段感情无可避免走到了尽头,婚姻由红本变成绿本,有的人选择心平气和,选择体面分手,给对方保留尊严,也是给自己保留体面,而最受益的就是孩子。

    一段婚姻的瓦解,耗尽了双方的青春,经历了最初的轰轰烈烈,到围墙内的鸡飞狗跳,很难说清谁对谁错,只能说是天有不测风云。

    孩子小,有的父母选择共同抚养孩子,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思考能力,讲明父母离婚原因,但不会刻意在孩子面前诋毁对方,他们会说:“爸妈的婚姻确实出现了问题,双方都有责任,如果再在一起的,我们都很痛苦,走到这一步,确实我们要和你说句抱歉,希望你能理解我们。无论你选择和谁在一起,爸爸妈妈都能接受,而且我们保证,仍然会有很多人爱你。”

    相信任何孩子在经历父母离婚问题,内心都是不小的煎熬,但如果有父母的用心陪伴,始终用爱浇灌她们,她/他也会更理性看待,心智也会在同龄中变成熟,不断增强自我价值感。

    离婚从来不是一件小事,关键是父母在离婚时的态度,愿你们能好好守护好孩子的心灵,不要让孩子荆棘一生!

    本文作者

    夏小悠,心理咨询师,个案超过200个,累计咨询时间超8000小时,擅长青少年及女性各种心理问题,擅长行为疗法、认知疗法、系统脱敏疗法等,秉承职业操守。

    欢迎预约【小悠老师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