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学霸的八个学习方法(清华北大的学霸们)(1)

一个人一生如果想要获得过人的成就,注定与读书和终生学习形影不离。

如何读书和学习就是今天的我们绕不过的话题,总结前人经验,刷新认知。今天青果君分享以下7个高效学习方法,助你考试一臂之力!据说,北大、清华的学霸们都在用这些学习方法!赶紧收藏起来!

1间隔学习-遗忘是为了更好的学习

我们学习各种技能,有时候会遇到一个短暂的“平台期”。学习知识并不是越快越好,复杂的技能需要时间间隔。

这主要是由记忆的两个能力造成的,它们分别是储存能力和提取能力。人脑的记忆原理,是“提取记忆”这个动作能够加强原有的记忆。

清华学霸的八个学习方法(清华北大的学霸们)(2)

所以有点间隔,暂时“忘记”一下,过不久再“回忆”一下,是效率最高的学习方式。本尼迪克特·凯里在《如何学习》一书中把它定义为更积极的遗忘式学习。

现在心理学认为人有两种“工作记忆”。“短期工作记忆”相当于计算机内存,是完成一项具体工作的时候大脑随时使用的记忆。“长期工作记忆”相当于硬盘,是我们平时的知识储备。

遗忘不仅可以过滤垃圾信息,让你把注意力集中在重要的事情上,还能帮你的大脑发挥一种类似肌肉锻炼的作用,先损耗,后增长。

特别是当你经历一番特殊境遇后重新回忆后,大脑会建立一个更稳固的记忆回路,让下一次提取记忆的速度更快。

所以不要被记不住公式所困扰,要知道,初期的遗忘并不是因为你不努力、不专注,也不是你本身记忆力不好,相反,这证明你的大脑正在以恰当的方式工作着。

所谓学习,就是把进入到大脑的短期工作记忆的内容强化吸收,写进长期工作记忆之中的过程。

所谓创新,就是把长期工作记忆中的相关内容调出来,放在短期工作记忆里跟新信息形成配合的过程。

2随机学习,胜过规律训练

随机排序学习法比有规律训练更有效。

比如说小孩学写字不要一个字写十遍,最好几个字穿插着写。

再比如做数学题不要同个题型反复练,最好混合起来练习每次都不一样的解题策略。

再推进一步:不但学习内容应该随机安排,学习的地点,学习时候的环境,最好也能随机化。

也就是说这堂课你在课桌上坐着学,下堂课最好在游泳池里躺着学......这种多样性的环境能对大脑产生各种刺激,特别有助于加深记忆。

清华学霸的八个学习方法(清华北大的学霸们)(3)

因为每当我们要提取记忆的时候,大脑总会冒出一连串信息,比如当时学习的场景。

也就是说,设计不同的学习场景,快速解决问题。

3间隔并且随机

这周学了一点就放下,下周接着学得先提取一下前面的记忆,这样多次提取,记忆就加深了很多

交叉着在同一时期内学习几门课程,比学完一门再学另一门的效果好得多。

读书也是这样。我们应该随时都有好几本书在读。一本书拿过来读上一章就放下明天换另一本书读,然后过几天再回到这本书接着读。

这样每次读的时候都要先提取一下上一次的记忆,最后能记住的东西是最多的。

4分块学习,建立链接

把知识拆解成各种不同的“块”,通过各种重复训练,这些“块”就会以脑神经元连接的方式“长”在你的大脑之中。

这里我们说的“长”可不是比喻,而是切切实实地,你的大脑里出现了这么一个硬件组织脑子里长了这个“块”(神经突触),就好像一台计算机里安装了一个子程序,形成里高宽带的链接。

将来要用到这个套路的时候你就根本不用现场琢磨怎么办,下意识系统就会直接调用子程序,你可能完全无意识的就把这招给使出来了,这才叫流利。

英语老师常说的语感就是如此,打眼一看就知道选哪个单词。

5刻意练习

对于在任何行业或领域中希望提升自己的每个人,可以说“刻意练习”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大的学习方法。

清华学霸的八个学习方法(清华北大的学霸们)(4)

“刻意练习”法则的研创者是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艾利克森,他指出只有有目的的训练,那种让我们专注的,及时获得反馈的,不断确定目标而且跳出舒适区的训练,才能够让我们快速的进步。

你已经知道这个方法了,我们再重复它的几个特点:

学个什么东西最好时刻让自己保持在“学习区”,而不要停留在“舒适区”。

把训练内容分为有针对性的小块,对每一个小块进行重复练习,直到把这个套路“长”在大脑里,练习中要随时获得有效的反馈。考试就是很好的反馈,练习时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所以刻意练习不好玩。

刻意练习的一个关键,就是要脱离舒适区,只在压力状态下做事。成长来自打击,技艺来自斗争。

清华学霸的八个学习方法(清华北大的学霸们)(5)

我们常说的一万小时定律,其实只有在刻意练习下的一万小时才有用。

尝试、失败,再尝试、再失败,直到掌握为止,我们要的就是这样“有成效的失败”。

正如不少同学建立和使用了错题本后,并没有得到预想中的效果,这究竟是错题本开始的时候就建错了,还是在使用时用错了?

没有用,并不是因为你缺少天赋,而是因为你没有用正确的方法。只有有目的的利用错题本,那种让我们专注的,及时获得反馈的,不断确定目标而且跳出舒适区,才能够让我们快速的进步。

6贝叶斯学习法

一个15个月大的婴儿学习事物因果关系的速度,会比年龄比她大的孩子更快。这是因为婴儿大脑的可塑性更强!

如果你仔细观察过,小孩学习新东西的这个能力,实在是令人震惊。他们根本不需要什么大数据,什么多少个小时的训练,很多东西根本就是看一遍就会。你今天跟他说个新词,明天他就能用上,还用得挺好。

之前掌握的信息越弱,你改变自己看法的可能性就越大。这就是为什么小孩学东西比大人快。

孩子的学习模式不是靠数据积累,而是靠对周围人和环境的探索和测试。换句话说,不断地猜测、试探、调整猜测,观点随着事实发生改变,就是婴儿的学习方法,这叫“贝叶斯方法”。

清华学霸的八个学习方法(清华北大的学霸们)(6)

贝叶斯公式,是根据事物的历史信息推断它的本质或者走向的一种逻辑思考方法和数学方法

用一句话总结,贝叶斯学习的精神就是 —— 观点要随着事实发生改变。

你先根据已经掌握的少量信息,推测出一个假设。等新的信息来了,你就用新的信息验证这个假设。如果新信息符合这个假设,你就提高假设的可信度,如果不符合,你就降低假设的可信度。

而且,现在已经有不少科学家开始模拟婴儿的学习方法,去建立新的机器学习算法。

7以教为学,成就真学霸

这种理念简而言之就是:以教为学,也就是把教别人的过程作为帮助自己学习的过程。

清华学霸的八个学习方法(清华北大的学霸们)(7)

学习是一个输入知识的过程,为什么教别人能够促进学习呢?这是因为,教别人的过程有三个价值:

(1)因为要教别人,就要做大量的准备,就会迫使自己发现“知识漏洞”,进一步夯实现有知识体系。

(2)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教别人的过程,是一个强化重复记忆的过程,而且场景化知识更容易记住。

(3)在教别人过程中,通过别人的疑问、质疑和新想法,会让我们对问题的认识更全面,有助于跳出固有思维模式。

所以,积极主动地教别人,也是我们提升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把教别人当成自己学习的过程。

方法说了这么多,真正用上才好。有一句话说得好听过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一个人只有严于律己,长年累月的专注于做好一件事情,并且坚持终生读书学习,才能享有随之而来的成功、荣誉和财富。

你还有哪些好用的学习方法?

欢迎留言和我们分享

你可能会感兴趣

备课日记 | 磨课的背后是对"可以为师矣"的庄严承诺!

为了让你们好好听课,我们老师都干了什么?

就算不是学霸,依然希望老师记得我的名字

文 青果君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