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顺丰和菜鸟的数据之争(顺丰的退出对菜鸟来说究竟是痛失盟友还是更新迭代的好机会)(1)

现在已经不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了,而是不快跑就会被淘汰的时代。

此次争端看似是为了信息安全,细细分析下来发现背后涉及的利益关系以及互联网公司之间的暗流涌动昭然若揭。

变革家拆解学院的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由于涉及敏感内容,全文在拆解学院专栏可以查看。

为什么阿里怒怼顺丰京东却亮了?

先来看看基于此次事件三家公司的对比。

阿里,电商驱动,带动物流发展,创办菜鸟,为物流信息化提供服务,使得物流公司开始以来菜鸟平台,之后怎么玩、玩什么基本都是阿里说的算,菜鸟使快递公司失去独立性,按照快递公司代理的发展模式很容易被取缔。

如何理解顺丰和菜鸟的数据之争(顺丰的退出对菜鸟来说究竟是痛失盟友还是更新迭代的好机会)(2)

顺丰,物流驱动,尝试电商服务,创办顺丰优选、嘿客,再到最近传言的百度外卖,但电商做的都不是很好,原因来自多方面。

此次腾讯、京东、美团、网易等支持顺丰的原因是否代表对目前阿里的强势以及一家独大而感到危机,从而开始团结起来奋起反抗?

事态的发展最终会走向哪里我们不得而知,但在巨头之间的平衡还是很必要的,垄断所带来的危害也是一目了然,完善用户体验才是各家公司最因该注重的。

刘强东发文力挺顺丰也是很有深意,宣布和丰巢的合作也是为了向顺丰示好,同时站好队伍给劲敌一记重击。

正值618购物狂欢节,天猫和京东都早已开始摩拳擦掌,天猫更是放下狠话用价格挑战京东。此次顺丰与阿里的矛盾激化无疑给618的激战火上浇油,不知道天猫的销量会受到多少影响。

此次事件究竟是提升菜鸟系服务质量与速度的一次迭代,还是痛失顺丰这位强力盟友?我们一起在拆解学院里观测事件的走向。

此次矛盾的既得利益者不言而喻,未来京东的优势也不断凸现出来,BAT的时代或许正在消失,现在已经不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了,而是不快跑就会被淘汰的时代。

阿里怒怼顺丰导火索

简而言之,此次事件围绕着一个关键词『数据』。阿里旗下的菜鸟网络想通过丰巢得到更多的数据,而顺丰不愿意共享物流数据,于是两家巨头矛盾激化并开始宣战,其中腾讯也加入战场,通过腾讯云公开支持顺丰。

六月开始的第一天,阿里便点燃了火药桶。在其全部电商平台上无法查看顺丰的物流信息。

如何理解顺丰和菜鸟的数据之争(顺丰的退出对菜鸟来说究竟是痛失盟友还是更新迭代的好机会)(3)

在用户反应过来的第一时间阿里巴巴旗下菜鸟网络和顺丰相继在微博发表声明,阿里以信息安全为由,关闭顺丰对应的查询接口。

此举不仅营销了消费者,阿里平台上使用顺丰为主的商家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他们在天猫、淘宝等商家后台使用顺丰要开始用手写的方式填单,效率大打折扣,消费者则无法查询顺丰包裹进程,商家会主动建议改换快递公司寄件。

国家邮政局考虑受到菜鸟网络与顺丰速运关闭互通接口的影响导致需要速运的樱桃、杨梅、荔枝芒果等当季水果寄运业务收到一定影响,希望尽快解决问题,避免产生负面效应。

阿里和顺丰的相爱相杀

菜鸟网络于2013年5月28日由阿里、顺丰、三通一达(申通、圆通、中通、韵达)共同组建,『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从股权结构我们可以看到天猫投资21.5亿,占股43%;圆通、顺丰、申通、韵达、中通各出资5000万,占股1%。

如何理解顺丰和菜鸟的数据之争(顺丰的退出对菜鸟来说究竟是痛失盟友还是更新迭代的好机会)(4)

菜鸟是阿里牵头成立的一个第三方平台,专门做物流信息的众包,通过云服务提供物流方面的运力优化,同时也会给其他物流公司提供仓库场地。

在很多快递公司信息化落后的情况下,阿里云服务成为他们的不二之选。

作为第三方,为了提供包裹代收和包裹代寄服务,菜鸟旗下还有一个“ 菜鸟驿站 ”,而丰巢,是顺丰旗下的,做的事情跟菜鸟驿站相差无几。

丰巢科技有限公司,主要运营“丰巢”智能快递柜。其中,顺丰持股35%,申通、中通、韵达均是20%,普洛斯为5%。

如何理解顺丰和菜鸟的数据之争(顺丰的退出对菜鸟来说究竟是痛失盟友还是更新迭代的好机会)(5)

顺丰丰巢与菜鸟驿站的区别在于一个是自家单干,一个是平台化运营。一开始顺丰也是愿意和菜鸟合作的,只是到今天为什么分道扬镳?京东老大刘强东的语言非常到位。

如何理解顺丰和菜鸟的数据之争(顺丰的退出对菜鸟来说究竟是痛失盟友还是更新迭代的好机会)(6)

如何理解顺丰和菜鸟的数据之争(顺丰的退出对菜鸟来说究竟是痛失盟友还是更新迭代的好机会)(7)

对于快递公司而言,大部分业务来自阿里系电商平台。

接入菜鸟系统能够促进快递业务的发展,解决快递业务的很多痛点,接单更加便捷,管理与运输环节的出错率会大大降低,从而完善服务,加快快递的运送。

但是顺丰是个例外,在其他快递公司严重依赖电商平台的时候(比例高达70%),顺丰的占比却只有30%。

如何理解顺丰和菜鸟的数据之争(顺丰的退出对菜鸟来说究竟是痛失盟友还是更新迭代的好机会)(8)

很明显在顺丰优质的服务下,大家在寄一些证件、合同、急件等还是会选择安全、快捷的顺丰,在这种情景下大家普遍能接受顺丰高一点价格。

所以在这部分轻量级包裹中,顺丰的业务量还是很庞大的,这也就是这次顺丰敢和阿里叫板最重要的原因——顺丰并不依赖电商平台。

在菜鸟网络成立之后,各大快递公司开始对自己公司的独立性表示担忧,拆解学院的学员们发现在使用咸鱼卖东西的时候,会自动推荐快递公司,只要在身边的快递员看到订单就会优先接单。

物流公司的担忧

为什么几大物流公司和菜鸟合作后会担忧自己的独立性呢?

因为菜鸟提出的理论是 “ 统一面单 ”(统一各家快递的快递单),“ 统一分拨 ”,“ 统一调配 ”,这样能提高物流的效率。此时菜鸟的角色,就扮演是发面单,分拨和调度的人。

如此这般,菜鸟能拿到所有加入联盟的三方公司的物流数据,然后优化分配,最后外包出去,变成了一个头部公司,这也是阿里一贯的平台玩法,到时候物流公司,都会受制于菜鸟,涉及利润、用户、订单量。

这种平台打法就像是淘宝、天猫还有滴滴和优步,没有任何的店铺和车辆,却活的比任何一家商场、出租公司都好。

如果此次顺丰不站出来,菜鸟会越来越庞大,自建仓库和自有车辆会越来越多,就算以后不做物流,其他物流公司也都会被其奴役。

菜鸟的数据

如何理解顺丰和菜鸟的数据之争(顺丰的退出对菜鸟来说究竟是痛失盟友还是更新迭代的好机会)(9)

虽然现在这么做,会降低快递的调度、管理等成本,降低快递价格,节省资源。

不过以后菜鸟做的足够大了之后,隐约有垄断的架势的时候,议价权就在菜鸟手里了,怎么玩也是菜鸟说的算,利润分配上的操作空间也大很多。

所以顺丰明显不想看到一家独大的局面,在协调无数次之后做出了不妥协的举动。而阿里以用户信息安全为由令其数据从腾讯云转移到阿里云的要求也实在是勉强。

阿里坚持一贯的平台玩法之后,当大家习惯通过菜鸟网络下单的时候,快递公司的属性似乎也就不那么强烈了,慢慢大家会在寄快递的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某个快递公司而是菜鸟裹裹。

这样看来似乎就能理解顺丰不妥协的原因了,毕竟品牌做到现在这么大,怎么甘心做阿里的小弟?

其次,毋庸置疑丰巢的建立对于菜鸟网络的平台化运营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关于生意笔记、新兴投资方向、利润核算、等内容请移步biangejiawang(变革家网)。

每天发布一则行业内幕,带你了解各行各业的规则与潜规则,关注我们,跳过商业上的这些坑!

如何理解顺丰和菜鸟的数据之争(顺丰的退出对菜鸟来说究竟是痛失盟友还是更新迭代的好机会)(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