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8日,近二十年来日本政坛最强能力者安倍晋三在奈良发表演讲时遭遇枪击,重伤身亡,震惊全球。而这一事件的调查结果最终却仅仅指向了一名前日本海上自卫队队员,这不得不令人浮想联翩。安倍背刺究竟是真相本就如此简单,还是另有隐情,案件背后究竟有没有一只黑手在操控,我们不得而知,但不妨碍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切入,尝试着抽丝剥茧,探寻真相。

之前我们分析到,二战后失去了军事权的日本为了快速恢复经济,走进了日美安保条约的陷阱之中,并在20世纪80年代签订广场条约,成了传统西方国家的输血包,从此不可挽回地走进快速衰退时代,至今都没有走出经济困境。那为何这次日本人仍然敢做当代吕布,和美国大打金融战呢?让我们继续之前的故事,讲述那个三十年卧薪尝胆、暗度陈仓的黑夜独行者的故事。

在海外再造一个日本

《广场协议》后,日本经济陷入空前危机,面对急剧发展的日元升值 ,日本企业和政府采 取了一系列措施试图抵消日元升值带来的压力 。通过一系列行动 .升值的不利影响逐渐被 克服 .日本经济得到强有力的发展和扩张 ,如果读者对日本经济发展有所了解的话,可能已经不用我介绍,就已经猜到了这一系列行动大致是什么了。

没错,就是房市和股市,是不是有些似曾相识。

1987年到1991年的数年,土地和股票价格急剧上升,催动日本经济强势复苏,这一期间也被称为“平成景气”,这种空前的大繁荣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泡沫经济,土地资产额和股票资产 额的膨胀远远大于固定资产(机械和建筑物 )等实物资产价值的增长,当实体经济

卧薪尝胆释义(续卧薪尝胆兔死狗烹)(1)

日本房市繁荣时期:东京所有房子价格总和可以买下整个美国

增长再难以支撑起繁荣的虚拟之时,泡沫的破灭也难以避免。

1989年4月,日本政府再出骚操作,提高官定利率,到1990年8月共提高了五次官定利率 ,其影响首先表现在股价上 。从1990年初开始 ,股价暴跌 。沫经济开始崩溃 ,短短一年时间里 ,股票由1989年底的高价38916日元接连不断地下跌 ,1992年跌到14000日元 ,下跌 率超过6成 ;土地价格在此期间也降低了3成 。也就是说,假如你在1989年的日本买了房子和股票的话,到第二年你的资产就凭空消失了一半以上,这种恐怖到结果直接导致了日本人大批登陆天台,无数白领精英一夜之间倾家荡产的人间惨剧。

卧薪尝胆释义(续卧薪尝胆兔死狗烹)(2)

泡沫经济下艰难求活的人民

不过,正所谓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人人自危之下,一批有着民族责任感的日本政客和资本家悄然开始了他们拯救日本的计划:既然国内败局再无挽回之法,那就在海外再造一个日本!

在日本政府牵头下,三菱、丰田、本田等制造业企业开始大量投资海外市场,在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东南亚、南亚、甚至中国大陆等地大量扶持并购公司,设立海外研究与开发基地 ,加强与国外企业在各领域的紧密合作 ,甚至于转让整条产业链的技术体系,这固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中国、越南等后发国家迅速掌握了前言制造技术,但日本企业从其中攫取的大量利益却数不胜数,让当时那个风雨飘摇的日本经济得到了大量现金财富,为日本经济危机的缓解赢得了喘息之机。所以,如果有谁再说是日本帮助中国实现了现代化的话,请让他们把再中国赚取的财富吐出来。

卧薪尝胆释义(续卧薪尝胆兔死狗烹)(3)

无数日本企业扬帆远航,海外建厂

以汽车为例 ,日本轿车1985年在国内 673万辆 ,而 1994年减少到446万辆 ,与之相 反,其海外生产却从1998年的281万辆增加到1994年的490万辆.这些海外公司的迅速壮大使得日本产生了一大批跨国贸易公司。不过这些跨国公司与普通跨国公司有一个本质的不同:他们从出生开始就带着拯救日本的烙印。

“日本人的 ,来自日本人 ,为了日本人。”这是当年日本政客们向第一批出海的日本企业所定下的规矩。这批企业尽管在随后的发展中不断做大,终究成为了一个又一个富可敌国的庞然大物,但他们都有一

卧薪尝胆释义(续卧薪尝胆兔死狗烹)(4)

来自日本人,为了日本人

个共同的特点:为了日本。这些企业通过对外投资来控制他国企业,使其生产日本所必需进口的产品,同时以一个相对较低的价格出口给日本。举个例子,日资买了生产原钢条的科佩维尔德炼钢厂63.4%的股权,这家公司在美国本土生产原钢后以子公司向母公司输送原料为由,以一个相对低廉的价格将原材料出口至日本,这大大降低了留在日本国内的本土企业的生产成本压力,“取万家而肥日本”,可以说是对这些企业的最佳写照。

据不完全统计,靠着这种方式,日本人在其“消失的三十年”里在海外积累下了不弱于日本本土GDP的财富量,“在海外再造日本”也随着一批又一批的日本企业扬帆出海后,一跃成为了现实。雄厚的海外财富也给了日本足够的自信,也让在新冠肺炎疫情过后,美国经济陷入低迷想故技重施模仿广场协定吸血日本时,有了说不的勇气,这也是日本央行敢于正面和华尔街开战的原因之一。

那么,日本会赢吗?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在思考日本是否会赢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前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曾经说过的一段话。

2012年底,安倍宣布了一项政策,这项政策被后来学者称之为“安倍经济学”:安倍强势要求日本央行配合发行钞票,随后在2013年1月11日通过了1170亿美元,总数2267.6亿美元的政府投资。日本国债迈向新台阶,最后是日元贬值,2012年12月26日到2013年2月15日短短两个月内,日元大幅贬值超过8.4%。印钱,国债,贬值,怎么样,是不是似曾相识,和我们之前分析过的日本最近经济形势是否是如出一辙呢?没错,现任首相岸田文雄在经济层面上也是完全照搬的安倍经济学理论。那么安倍这套经济学理论的效果如何呢?或许不用我们分析,大家也能从安倍被刺杀这一事件猜到。

卧薪尝胆释义(续卧薪尝胆兔死狗烹)(5)

安倍经济学或是刺杀诱因?

安倍晋三推出的一系列新刺激政策不仅给金融市场注入活力,也开始让企业和消费者振作起来,安倍经济学问世后三个月,日本政府宣布2013年年一季度日本GDP年化增长3.5%,为2012年一季度以来的最大值,日本经济又获取到了难得的喘息之机。

风云变幻之际,日本高层重新祭出安倍经济学的大杀器,在第一轮同美国华尔街的博弈中并未落了下乘,似乎让日本人看到了拖垮美国的希望,可事实果真如此吗?尽管日本有着”海外日本的强力输血,经济实力上还有同美国掰手腕的实力,但日美安保条约埋下的大坑使得日本天然落了下风,安倍之死或许就是一个信号:如果日本继续一意孤行,那么像这样轰动全球的刺杀案件或许会再次上演,30年前的广场协议是城下之盟,30年后就不会如此吗?

日本海上自卫队手里的相机霰弹枪可不答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